【環球時報記者 鄭可 青木 黃文煒】1775年成立的美國郵政局正承受著有史以來最大的政治壓力——成為大選前共和黨與民主黨相爭的犧牲品。受疫情影響,越來越多的州考慮批准採取全民郵寄投票的方式,而對一心渴望連任的特朗普來說,擔心此舉會導致“選舉舞弊”,結果對其不利。但實際上,美國郵政局新任局長德喬伊因為是共和黨的大金主,其背景和上任後搞的一些改革舉一直被民主黨詬病。在德喬伊家門口,示威者舉著嘲諷他的牌子以示不滿。迫於壓力,德喬伊18日表示,為“避免對選票郵件產生任何影響”,將暫停部分郵政服務的“改革”。有德國媒體創了個新詞——“郵政局門”,並稱“郵政局門”正讓美國國民及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的“政治權威”失去信任。
到底誰來“救救美國郵政局”
從美國2016年大選和2018年中期選舉的資料看,透過郵寄方式投票的選民都佔到選民總數的1/4左右。受疫情影響,為避免人群聚集和相互接觸增加感染機率,選擇郵寄投票的選民人數無疑會增加很多。蘭德公司日前釋出的《在新冠疫情期間確保安全選舉的方法》的研究報告提出,“本人現場投票”方案的安全風險較高,缺席投票和郵寄投票的綜合風險相對較低。從美國選前機構分析的預測看,全美將有8000萬選民透過郵寄選票的方式參與11月的大選,這一數字較2016年增長一倍以上。
然而,今年7月時,美國郵政局向46個州和首都華盛頓特區傳送警告通知,表示很可能無法在選票統計截止時間之前將所有選票送達。這一表態隨即引發民主黨人士、無政府主義者以及大批民眾的強烈不滿。民主黨參議員伊麗莎白·沃倫指責郵政局新任局長德喬伊採取的新政直接導致了選票無法及時送達的問題。另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眾議院監察委員會宣佈將於下週舉行聽證會,要求德喬伊就特朗普政府是否故意破壞郵政服務阻止郵寄投票進行說明。至於憤怒的民眾,則是堵在德喬伊家門前表示抗議,高喊“把德喬伊關進監獄”。
1957年出生的德喬伊原本是個成功的商人,算得上是美國物流業的大亨。他還是支援特朗普競選的金主之一,曾給特朗普及共和黨捐款約270萬美元。今年5月,德喬伊被任命為郵政局局長,其與共和黨的緊密聯絡就引發強烈質疑,人們擔心,郵政局在他的領導下將變為共和黨的政治工具。果然,德喬伊上任伊始就取消夜間和遠途投遞,為縮減開支還取消了加班費。他還計劃拆除大量郵件分揀裝置以及信箱。有美國媒體分析說,這些改革措施將直接降低郵政服務的效率,特別是偏遠地區郵政投遞的效率將銳減,進而影響今年的大選投票。
有美國網民發起“救救美國郵政局”的活動,並得到眾議院議長佩洛西、民主黨參議員桑德斯等政要的支援。迫於輿論壓力,郵政局發言人已表示,拆除的信箱已被遷移至車流量更大的地段,而且在大選前將不會再拆除更多的信箱。
對於引發廣泛批評的改革舉措,德喬伊一度表示,“是為了改善郵政局的服務,轉變經營模式以提高效率”。為幫助郵政局緩解資金短缺的問題,眾議院計劃推出250億美元的援助金,但遭到白宮方面的反對。特朗普曾在接受採訪時直言,就是不給郵政局撥款,不想讓民主黨透過郵寄選票實現舞弊以篡改選舉結果。在他看來,“救救美國郵政局”應該是拯救郵政局避免被民主黨利用來“破壞民主”。一時間,美國郵政局深陷兩黨爭鬥的旋渦。俄勒岡州來自民主黨的參議員默克利在社交媒體上說:“我們會拼命戰鬥,以確保郵政人員遞送出每一張選票!”
“民主支柱”和“竊取選舉”
“郵政服務是美國民主的支柱,被載入憲法,它對提供關鍵服務至關重要:向美國民眾提供處方藥、社會保障支票、工資支票、納稅申報單和缺席選票……”這是佩洛西在致眾議院成員信中的一段話。說起這一“民主支柱”,美國郵政局的歷史可以追溯至殖民時期,當時的信件主要來往於歐洲宗主國與殖民地之間。在第二次大陸會議期間,之後被稱為“美國國父”之一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成為首任郵政總局長。最初,郵政局主要傳遞的並不是個人信件,而是新聞報刊,富蘭克林作為知名的新聞人和出版商,將郵政局打造成為傳播思想的渠道。可以說,郵政局與美國幾乎是共生的,也是民眾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而且郵政局是少數幾個美國憲法中要求設立的機構。
民眾原本對郵政局的不滿只是限於服務方面,但疫情的擴散導致郵寄選票成為最恰當的投票方式,這也使郵政局捲入到一場政治風波之中。根據聯邦法律,郵政局的員工有義務確保信件按時送達。疫情期間,郵政局人力本來就已減少,而局長德喬伊又下令拆除分揀裝置、還不允許加班,因此已存在違法的嫌疑。美國多個州的總檢察長已要求調查德喬伊是否違反選舉法。而特朗普的競選團隊18日也對新澤西州提起訴訟,理由是該州決定在11月大選中向所有居民郵寄選票,由他們自行決定是否要投票。“如果你可以上街抗議,就可以上街投票!”特朗普19日一早又在推特上表明對郵寄選票的反對立場。
《芝加哥論壇報》近日報道說,特朗普和共和黨有些杞人憂天,因為沒有證據表明郵寄投票的方式會使兩黨中的某一方明顯受益。還有無黨派專家警告說,如果今年11月的大選中選擇郵寄投票的民主黨人多於共和黨人的話,特朗普則有可能會透過延遲郵寄投票來“竊取選舉”,“要知道郵政局可是在他的好朋友掌控下”。公開的民意調查顯示,民主黨計劃在選舉中透過郵寄投票的人數比共和黨人多,這可能是由於特朗普持續攻擊郵寄投票而導致的。此外,在美國大選中又出現了一種稱為“藍移”的現象,即更多的共和黨人選擇親自投票,因此可以較早統計出有利於共和黨的結果,而在隨後統計郵寄選票時,又因為民主黨人佔多數,最終結果會有利於民主黨方面。來自共和黨的前聯邦選舉委員會主席特雷弗·波特表示,在這種情況下,特朗普可以在選舉日的選票中建立領先優勢,聲稱獲勝,然後說:“停止計算選票,因為所有這些缺席選票都是非法的。”
“郵政局門”背後的黨爭
“郵政局成為美國兩黨相爭的犧牲品。”連日來,德國媒體也對美國的這場選舉危機十分關注。《南德意志報》近日刊文說,美國郵政局在其245年的歷史中從未像現在這樣受到如此巨大的政治壓力。為影響選舉程序,特朗普正在所有人面前毫不掩飾地干擾郵政局這樣的國家機構運轉——他希望郵寄投票的選民越少越好——“因為傳統上他們是給民主黨投票的”。這種公然破壞郵政事業的舉措已激怒美國民眾,這意味著他們接收信件、包裹,甚至需要郵寄的處方藥都會遇到麻煩。對特朗普不利的是,很多生活在農村地區的人本來是支援他的選民,但他們的生活也因郵政局改革舉措受到影響。
德國《日報》也評論說,特朗普擔心郵寄選票出差錯就是一個藉口,歷史上沒有這樣的先例。而德國新聞電視臺說,為了連任,特朗普可以做任何突破底線的事情,“郵政局門”正在破壞美國國民及國際社會對這個國家“政治權威”的基本信任。
“美國總統特朗普最近總是處心積慮阻止選民透過郵政局投票,他覺得美國郵政局不該再接受資金援助,這樣人們就不用去郵政局投票了。”日本“商業內幕”網站18日這樣評論說。實際上,在很多國家的選舉中,郵寄選票都是常見的方式,也沒有引發過像美國目前這樣的紛爭。2016年奧地利總統大選,兩位候選人在第二輪選舉不包括郵寄選票的情況下得票率非常接近,因此,當地媒體把最後統計90萬張郵寄選票的環節形容為“加時賽”,最後前綠黨領導人範德貝倫順利勝出。
據德國《斯圖加特日報》17日報道, 11月8日斯圖加特市進行市長選舉,市政府將根據疫情情況,在9月決定是採取全部信件投票,還是現場與信件相結合的投票方式。而從近些年的選舉看,選擇郵寄選票的德國選民一直在不斷增加。2019年地方選舉中,斯圖加特市有2/3的選民選擇了郵寄選票,且沒有出現過什麼問題。
從郵政局的處境可以看出,圍繞今年的美國大選,共和黨和民主黨都較往年更具攻擊性。從特朗普入主白宮以來,推特就成為政客們互相攻擊的主要平臺,由郵政局引發的矛盾又使兩黨政客掀起新一輪罵戰。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分析說,近年來美國面臨著日益嚴重的貧富分化,民粹主義等極端思想盛行,而兩黨則利用這種社會分化將選民極端化,並抓住與大選有關的議題大做文章。美國布朗大學經濟學教授格倫·勞瑞近日撰文說,社會分裂已極大地破壞了美國政體最為核心的公共審議能力,關於種族問題等議題的辯論是情緒化的“為了反駁而反駁”,美國需要能夠在這分裂的社會中尋求真正民主的人。
美國“鐵飯碗”的困境
美國郵政局自身遇到的發展問題也很有代表性。近年來,隨著私營郵遞業務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商自營配送服務的出現,美國郵政局的業務也受到影響,要求郵政局私有化的聲音不絕於耳。儘管目前美國郵政局仍是全美最大的僱主之一,有著近60萬員工,但其經營壓力逐年遞增,今年更是面臨破產威脅。美國國會今年4月批准向郵政局提供100億美元的貸款,並要求郵政局提高資費,但仍未解決郵政局的財務危機。
由於美國郵政局的資金主要來源於國會預算,因此它的郵費遠低於其他私營郵遞服務公司,但後者的投遞效率要比前者高一些。據《環球時報》記者觀察,選擇郵政局服務的民眾往往都是郵寄政府部門需要的檔案,因為大部分政府部門都會要求透過郵政局郵遞材料。由於信件被盜、地址更新滯後等問題,美國郵政局也時常被人詬病。
據一位在美國西雅圖定居多年並在當地郵政局工作的華人介紹,由於郵政局的工資相對較低、工作也比較繁瑣,因此很多年輕人不願意到郵政局工作。她告訴《環球時報》記者,郵政局招收的員工多為黑人等少數族裔、年紀較大者或退伍軍人,只要高中畢業的美國公民和綠卡持有者都可以應聘。不過,郵政局的福利不錯,對不少學歷不高的人來說,還算是“鐵飯碗”。
郵政服務對很多國家的經濟資訊保安至關重要,相關改革也是民生焦點問題。2005年,日本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推動郵政改革,就曾遭到在野黨和民間輿論的反對。2007年10月1日,日本實現郵政民營化。對日益老齡化的日本來說,民營化的好處之一就是郵政局可以因地制宜開展業務,特別是在農村地區,郵政局發揮的作用仍很大。不可否認,網路時代對各國郵政局形成巨大沖擊,也催生變革。日本郵政局增加了便民措施,有的還設有保育所、小賣部,有的還出售藥品。
德國洪堡大學國內政治學者克勞斯·沃爾德對《環球時報》記者表示,郵政是各國民生事務的象徵,一直保持低調負責的良好形象。他認為,在可預見的將來,郵政不會消失,它的作用無法被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