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6月11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授權制裁國際刑事法院(ICC)的部分僱員。美方稱,這些僱員未經美國同意,直接參與調查美軍和情報人員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行為。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授權制裁國際刑事法院。/CNN影片截圖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表示,美國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締約國,該法院對美方人員不具有管轄權。國際刑事法院針對美國軍事和情報人員在阿富汗行為的調查,威脅美國主權和國家安全及外交政策。
國際刑事法院11日在官網釋出宣告,指責美方的制裁構成威脅與脅迫,“這種干涉法制的企圖是不可接受的”。“對國際刑事法院的攻擊,也代表著對殘暴罪行受害者利益的攻擊。對許多人來說,法院是伸張正義的最後希望。”
國際刑事法院11日釋出宣告。/ICC官網截圖
央視新聞指出,這是美國政府對於不聽從其政策的國際組織的又一次攻擊。
美國官員猛批ICC,還幫以色列發聲
國際刑事法院設在荷蘭城市海牙,根據2002年生效的《國際刑事法院羅馬規約》設立,對犯有種族滅絕罪、戰爭罪、反人類罪和侵略罪的個人追究刑事責任。目前ICC的締約國超過120個。
美國政府2000年簽署《羅馬規約》,但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司法管轄範圍有保留意見,沒有把規約交由國會參議院審批。特朗普上臺後,曾多次批評國際刑事法院,去年4月發聲明指責其“擁有廣泛和不負責任的檢察權”,稱該法院是“非法的”。
據《衛報》報道,6月11日,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國防部長埃斯珀、司法部長威廉·巴爾、國家安全顧問羅伯特·奧布萊恩在國務院共同宣佈美國對國家刑事法院的制裁。
蓬佩奧11日出席釋出會,宣佈對國際刑事法院的制裁。/《衛報》網頁截圖
根據特朗普簽署的行政令,美國政府可凍結國際刑事法院僱員的在美資產,還可禁止這些僱員及其家屬入境美國。此外,美國政府還威脅在美起訴國際刑事法院。
“這次的措施,只是讓ICC為其超越職權範圍以及侵犯美國主權行為負責的第一步。”威廉·巴爾說,有理由懷疑ICC的誠信度,美國司法部已收到大量可靠資訊,“我們嚴重關切檢察官辦公室高層的腐敗和瀆職。”他形容ICC類似於國際精英操縱的政治工具。
蓬佩奧在發言中指出,美國製裁不僅針對ICC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戰爭中的行為,還旨在維護盟國以色列的利益。“我們不能、也不會袖手旁觀,我們的民眾不會受到‘袋鼠’法庭的威脅。”(“袋鼠法庭”一詞源於19世紀美國,意指不重視公正的法庭。)
去年12月,國際刑事法院決定,就以色列對巴勒斯坦領土長達50多年的佔領行為啟動有關戰爭罪行的調查。而以色列也不是國際刑事法院的締約國。蓬佩奧11日稱,ICC僅出於政治目的對以色列進行調查。
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立即對美方舉動表示歡迎,稱國際刑事法院“沉迷於對以色列和美國進行政治化的‘獵巫’行動”。
多方發聲,嚴重關切
特朗普簽署行政令之後,人權團體“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在官網發文:“特朗普濫用緊急權力,阻斷了受害者伸張正義的途徑。他一再攻擊國際組織,現在脅迫直接參與戰爭罪行調查的檢察官。”
宣告指出,對國際刑事法院工作人員及其家人進行制裁,可能還包括美國公民。“這樣的制裁顯示出特朗普對人權的蔑視,我們考慮所有選項來進行回應。”
美國公民自由聯盟在官網釋出宣告。
針對美國製裁,歐盟第一時間聲援國際刑事法院。據美媒Politico報道,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11日在影片記者會上表示,歐盟是國際刑事法院的堅定支持者,對美國政府決意制裁國際刑事法院職員表示嚴重關切。
博雷利強調,國際刑事法院在處理國際罪行方面一直髮揮著重要作用,該法院是實現正義與和平的關鍵,必須得到所有國家的尊重和支援。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11日在影片記者會上講話。/美媒Politico網頁截圖
荷蘭外交部長布洛克(Stef Blok)在推特發文稱,美國此舉讓他“非常不安”,“我們呼籲美國不要制裁ICC工作人員。荷蘭完全支援ICC,並將繼續下去。在打擊有罪免罰現象和維護國際法治方面,ICC至關重要。”
荷蘭外交部長卜洛克在社交媒體發文。
專著《粗暴的正義:權力政治世界中的國際刑事法院》的作者戴維·博斯科(David Bosco)表示,國際刑事法院對阿富汗戰爭調查的實際影響不會很大,調查已經面臨邏輯和證據方面的障礙,可能需要數年才能完成。
ICC調查阿富汗戰爭罪行,美國持續施壓
阿富汗戰爭是美國曆史上耗時最長的戰爭,讓阿富汗這個國家在戰爭和動盪的泥潭中越陷越深,當地平民為此付出巨大代價。儘管今年2月美國與塔利班簽署了和平協議,然而協議簽署後3天,塔利班開火,美國對其發起空襲,和解程序充滿不確定性。
聯合國網站資訊顯示,國際刑事法院檢察官法圖·本蘇達於2017年11月提出申請,尋求對有關阿富汗衝突期間可能發生的戰爭罪行和危害人類罪行進行正式調查。
ICC所指的“可能的戰爭罪行”涉及阿富汗衝突各方,其中也包括美國。根據ICC 2017年公佈的檔案,有足夠的證據顯示,在2003年至2004年期間,美軍在阿富汗對在押人員“實施酷刑、侵犯個人尊嚴、性暴力等行為”。
美國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於2018年9月警告ICC檢察官,如果調查有關美國、以色列以及其他美國盟友的戰爭罪行,將面臨懲罰措施。“我們會讓ICC自行滅亡。”
去年3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再次發出警告稱,參與調查美軍在阿富汗或其他地區執行任務情況的ICC工作人員將被美國拒籤,並且可能面臨經濟制裁。話音剛落,美國吊銷了ICC檢察官本蘇達的美國簽證。
美國一再施壓之下,ICC預審分庭於2019年4月12日做出裁決,以缺乏證據以及得到政府配合的可能性很低等理由,拒絕檢察官立案調查的申請。
檢察官本蘇達沒有就此放棄,再次提起上訴。今年3月,國際刑事法院裁定,檢察官可以對發生在阿富汗的戰爭罪指控展開調查,其中包括美國軍隊、阿富汗政府部隊以及塔利班等可能犯下的任何罪行。
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亞洲區副主任派翠夏・戈斯曼發表宣告,稱國際刑事法庭的裁決為阿富汗戰爭受害者送去了希望,“它告訴阿富汗人,正義可能有實現的一天。”
國際刑事法院作出重啟調查的決定後,蓬佩奧評論:“這種調查是一個不負責任、偽裝成一個法律機構的政治機構所採取的令人咋舌的行動。”
據《紐約時報》報道,專家分析指出,即使美國官員、軍事人員或情報人員受到指控,他們也不太可能被逮捕或面臨審判,因為國際刑事法院沒有實施逮捕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