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溜娃季來了!帶娃出門太頭疼,公共場合如何管教孩子?

由 鍾離綺琴 釋出於 綜合

我的女兒,2 歲 8 個月了,每次帶她出門對我來說都很頭疼,她一出去,就喜歡亂動、到處亂跑,每次不讓她跑,她就很生氣,怎麼哄都不行,我覺得非常累,也很羨慕 為什麼有些小孩子就能做到出門很乖?

金寶貝育兒天團王牌專家Eleven老師這樣分析 ????????

為什麼帶孩子出門,孩子容易有情緒?

因為孩子在外面容易感到無聊和好奇。大人可以在車上、地鐵上安靜坐著,孩子不行,他會無聊;大人逛街買東西、爬山遊玩,孩子不一定感興趣,也不一定有大人那麼好的耐力,而且,大人無聊的時候,可以思考事情、看手機、和其他大人聊天, 孩子無聊就要亂跑去探索他感興趣的東西,或者亂動引起你的關注,這時候,矛盾就產生了。

因為在外面大多是公共場合,要麼不安全,要麼會影響別人,我們自然就會去禁止孩子亂動亂跑,孩子就開始失望,被批評了,也會不開心。因此,在外面,孩子很容易變得“不聽話”,父母也很容易變得煩躁。

對於這種情況,父母要怎麼應對?

當孩子不作不鬧時,我們要主動跟他進行,適合他年齡的認知互動。

當孩子作天作地時,我們可以用他能理解的方式講解知識。

除了嘴上說“不要跑”,還要幫孩子開啟他們的認知大腦。

我們可以請孩子抬起頭,說:

“你看這裡人多嗎?這裡是不是有很多阿姨和媽媽一樣穿著紅色的衣服?也有很多叔叔穿黑色的衣服,和爸爸一樣?如果你跑丟了,很難找到我們;因為你看,小朋友個子矮,很容易被這種柱子擋住,是嗎?可能一眨眼,我們就看不見你。所以,在外面,不要跑,我們牽著手走;現在是過節,商場人多,可能小偷也多,這些人會抱走小朋友,如果有小偷把你偷走會怎麼樣?”

說這些的時候,要注意語音語調,像知識講解員一樣,娓娓道來,而不是警告恐嚇。

還有,在保證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

講解完知識,孩子如果還有慣性要鬧一鬧,那我們就可以適度讓孩子體驗後果。

比如,告訴孩子:

“這裡是餐廳,不是在我們家,媽媽說的不算,如果你再把吃的灑在地上,用勺子敲碗,這裡的負責人會來找你的,他們是管理這裡的人,媽媽不會幫你擦乾淨;如果打碎了勺子,我會幫你賠錢,但也會誠實告訴服務員是誰弄壞的。”

通常當我們放棄勸阻,而是讓孩子自己承擔後果的時候,他們才會知道“規則”是真的。 當然,說完我們要抱抱他們,表示同情,避免讓他們感覺被拋棄了。

最後,我們要調整好期待,不要期待過高。

其實每個孩子都容易“作”,我們要想,孩子肯定會出一些狀況的,那我們就儘量不讓他無聊,把他當作一個朋友,陪看、陪聊天、陪玩;而不是把孩子當做一個包袱,當做一個被糾正的物件。同時, 不要讓自己那麼容易被孩子激怒,儘可能地保持平靜,不要做孩子的對手,不要自己很快也變得像孩子一樣,要提高自己對孩子鬧情緒的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