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慈繼二子一女後,又追女成功生四胎,得償所願,得到一女,湊成兩個“好”字。但多年都沒有轉正的單親媽媽,也讓人唏噓不已。
不是對吳的未婚先育的行為有多麼的贊同和支援,但小編認為對於一個女性,和一個男人,還是同一個男人,生了四個孩子,沒有結婚,就社交平臺曬出的,總歸還是幸福的,卻被這個社會的輿論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
一邊激動地高舉男女平等的大旗,一邊又對女性的行為抱有最大的惡意來推測,這其中兩邊聲音最響的也大部分女性。
如今社會看似越來越開放,但對女性也同樣是越來越苛刻。
一邊要求女效能頂半邊天的工作,一邊又要求女性生兒育女一刻不能停,而男人呢?也許好好工作,回去只要稍微做點家務,就可以稱得上是好老公、好爸爸,而女性呢?裡裡外外全包了,如果孩子生病了,責任也全都在媽媽。
前幾天看了韓國的電影《82年的金智英》,也是在探討在現代社會,女性到底如何尋找自我。
2017年同名小說出版一經出版,就創造了銷量奇蹟,高銷量帶來的就是被廣泛討論,被評為2017年韓國社會最重要的事件之一。女主角的扮演者鄭有美因為出演同名電影,遭到大量惡評。韓國知名女團成員Irene,因透露自己在閱讀《82年生的金智英》而被部分粉絲遷怒。
可看完電影你會發現,這只是一部平淡的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神轉折,也沒有出軌小三的狗血劇情,就是一個全職媽媽在家帶孩子的日常生活。
可讓人產生廣泛爭論的就是這普通的日常。
金智英出生在傳統的重男輕女的家庭,奶奶對家裡唯一的男孫,智英的弟弟明目張膽的袒護,父親出國給弟弟帶回來的是珍貴的鋼筆,經常買回家的是弟弟最愛吃的紅豆麵包,父親去接晚歸的女兒,會責怪女兒對男生不應該老笑,穿著也應該更保守,智英大學畢業找不到工作,父親會說,找個人嫁了吧。
以上種種我想,這個年紀的婦女可能或多或少都會有所經歷,我們長大成人後,發現父輩的有些做法固然不對,但卻並不是不愛你,只是傳統就是這樣,一輩一輩的思想就是這樣固化的,沒人發現這些不對,也許這才是最可悲的。
智英按著這樣的軌跡,長大成人,大學畢業,找到一份還算不錯的工作,可是性別的困境無時無刻不在提醒著她,有些事女孩子真的沒有優勢。在單位工作,明明表現很優秀,但因為是女性的身份,進不了重點的小組,取得不了更多的成就了。
和丈夫結婚後,智英並不想快點生小孩,也許潛意識裡從自身的經歷,可以預想到將來的生活,對於一個男人而言,他只不過是下班不在外面應酬,早點回家幫忙照看孩子,做點家務,就可以被稱作是個好丈夫了。
而女人生了孩子,意味著她曾經的工作、生活、愛好等等都將不在,只被困在這個家庭的房子間,為著一日三餐,和孩子的健康成長而活著,慢慢的失去掉自我,還不會被別人同情,而只會被看作理所應當。
這是金智英的困境,也是當代女性的普遍困境,我們究竟該如何去平衡自己的生活和事業。這個社會對女性的惡意,究竟如何才能化去。
智英在帶孩子時遇到的咖啡店中,對女主冷嘲熱諷的三個路人,可能在電影中略顯誇張,我們可能不會那樣不加掩飾的惡意滿滿,但背後呢?我們又曾經有意或無意中,透露出多少的假模假樣的“為你好”。
大齡女性被催婚,彷彿不結婚,我們自己就不會過好這一生,催婚過後的催生,彷彿不生孩子,就會妨礙世界和平。工作忙碌,會被擔心顧不上家,總之女性的一生,重中之重就是要照顧家庭,照顧孩子。
電影中,金智英的姐姐被家人勸說去讀師範學校。為此,姐姐說:“這確實是一份能兼顧小孩的工作,那應該對所有人來說都是好工作才對,為什麼只有對女生來說是好工作?”
說回到吳佩慈,她未婚先孕,連生四子,不偷不搶,孩子的父親沒有妻室,也並沒有不承認孩子,一家人都認可的關係,沒有妨礙到任何人,也沒有任何人的利益,因此而受損,就是這樣一件事,就被眾多網友操碎心,說倒貼,說生子孩子還是進不了人家的門,自身條件這麼好為什麼不靠自己,不好好經營自己的事業等等。
可說到底,關你們什麼事呢?
你結婚了,嫁老公了、生孩子了,就一定幸福嗎?用自己對幸福的定義,去定義別人的人生,不可笑嘛?
如果是一個男人,找無數的情人,生無數的孩子,或許網路對他都是寬容的,可能還會去羨慕那樣的男人,才是人生的巔峰。
說到底還是性別在左右著人們的思想,性別的歧視悄無聲息地浸泡在我們周圍,我們口口聲聲說著的男女平等,也不過只是一個表象而已。
電影講出了現代女性的無奈與困境,改變也許不是一朝一夕,但不再淹沒在我們習以為常的漠視中,看著電影中平淡地講述著的故事,我們才能反思,也許是時候該去改變下自己的思想了。
一個社會的文明程度取決於它對弱者的態度,一個人的真實素養同樣取決於他對“弱者”的態度。這裡的“弱者”並不是真正的弱者,而是指的這個社會中,相對多數人價值觀的少數人,而對待女性的態度,意味著對待未來的態度。
像《82年生的金智英》那本書中所說:“由衷期盼世上每一個女兒,都可以懷抱更遠大、更無限的夢想。”
(圖片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