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上自在,更要生活精彩

陳 凌

觀照內心,撇去浮躁,葆有一份淡定的心態,繼續向更美好的生活進發,精神上才有可能飽滿自在

最近,有個概念在年輕人中流行了起來——“雲自在”。很多人對此或多或少有過切身經歷:在影片博主的作品裡放下浮躁、遊離在鄉間,“體驗一把不屬於自己的安寧”;工作之餘看看慢綜藝,暫別快節奏的生活,沉浸於“生活在別處”的田園牧歌;週末刷刷直播,在“民謠+遠方”的詩意裡,享受一段愜意時光……在螢幕裡體驗自在人生,在雲端暢想別樣生活,或許就是“雲自在”的本意。

別樣的生活,總是令人嚮往,甚至給人以慰藉的力量。在水泥森林待久了,滿目蒼翠的鄉野,詩情畫意的遠方,自然能夠沖淡疲勞,讓人眼前一亮;工作忙碌,生活喧囂,偶爾的悠遠情致,也能讓人跳出方寸之所,承載人們對詩意棲息的神往。“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園生活,在現實中或許並不那麼容易實現,而慢綜藝、影片博主,恰恰為我們搭建了一個“擬態環境”,讓我們透過螢幕,觸控無法抵達的遠方。可以說,“雲自在”的流行,在於一種“願望的投射”,是一種“替代性滿足”。

更進一步,心境往往是生活的投射。在螢幕裡體驗不一樣的生活,既是為了與現實短暫疏離,更寄託著對“另一種生活狀態”的憧憬。我們會在雲上尋求自在,並不僅僅在於透過代入,獲得一時的心理滿足、短暫的休閒娛樂,更在於這些慢綜藝、慢直播所代表的生活理念:在快節奏中放慢心態,於快時代尋找“慢生活”。生火、做飯,劈柴、餵馬,本身固然是一種風景,但它的意義更在於提醒我們在日常的生活裡發現精彩、尋找意義,把一成不變的日子過成詩。

然而,雲上再自在,依然只在“方寸之間”,遠不如生活精彩。作為一種調味品,慢直播、慢綜藝,自有其味道,但倘若沉浸其中,與現實生活脫節,看不到真實生活裡的那些美好,無異於買櫝還珠。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這樣的特殊時期,“雲音樂會”讓人熱血沸騰,但更令人難忘的,是身處現場時的震撼和感動;“雲買菜”的確給生活帶來便利,但更能溫暖人心的,是逛街溜達時的愜意和閒適。倘若把“雲自在”作為一種逃避,那麼我們最終收穫的,不是精神的富足充盈,而是退縮萎靡。相反,如果把雲上的生活作為一貼清涼散,觀照內心,撇去浮躁,葆有一份淡定的心態,繼續向更美好的生活進發,精神上才有可能飽滿自在。

朱光潛先生曾說,“各人的世界都由各人的自我伸張而成”。個體靈魂如果是與現實生活脫節的,那精神世界如何能自在?自在,從來不是向現實妥協,甚至以消極的心態去面對人生,而是以詩意的心態去生活、去過日子,進而把生活變成自己希望的模樣。事實上,很多時候,人自己就是一面鏡子,以怎樣的態度對待世界,世界就會呈現給你怎樣的景象。是我們賦予生活以意義,在現實面前保持奮進的姿態,也只有經歷生活洗禮的自在,才是真自在。從這個角度來看,自在從來不在螢幕中,詩意也從來不在鏡頭裡,而就在每個人的生活中。

在螢幕的遠方里追求自在,更要擁抱自己的生活,活出自己自在的模樣。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2 字。

轉載請註明: 雲上自在,更要生活精彩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