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評線】京彩好評: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暴雨來勢洶洶,汛情牽動人心。6月以來,我國南方出現數次強降雨過程,全國共400多條河流發生超警以上洪水,27省(區、市)近四千萬群眾受災。經過科學研判,國家防總將防汛Ⅲ級應急響應提升至Ⅱ級。

【地評線】京彩好評: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作為世界上水情最為複雜、江河治理難度最大、治水任務最為繁重的國家之一,中國幾乎年年都要直面不同程度的汛情考驗,長江流域也一直是暴雨和洪澇災害的多發地區。受極端天氣影響,本輪汛情形勢更加嚴峻,但並沒有突破當地幹部群眾的心理防線。正如江西省防汛抗旱指揮部秘書長徐衛明所言, “與1998年相比,湖區無論是堤防還是抗洪搶險設施裝置都有大幅提升。我們將把人民群眾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全力迎戰超歷史極值特大洪水。”

  天災無情一如往昔,但我們的防汛抗災能力早已今非昔比。正是從1998年起,我國的防災思路開始從“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逐步規劃建設防禦洪水的工程體系,採取綜合措施管理土地、規範開發,以減輕洪水災害影響。工程建設上,目前有5級以上堤防30多萬公里、水庫9.8萬多座、水閘超過10萬座,大江大河基本具備防禦新中國成立以來實際發生的最大洪水能力;力量結構上,國家綜合性消防救援隊伍達到近20萬人的規模,各類專業人員組成的應急救援隊伍聞“汛”而動;風險預警上,自動化取代了“打電報”,長江全流域所有報汛站點的資訊20分鐘以內即可彙集到長江防總,半小時內可報至國家防總。國家發展帶來的實力進步,構成了我們抵禦洪水的堅實屏障。

【地評線】京彩好評: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如果說硬體設施建設是戰勝災難的底牌,那麼治理能力則是將好牌打出贏局的關鍵。緊急時刻,人財物力如何科學排程,決策部署怎樣貫徹執行,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與時間賽跑、與災難鬥爭的效率。中央救災補助資金第一時間到位、防汛物資第一時間向南方重災區聚集;各地各部門第一時間啟動應急響應,聯動做好群眾轉移;黨員幹部第一時間衝鋒在前,“急救隊”“突擊隊”築起戰鬥堡壘……一套包括中央組織、地方組織、基層組織在內的嚴密體系,確保決策部署不變形、不走樣地層層傳遞,轉化為千軍萬馬的集結號,實現全社會力量緊急動員、各方面資源有序調動,展現出強大的戰鬥力。

  有人感慨,組織和發動群眾,是我們國家也是我們黨最大的軟實力。在大災大疫等挑戰面前,這一點可能表現得尤為充分。危急時刻,不論捐款捐物、志願服務,還是守土盡責、互相激勵,守望相助的熱血和情義從未缺席,黨心和民意高度同頻共振。九江江洲鎮,一封致在外鄉親的“家書”兩天內喚回3000兒郎回鄉抗災;鄱陽湖畔,一支阿姨團不跳廣場舞改去裝沙袋;1998年洪災中獲救的少年如今穿上迷彩服,和戰友們一起守護家鄉……培根說過:“超越自然的奇蹟,總是在對厄運的征服中出現。”一定意義上,防汛抗災所激發的,是一股全力保衛家園的決心和韌性,傳遞出中國必勝的勇氣和信念。

【地評線】京彩好評: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很多人感慨,2020真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以歷史的眼光看來,今日世界、今日中國都進入“風險社會”,我們不僅要面對不以人類意志為轉移的自然災害,還面對著更加錯綜複雜的國際局勢。“一山放過一山攔”,並不僅僅是說說而已,疫情也好、汛情也好,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補短板、堵漏洞、強弱項,該堅持的堅持,該完善的完善,該建立的建立,該落實的落實,我們的能力和信心就能始終在風險水位之上。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這是歷史的總結,更是現實的激勵、未來的昭示。我們已經走過了萬水千山,但走向未來仍需要不斷跋山涉水。堅定必勝信心,發揮制度優勢,我們一定能夠戰風斗雨,迎接更光明的未來。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44 字。

轉載請註明: 【地評線】京彩好評:將每次大考作為提升治理能力的契機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