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圈肥豬“拱開”鄉村致富門

滿圈肥豬“拱開”鄉村致富門

全勝養殖專業合作社豬舍裡的生豬。

8月驕陽似火,在依蘭縣團山子鄉全勝村裡,全勝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李井軍在辦公室裡吹著空調,吃著西瓜,還不時點開手機螢幕檢視豬舍裡產床上的母豬生產情況。“現在養豬不用一直待在豬舍,科技養豬,開啟手機就能看見豬舍的情況。”李井軍說。

“豬倌兒”

聯合養殖戶成立合作社

今年45歲的李井軍是村裡的養豬大戶,勤勞又愛學。幾年前,他在村裡建起了井軍生豬養殖場,不斷擴大養殖規模。“每天起早貪黑在豬舍裡忙,一身味兒不說,母豬下崽兒我還得陪著它住豬舍。”回顧最初的養豬經歷,李井軍頗為感慨。後來,他外出考察學習,不斷提高科學養豬水平,飼料配比、疾病防治等工作做得井井有條,還學會了智慧養殖技術,使合作社的養豬規模不斷髮展壯大,成了遠近聞名的知識型“豬倌兒”。

科學化、規模化養豬讓李井軍近年來賺得盆滿缽滿,可他並不滿足。他時刻提醒自己:“只有帶領鄉親們共同致富才更有出路。”去年4月,由他牽頭,聯合全勝村裡的其他養殖戶,共同成立了全勝養殖專業合作社。

“過去村裡的養豬產業為啥發展不起來?主要是不會規避風險,無法規模發展,只有靠科技養殖才能有效降低風險。”合作社社員郭彥生說。早在幾年前,他也在村裡建了養殖場,怎麼養、怎麼賣自己說了算,但風險也得自己來承擔。有時消毒、防疫、繁育、銷售等工作需要大量的人力,而村裡的壯勞力不多,養殖場的人工費成了一大筆開銷,壓得他喘不過氣來。“現在有了合作社,村裡養豬的鄉親抱成團,取長補短、共同發展,你的人可以過來給我幫忙,我的人也能過去給你提供技術服務,大家在一起還交流養殖經驗和教訓,分享銷售渠道和市場資訊。”郭彥生說,有了合作社,搞生豬養殖的底氣更足了。

“五統一”

管理模式讓社員安心

由養殖散戶到成立養殖場,再由養殖場“抱團兒”成立合作社,為了帶動本村及周邊農民增收,全勝養殖專業合作社正在將勢單力薄的養豬戶聚攏在一起,免費傳授養豬技術,並以合同價保底收購生豬,給社員們吃了顆“定心丸”。李井軍說,合作社的成員分散養豬,但是採用統一供仔豬、統一供料、統一防疫、統一用藥、統一回收結算的“五統一”管理模式。

“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從想吃肉發展為想吃好肉。為此,我們抓住這一消費熱點,把打造生豬品牌作為今後發展的主要目標。”李井軍說。隨他在合作社的新型豬舍轉了一圈,記者發現,這間豬舍比一般的豬舍要高兩倍,有點像蔬菜大棚。“這間豬舍是我從雲南考察學習回來後嘗試建設的,剛投入使用不久。這樣的豬舍通風條件好,空間大且衛生,豬不容易得病。”李井軍說。

豬舍裡並沒有傳統圈養的臭氣熏天。李井軍說,這間豬舍地板的漏網下面安裝有機械刮糞系統,可以按時將糞汙颳走,再透過舍外收集系統集中到糞池。豬糞還田利用後,還能促進種植和養殖的綠色迴圈發展。

“產業興旺,離不開現代科學的指引,合作社變各自散養為合作經營、變自由隨意為緊密聯合,讓養豬戶們看到了現代農業發展的前景。”談及未來,李井軍滿懷憧憬。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哈爾濱日報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宣告: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絡,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344 字。

轉載請註明: 滿圈肥豬“拱開”鄉村致富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