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非南部城市開普敦的桌山腳下有個博卡普區,以一排排五顏六色的房屋聞名遐邇,是遊客們來開普敦的必訪之地。這個街區始建於18世紀60年代,因為這裡居住著很多馬來人的後裔,又被稱作“馬來區”。
漫步在博卡普區陡峭的鵝卵石街道上,眼前的視覺盛宴令人流連忘返。兩旁的建築風格多元,色彩不一,鮮豔奪目,宛如多樣文化的風情展。聽當地人說,在南非種族隔離時期,住在這裡的有色人種不能擁有門牌號。為便於定位和郵差送信,居民們就以顏色為標識,用“我住哪條街上什麼顏色的房子”來告知別人自己的住所。為了讓顏色不重複,每家每戶都有一張色卡。當年最方便的找人方式,是去油漆店詢問誰家買了什麼顏色的油漆。
如果再往前追溯到荷蘭東印度公司的殖民時期,博卡普區的房屋被用於租賃給從東南亞地區販賣至此的勞工。根據當時的規定,用於租賃的房子,外牆只允許刷成白色。到了19世紀30年代,相關規定被廢止,原來的租戶有了購買房屋的權利。為體現“當家作主”的合法地位,勞工後裔便把房子刷成了不同的顏色。
如今,博卡普區的房屋經常粉刷,以保持外牆的繽紛色彩。戶主們還特意將門牌數字放大,作為房屋的裝飾,供遊客們合影。這是為了銘記歷史,更是為了彰顯博卡普區的新面貌、新生活。1994年南非獲得新生後,不同膚色、不同民族的人比鄰而居、和諧共處。南非憲法規定英語、阿非利卡語、祖魯語和科薩語等11種語言為官方語言,非洲原住民部落文化和酋長制也受到保護。人種多樣,文化多元,南非被稱為“彩虹之國”。“彩虹”寄寓了南非人民對平等和諧、多元融合的期待。
“因為不同,所以精彩。”南非人介紹自己國家時常這樣說。博卡普區的街道就像一條條“彩虹街”,展示著這個非洲國度的多彩、多元、開放、包容,等待著更多人來體會古老建築的韻味和文化交融的精彩。在這裡,你可以欣賞融合了開普荷蘭式建築和英國喬治亞風格的建築,一睹陽臺護牆的巴洛克曲線;尋覓藏於巷陌之中的南非第一座清真寺的蹤跡;在畫廊和博物館裡領略非洲粗獷豪放的畫風;偶遇正在拍攝時尚大片的攝影師……白天,你能在餐館裡品嚐糅合東南亞、阿拉伯和歐洲風味的美味菜餚;夜晚,可以感受非洲熱情的舞蹈和動感的節拍。
在博卡普區的一個街角,有家名為“玫瑰角落”的商店,已有百年曆史。店裡的老奶奶有個愛好,喜歡收藏遊客留下的世界各國貨幣。來開普敦的各國遊客絡繹不絕,也讓老奶奶的愛好得以滿足。
每逢節日,這裡的人們會打出標語“色彩就是我的家”。“色彩”不僅體現在建築的外牆上,更被賦予多姿多彩的生活意蘊,讓這座城市充滿熱情與活力。
《 人民日報 》( 2020年07月05日 07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