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哪一款最能代表大眾?那就肯定就是1974年誕生的高爾夫(Golf),如今它已發展到第八代車型。和偏向於的北美市場的速騰(Jetta)相比,它更早地採用了大眾最新平臺、工藝以及技術,說是大眾品牌的“親兒子”也不為過,全球銷量達到了驚人的3,500萬輛。
以國內在售的第七代高爾夫(MK7)來說,2018年就以21.15萬輛的成績蟬聯德國市場冠軍,這冠軍席位是其在1981年就連續至今。放眼整個歐洲市場,高爾夫也以445,754輛的成績問鼎冠軍,遙遙領先於第二名的雷諾CLIO。但回到中國市場,大眾高爾夫則被不少人所忽略,那麼在最新一代車型進入中國市場後,它能一掃此前的“頹勢”嗎?又或者說,大眾高爾夫真的賣不好嗎?
第一代高爾夫於1974年正式誕生,目的就在於“接替”甲殼蟲成為新的“國民車”,前置前驅帶來的大空間,以及一樣親民的價格,甚至還有效能更強的GTI車型,使得這款以風來命名的兩廂車成為大眾集團的“新明星”。
第二代的GTI車型,1.8L發動機的它在1985年就達到220km/h的極速,另外還首次可選四驅車型以及ABS。三代則更為瘋狂地為它加入了2.8LVR6發動機;四代則是我們最熟悉的一代,帶有當時最先進的CAN匯流排技術,它還正式國產,還帶有3.2LVR6發動機可選,也就是大名鼎鼎的R32;五代首次採用了“黃金動力總成”之稱的1.4T+雙離合變速箱;六代則是正式將GTI版本國產;7代則是早早換上MQB平臺,享受先進平臺帶來的紅利。
所以說,運動、先進都是大眾高爾夫的代名詞。
全新高爾夫依然由大眾最先進的MQB平臺進行打造,它具有高度電氣化整合、先進製造工藝、高強度車身結構等特點,所以說平臺還真不是一個廠家的無意義定義,是與消費者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們能看到在這輛全新高爾夫上,帶有由全液晶儀表盤、中控螢幕組成的虛擬座艙,還有透過多感測器溝通資料協助的主動安全配置,以及先進的鐳射焊接、高強度車身。這些正是PQ時代難以實現的。
至於外觀上,它依然採用了大眾式的簡約風,一副“樸實”的模樣。但LED大燈、LED尾燈以及凌厲腰線,又或是大尺寸輪轂,這些都讓它顯得那麼不普通,更別說它實現了豪車般的短懸長軸,整體姿態不差,使得它相當耐看,就像是在如今看來依然不過時的第六代高爾夫。
效能方面,則是採用了前麥弗遜後多連桿式懸架,新車搭載了柴油/天然氣/汽油多種動力總成,汽油方面有1.0T三缸、1.5T四缸可選,其中1.5T發動機最大功率根據調校不同為130馬力以及150馬力,此外還將加入48微混車型。但比較可惜的是,雖然新發動機已經有國產的訊息,但前期的低產能或許會難以“普及”這最新動力總成。
向來帶來先進技術的大眾高爾夫系列,價格方面一直屬於“相對親民”,畢竟其競爭實力要明顯高於一眾對手,這背後就是增加的成本。參考現款來看,相信全新一代將延續如今12-18萬的售價。它主要打造的是“精品緊湊型兩廂車”印象,另外其本身就不弱的操控也使得它能夠吸引不少追求操控的消費者,所以一二線城市的85-95後消費者會是其主要的消費者群體。
兩廂緊湊型市場,如今則是大眾高爾夫一家獨大的狀態,月銷1萬+的它可謂是爆款車型,要想大眾放棄這塊大蛋糕,怕是很難。福特福克斯、別克威朗GS也是隻能分一部分羹而已。至於日系對手,則處於半放棄階段,放棄這原本應屬於它們的市場。還好的是,本田思域兩廂版本的國產已經提上了日程,未來將有一場激烈的德日之戰。
兩廂緊湊型市場,原本就屬於相對小眾的市場,也就意味其體系不大。這更多會受到三廂緊湊型車型的壓迫,例如自家的速騰,又甚至是價格更有優勢的朗逸、寶來,後兩者如今更是也換上了MQB平臺,唯獨在配置方面可能遜色於全新高爾夫。在銷量方面,朗逸甚至靠著單一市場就佔據全球銷量前十席位。
“高爾夫在歐洲養活了大眾,朗逸(寶來)在中國則養肥了大眾”,此話不虛。但對於高爾夫而言,在中國表現其實也並不差,處於同級別市場的首位,只是銷量上不如自家三廂車型。但這並不意味它產品實力上不如這些三廂車型,只是國人更偏好三廂轎車,更別說如今的SUV浪潮衝擊。高爾夫還是那個先進的高爾夫,只是市場不是那個偏愛兩廂車型的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