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

  【光明時評】

作者:張田勘(科普作家)

近期,山城重慶正在遭受近年來最大的一次洪水考驗,而乾旱缺水的甘肅省隴南8縣區也遭遇強降雨、泥石流,28.6萬人受災。

洪澇來襲並不意外。中國曆來有“七下八上”之說,即指7月、8月為洪澇多發時節。這也意味著,在這個時節,防汛形勢嚴峻,不能放鬆半點警惕,需要根據氣象情況及時做好防汛救災的預案以及應急保障各項工作,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

面對今年的持續強降雨危害,首先需要從全域性瞭解和把控。6月23日,相關部門就指出,2020年我國氣象水文年景總體偏差,極端事件偏多,區域性暴雨洪澇多於常年,澇重於旱。南方地區降雨偏多,防汛形勢嚴峻。6月至8月是主汛期,也是防汛最關鍵的時期。在此期間,全國降雨總體呈“南北多、中間少”分佈,將會形成5個主要多雨區。

實際上,今年以來中國大陸已有多個省份遭遇強降雨過程,有186條河流發生了超過警戒水位以上的洪水,區域性地區發生了洪澇災害,加上8月各地的洪澇災害,今年中國的防汛抗災需要努力防範三大風險——超標洪水、水庫失事和山洪災害。針對這三大風險,需要從共性和個性、一般和特殊上籌劃制定政策,更重要的是防患於未然。對於洪澇災害的防範除預警、應急、救災和安保能力外,最需要的是防備措施。從古至今,洪災對人們生命和財產造成的重大損失並不罕見,人們也在防洪救災中積累了寶貴經驗,興修水利,順應自然規律,成為治理洪澇的一般性原則。興修水利不只有利於農業生產,也是防洪排澇的一般性措施和重要技術。

多年來,中國已逐步建設和形成了較為完備的防洪工程,大江大河已基本具備防禦可能發生的最大洪水的能力。不過,也應當看到,目前中國水利工程還有許多薄弱之處,需要重整和修補,包括大江大河堤防建設與河道整治、流域控制性樞紐工程建設、蓄滯洪區建設、中小河流治理、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山洪災害防治、行蓄洪空間整治、重點澇區排澇能力建設等。水利部今年還計劃暗訪至少1000座大中型和6500座小型水庫,督促責任和措施落實到位,確保安全。

另一方面,防洪防澇又要結合各地的實踐,與預防其他災害結合起來。暴雨洪災常常與泥石流、堰塞湖一起禍害人類社會,如此次甘肅省隴南8縣區遭遇強降雨,受地質地貌等特點影響引發了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災害。甘肅省是一個山地高原型省份,因此,在甘肅這樣的地區,需要以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施行監測預警、綜合治理,把土地開發、城市建設、生態保護、移民搬遷等與地質災害防治相結合。首先要建立預測、預報及救災體系,對於遭受泥石流嚴重威脅的居民、企業和重要工程設施應及時搬遷、疏散,受災時應有效搶險救災;其次需要建設控制泥石流運動的防治體系,如採用攔擋壩、谷坊、排導溝、停淤場等工程措施,調整和疏導泥石流流通途徑和淤積場地,減少災害破壞損失,把自然災害對人類社會的負面影響降至最低。

《光明日報》( 2020年08月21日 02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11 字。

轉載請註明: 防汛寧可十防九空,不能失防萬一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