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快報訊 記者林鋼威報道
今年以來,白雲區把垃圾分類作為民生實事抓緊抓實,以“一面旗、一條鏈、一張表、一個碼”四項措施,在生活垃圾分類上取得明顯成效。截至6月,全區廚餘垃圾日收運量從2019年上半年的40噸穩步提升至近1000噸,進市終端量佔全市40%以上,分類率超過20%;其他垃圾日均收運量同比減少約1000噸,在第二季度生活垃圾分類考核排名居全市第一。
“一面旗”實現多方參與
堅持黨建引領,白雲區領導經常深入掛點鎮街和118個農村、48個城中村、284個社群調研督導。全面推行支部建在業委會、經濟社,各農村、城中村、社群全覆蓋建立垃圾分類黨建聯席會制度。引導全區2.3萬公職人員和4.8萬黨員帶頭參與垃圾分類工作,成立“外來媳婦新時尚小分隊”宣傳垃圾分類,組織回社群報到在職黨員、志願者參與站桶督導和入戶宣傳5萬多人次,形成社群黨組織、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志願者、居民群眾等共同參與的工作格局。
白雲區配備的廚餘垃圾收運輸車。“一條鏈”實現硬體提升
“一桶垃圾到下機器後,大概10小時左右便能處理完,處理完後可以達到85%的減量,剩下的尾料可作為綠化垃圾和有機肥來使用。”在人和鎮垃圾分類科普公園的廚餘垃圾處理站,白雲區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二級調研員趙吉林向記者介紹到,單單這個廚餘垃圾處理站就有每日30噸廚餘垃圾的處理能力。白雲區的垃圾處理以市終端處理為主,以分散式處理為輔。趙吉林表示,“白雲區的投放模式每天可以收運兩次,方便居民垃圾投放,消除了鄰避效應。”
人和鎮的廚餘垃圾處理站在處理垃圾。白雲區投入2億多元對垃圾分類投放、收集、運輸、處理體系進行全鏈條提升,去年以來,全區新建改建分類投放點、分類收集房2587個,569個居住小區(社群)100%實現樓層撤桶、定時定點分類投放;配置35處、日處理能力540噸的廚餘垃圾就地處理設施,為24個鎮街配齊廚餘垃圾收運輸車,確保廚餘垃圾及時收運、專車專運、日產日清。疫情發生後,迅速在全區垃圾收集房加裝854個紫外線消毒燈、707臺臭氧消毒機。
“一張表”實現責任落實
據悉,白雲區抓住廚餘垃圾分類率關鍵指標,建立廚餘垃圾分類率排名表,實行每天通報鎮街排名、鎮街每天通報村(社群)排名制度,層層傳導壓力、壓緊壓實責任。如黃石街以“一張表”為動力,廚餘垃圾分類率由原來的近10%躍升到近28%。實行“大分流、細分類”,一手抓提高廚餘垃圾量,一手抓其他垃圾減量,切實做到“兩手都要硬”。
垃圾清運工人在臨街餐飲檔口收集廚餘垃圾。“一個碼”實現精準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