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關7億農民,2000億元的數字農業,到底要怎麼做?

農業興,百業興;農業強,家國強。

最近,全國人代會和政協會議期間,多位代表、委員為7億農民代言,就鄉村振興提出了建議和提案。

總結起來,就是要用數字農業的方式,在“網際網路+”的基礎上再突破,做全產業鏈深度數字化變革,在耕、種、管、收、加工、物流、買賣等環節提升產業運營效率,最佳化資源配置,解決傳統農業痛點。

1997年,數字農業的概念被提出,特指地學空間和資訊科技支撐下的集約化和資訊化農業技術。

換作人話,就是:要用地理資訊、網路通訊、自動化等高新技術“嫁接”地理學、農學、生態學、土壤學等基礎學科,生成新農業,解決傳統小農經濟的散亂、低效、靠天吃飯。

有機構預測,2020年數字農業在國內的潛在市場規模有望增至2000億元。

當然,數字農業剛起步,投入巨大,成功案例還不多,甚至有人說它是“面子工程”,可惜這群人只看到“理想豐滿,現實骨感”的不足,卻不明白“技術成就萬世基需要積沙鎮海,農業聚攏凌雲意才能意氣風發”。

資料上看,我國數字經濟超過30萬億元,但數字經濟在農業中佔比只有7.3%,而工業和服務領域的滲透率已分別是18.3%和35.9%。

所以各種高層檔案才會不斷提及“加快推進農村資訊基礎設施建設,推動數字農業建設”,把數字農業當作新型農村建設的重要工程。

只是農業上下游極度分散,供給、需求多元,中間夾雜各級代理商,規模大、痛點多,數字技術難以全鏈路滲透,於是,它成為一塊缺乏技術改造的大產業。

這是機會所在,也是挑戰所在,它就像被一圈骨頭圍著的肥肉,只有“同志者共謀,同智者合謀”,才能打破骨頭吃到肉。

按盒馬、阿里數字農業總裁侯毅的說法:這是從農業大國走向數字農業大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所以要像上海一樣立足政策高地,積極參與其中,才能領跑數字農業。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站著不動,永遠只是觀眾。

安排得明明白白

無疑,數字農業是“變革深水區,戰略無人區”,關鍵要有識變、應變、改變的勇氣和能力,上海若沒有“觀念、管理”升級,就沒有“技術、業務”的升級,愁眉苦臉也等不到天亮。

是的,2017年以前,網際網路上半場,新模式、新業態在資本的助推下高歌猛進,相對於其他地方瘋狂“跑”資料的公司,業態成熟、傳統經濟發達的上海,並沒有那麼高聲量。

於是,大眾點評帶著賬上數億元現金被鉅虧的美團併購後,“上海沒有網際網路”、“上海不相信網際網路”等論調高漲,“傲慢與偏見”上演。

直到盒馬從上海起步,迅速火爆全國,B站、拼多多在上海起步,走向上市,大家才真明白,上海其實很科技。有些事,上海也許會遲到,卻不會缺席。

今年4月,上海啟動“促進線上新經濟”3年規劃,到2022年末,它將被打造成有國際影響力、國內領先的線上新經濟高地。

其中就提到:產業部門聯合相關行業協會,要引導生鮮企業將供應鏈向生產端延伸,整合資源、降本增效。這就需要盒馬這類企業在數字農業上攻城拔寨。

雲買菜、買糧、買水果,也要數字化的雲種菜、種糧、種水果。

如此,把更多科技要素“滴灌”進農業,像《智慧時代》裡說的:新技術 原有產業=新產業,上海有這樣的新經濟標杆,就能站住數字農業的高地。

比如上海首個“盒馬村”,設在市郊崇明島的華西村,這裡海洋季風氣候、土地礦物質豐富,種植翠冠梨已有12年。

2020年初,崇明區建立160畝翠冠梨種植基地,由阿里數字農業事業部、阿里雲技術專家、上海農科院的博士團等,共建數字化體系,打造數字農業標杆。

從此,無人機施藥、機器人值守果園、水肥一體化灌溉設施、資料感測器……幾十種高科技裝置應用其中。標準化種植下,一簇花只結一個果,保障它充分吸收養分,果與果之間的距離在20釐米左右,平均一個果周圍有20至25片葉子,確保充分光合作用。

此外,在當地農業農村委的幫助下,果園還建立了溯源系統、農事管理系統、物聯網雲平臺。

預計兩個月後梨子成熟,畝產2000斤,產值將超過1.5萬元,同時,這些標準化的“高階果”將透過冷鏈直供各大盒馬線下門店和線上旗艦店。

那些50-70歲的果農再也不用擔心銷路和運輸,直接享受訂單農業的小確幸。

以崇明為圓心,此類數字農業新模式將輻射上海及周邊農村,改變農業的粗放式生產。而中國最發達的城市上海,在穩定了菜籃子的同時,也將成為數字農業的排頭兵。

一切被安排得明明白白,保收增產越來越靠譜,那些只“靠天吃飯”的喪,都在被科技治癒。

老手再出發

往事可以回首,當下必須專注,未來才值得期待。

科技永遠是向上的,但只有“下沉”到最接地氣的犄角旮旯,才能找到最合適的升級點,沒有精細的頂層設計,就沒法玩轉數字經濟。

當年侯毅和阿里巴巴CEO張勇,兩個上海人仔細規劃新零售佈局,在上海浦東的金橋社群開始改造線下商超的實驗,在進銷存上摳細節,補短板,花了兩年把盒馬模式跑通。之後2017-2018年,盒馬才飛速在全國擴張,開店數十家。

而隨著業務規模迅速擴大,它與上海光明等大型農業基地的合作增多,發現、感知、總結新農業標準,打通“優質農產品進城、優質農資進田”就順理成章。

再加上阿里大農業部門多年積累的經驗,由盒馬帶動數字農業,訂單倒逼生產端,自然是不破不立,大破大立。

例如湖北秭歸,1962年,“柑橘之父”章文才就發現它適合種植柑橘類水果,便為當地引進12個臍橙品種,開啟大範圍種植。

現在秭歸臍橙種植面積40萬畝,年產60萬噸,產值超過30億元,被稱為“臍橙之鄉”。

但傳統家庭農業,憑經驗種植,看天氣收成,種得出也不意味著賣得好。

直到阿里參與進來,改造橙園,令橙樹向陽,植株間距精確到釐米,灑藥無人機,精確到釐米級操作。農業基地內設智慧氣象站,靠感測器、AI晶片收集資料,隨時監測日照、氣溫、溼度。

同時,水肥一體化滴灌系統確保全年每株橙樹獲得的肥料精確到100克;大資料甚至幫果農確定,每顆果子附近不要超過50到55片葉子,進而確保果實糖度平均12°以上,酸度平均在0.9%以下……收穫後,生產線自動檢測果實甜度、大小,實現分級包裝、入倉。

與之對應,針對流動資金困難的果農,螞蟻金服提供對應的融資方案,菜鳥則負責將鮮果迅速運出水田壩鄉,直達千家萬戶餐桌。

參與其中的橙農年收入翻番,自願加入合作社的橙農越來越多,數字化種植總面積延伸到2000多畝,相關種植戶每畝至少增收800元。

套用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的話說:消費數字時代是物理的“滿足需求”,產業數字時代是化學的“供給側變革”。

這些經驗都被盒馬運用於上海周邊的數字農場改造,經過再總結再升級,再從上海出發,輸出全國農產區。

自此,上海不僅有商業大拿百家爭鳴,也有數字農業頭牌獨樹一幟。數字經濟下,上海補上農業的空白,用智造贏得市場,用創新贏得利益,誰還敢說它沒有超能力,只有鈔能力?

過去,“種什麼?種多少?咋種好?賣給誰?怎麼運?”農民的靈魂五問,終會煙消雲散,欠收虧錢,豐產不豐收,也將加速成為歷史。

中國農業的基因,正從一枝一葉、一村一地上發生變化,傳統農業向數字農業的跨越下,田地,充滿更多想象力,科技紅利就植根在這些土壤中。

是的,昨天是歷史,如今是開始,有底氣定義未來,明天什麼都好使。時間不欺人,咱們拭目以待。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872 字。

轉載請註明: 事關7億農民,2000億元的數字農業,到底要怎麼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