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家庭職責裡一般都是媽媽來帶娃,但如今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父親在孩子成長過程中佔據著重要地位,許多爸爸選擇迴歸家庭,和妻子一起承擔照顧孩子的重任。
這些選擇迴歸家庭的爸爸,他們帶娃也有自己的招數。
炎熱夏天,一位爸爸盤腿坐在沙發上,在清涼房間裡捧著西瓜,用勺子挖著吃,好不愜意。而兒子坐在爸爸的旁邊,一邊吹著電風扇,一邊張嘴吃著西瓜。
原來這位\"最懶\"爸爸巧妙藉助了電風扇搖擺的功能,在風扇上綁了一根長長的勺子。
他把挖好的西瓜放在長勺子裡,等風扇擺頭轉到兒子那邊,兒子張口就能把長勺裡的西瓜吃了,然後風扇再轉過來爸爸這邊,爸爸又繼續挖好西瓜放進長勺裡。
如此迴圈往復,畫面相當平靜和諧。爸爸能安心吃著西瓜,兒子捧著手機看動畫片也不哭不鬧,兩人自己做著自己的事,互不干擾。
長久以來,孩子和媽媽相處的時間遠遠大於和爸爸一起,爸爸帶娃都是寶媽們較為擔心的事。
孩子哭的時候首先想的是喊媽媽幫忙,哄孩子睡覺結果自己卻先倒頭大睡,不讓孩子亂跑就把孩子綁在搖籃車上,各種爸爸帶娃的事真的讓人哭笑不得。
1受大男子主義思想的影響。
很多爸爸理所當然地認為帶孩子是女人的事情。大男子主義思想認為,女人最大的價值來自家庭,最大的作用就是生孩子、養孩子,一切都要圍繞家庭生活運轉。
而爸爸作為一家之主,他們最大的使命就是完成事業,實現大抱負。他們通常不願意在帶孩子這種基本而瑣碎的事情上花時間,下功夫。
2爸爸帶娃時一般都不負責任。
女人帶孩子是天性,而男人帶孩子則需要後天學習。爸爸們帶孩子時往往粗心大意,責任意識也往往沒有媽媽那麼重,比較隨便,常常會犯錯。
媽媽帶娃,精緻就行,奶奶帶娃,暖和就行,而爸爸帶娃,活著就行。因為爸爸在帶娃方面能力不擅長,沒耐心與不負責,一般他們都不願意帶娃。
然而因為爸爸在這方面的經驗與天賦沒有媽媽強,就說明男人真的無法帶孩子嗎?答案是否定的。
相比較媽媽的事事擔憂,爸爸的粗線條反而能讓孩子發揮創新能力,養成良好的性格,此時讓爸爸正確帶娃、愛上帶娃就是一個很重要的問題了。
第1, 教他們帶娃。
剛生完孩子時,媽媽也是不知道如何照顧孩子的,她們在助產士等專家的指導下一邊實踐一邊成長。媽媽們應該耐心教爸爸帶孩子,從不會到會的過程,也是需要有人引導。
第2, 讓他們多和孩子相處。
讓爸爸多多參與到孩子的日常教育中,比如給孩子講故事,陪孩子看動畫片。媽媽給孩子買衣服時,也可以拉上爸爸。多一些參與,多一些相處,爸爸也就多一些對孩子的瞭解。
第3, 媽媽適當表達苦衷。
帶娃並不輕鬆,媽媽可以適當表達一下苦衷,偶爾示一下弱,讓爸爸知道媽媽的辛苦。爸爸們出於心疼也會主動分擔一些任務,幫忙帶娃。
讓爸爸帶孩子,需要的不僅僅只是口號式的呼籲,更重要的是思維的轉換和行為的改變。父愛如山,孩子成長的過程不僅需要媽媽的呵護,爸爸的陪伴也是至關重要的。即便爸爸帶娃有些笨拙,但只要對孩子充滿關愛,給予父親該有的關懷與陪伴,在孩子需要的時候挺身而出,再不靠譜的爸爸也會是個好爸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