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的中美關係有陷入“新冷戰”的風險。
有知情人士6月8日透露,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新的法案來制裁中國官員。
美國6月5日將33家中國企業列入“實體清單”,特朗普6月4日簽署備忘錄要求限制限制某些中企在美上市,加之此前美國要求中國放棄“中國製造2025”到制裁中國兩大電信企業中興和華為、要求加拿大扣押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美國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打壓不斷升級。
科技戰之外,美國還在對中國發起媒體戰和輿論戰。
據媒體透露,特朗政府正在考慮將央視在內的4家中國媒體駐美分支機構列為“外交使團”,新冠肺炎在美國爆發後,特朗普政府不斷炒作新冠病毒是“中國病毒”“武漢病毒”,並多次以此為由宣揚“中國賠償論”。
以往中美博弈的香港、臺灣、南海等話題也被美國“常打常新”:美國以中國透過“港版國安法”為由取消對香港的特殊貿易地位,並威脅將對中國、香港官員實施制裁。
美國軍艦頻頻透過臺灣海峽、蓬佩奧首次以國務卿名義祝賀蔡英文連任臺灣總統就職、支援臺灣出席世界衛生大會等,在南海問題上,美國軍機、軍艦巡航的次數遠超以往。
與此前美國政府處理中美關係時是合作與競爭並存不同,將中國定義為“戰略對手”的特朗普政府正在處處針對中國。
中國的崛起引發了美國的警惕,美國的第一反應便是打壓,目前華府在對華強硬上已經取得了共識,不惜冒著中美脫鉤、兩國擦槍走火的風險來處理中美關係。
但美國除了打壓之外就沒有其他對華政策嗎?在“接觸”中國失敗後,如果“打壓”中國也失敗的話,美國又該如何抉擇?
冷戰結束至今,美國成為全球頭號強國,其政治、經濟、軍事等層面的影響力無人能及,時至今日,即便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影響力已非昨日,美國也佔據上風。
在中國力量還不足以強大到比肩美國時,美國自然會利用自己手中的優勢來應對中國,這也就意味著,只要中美之間的力量還未完全失衡之前,美國不會放棄憑藉自己的主導地位來壓制中國。
但是,美國不斷出牌,就表示美國的牌會一直有效嗎?
並不見得。
從特朗普過去三年裡的對華極限施壓來看,美國的施壓並未奏效。對華貿易戰沒有讓中國像20世紀80年代的日本那般對美“臣服”,反倒變成了中美之間的拉鋸戰。
疫情之下,美國想要借病毒拉攏全球對中國發難,結果,響應者寥寥可數,美國對“港版國安法”表示不滿,只有英國、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三國與之發表聯合宣告,連對美國亦步亦趨的日本也選擇了沉默。
美國施壓中國的同時傷及自身,對華貿易戰、美國製裁香港等都讓美國企業受損,美國振臂一揮便能應者雲集的局面正在成為過去,諸多對華政策反被批評為“雷聲大、雨點小”,並無實質性的結果。
美國繼續打壓中國卻無法獲得期望中的結果,證明打壓已非有效手段,掀起與北京的對抗,美國消耗的是自己的實力,挫傷的是自己的形象,美國遲早要面對如何與中國打交道、如何以良性的方式處理與北京的關係。
與蘇聯爭霸的情景,對美國政壇的不少人來說還歷歷在目,走過冷戰的美國以警惕的眼光看待中國不難理解,但中國不是蘇聯,與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各個層面的對抗不同,中國並不尋求與美國爭誰是全球第一,中國領導人也多次強調“中國無意取代美國”。
蘇聯已是前車之鑑,中國不會走上它的老路。
如果說中美之間是“攻防”之勢的話,現在的中國是“防”的一方。面對美國的頻繁出招,甚至有讓中美關係擦槍走火的可能,中國依然強調要管控好兩國關係,這與冷戰時期,蘇聯與美國的硬碰硬、對美國的咄咄逼人之勢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再者,蘇聯時期過於強調與美國的對抗,重軍事的同時忽略了經濟,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強調“經濟”,注重維持國內產業的平衡。
與蘇聯時期的封鎖、對抗相比,中國與全球各國之間的聯絡超越以往,是全球100多個國家的第一大貿易伙伴,這其中包括美國,中國已然成為全球化中的一部分,更讓經濟成為維繫中美關係的重要因素。
以中國的發展勢頭來看,美國不能期待像打壓蘇聯那般將中國拖垮,也不能期待中國會像蘇聯一樣“和平崩潰”,在嘗試種種打壓手段之後,美國難以讓中國屈服,更難以讓中國崩潰。
美國要回答的是:如何應對一個不同於蘇聯的中國?
除了打壓之外,留給美國的選項恐怕就只有一個:承認中國的大國存在,並尋求與之發展良性關係。
美國越早認識到這一點越好,只是,在美國依然認為打壓是一個可行的方案時,它不會甘心棄之不用。
等到打壓手段屢屢碰壁之後,或許美國才能真正意識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