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暴力溝通”,容易傷害親子關係,學會正確溝通很重要
文丨小兔媽媽(文章原創 ,版權歸本人所有,歡迎寶爸寶媽們轉發分享)
燕燕最近很迷芭比娃娃,每次走到商場的時候都會被玩具店鋪裡的芭比娃娃吸引目光。一天,燕燕媽媽在公司加班,燕燕便由爸爸一個人照看。眼看著到了飯點,不想做飯的爸爸便帶著孩子出去吃午飯。剛出家門沒多久燕燕就看到路邊的一個玩具攤,燕燕更是一眼就看到了自己喜歡的芭比娃娃。
於是燕燕鼓起勇氣讓爸爸買給自己,而燕燕爸爸則是想都沒想就拒絕了。“買那麼多娃娃有什麼用!”可是燕燕實在是太喜歡了,於是愣在原地沒有動。也許是燕燕的堅持激怒了爸爸,只見爸爸不由分說地打罵了燕燕一頓。“不好好學習就會想著玩!今天就讓你長長記性!”燕燕哭著讓爸爸別打了自己不買玩具了,但是爸爸卻仍然很生氣。
一、為什麼家長總是習慣“暴力溝通”?
此前有這樣一篇新聞,父親發現兒子整天拿著手機便認為這是孩子不認真學習。到了吃晚飯的時候,父親叫孩子過來吃飯,孩子聽到後沒有趕緊應聲,這讓父親更是十分生氣。於是父親對著兒子大加指責,言語上也比較難聽。整個過程中兒子沒有回嘴一直低著頭。
父親越說越氣,於是一把搶過孩子的手機“讓你再玩手機,我給你扔了它!”說罷便把手機扔出了窗外。而令父親沒有想到的是,兒子居然沒有絲毫的遲疑便隨著手機一起跳出了窗外。
1.執著於在孩子面前建立權威感
父母們希望能夠在孩子身上建立權威感,並且希望在權威的震懾下讓孩子更容易乖乖聽話。建立權威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說增強孩子對父母的信服力,而暴力溝通便帶給了父母一種可以在短時間內讓孩子妥協的錯覺。
2.受到急躁的教育心理影響
父母們身上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教育焦慮,父母們放大了犯錯的負面影響,於是看不得孩子做得不夠好。在急躁的教育心理影響下,父母們更加容易做出暴力溝通的教育引導。同時,喜歡攀比的父母更容易產生急躁的心理情緒。
3.缺少對教育方法的探索
父母們急於給予孩子教育引導,但是與此同時卻又缺少對教育方法的探索,這就使得父母們無意間想要為自己的教育無能“甩鍋”,父母把教育失敗的責任推脫到孩子身上,找不到恰當的教育方式只能讓他們選擇更為極端的教育引導方式。
二、暴力溝通會給孩子帶來哪些傷害?
近日,在安徽蕪湖一名寶媽報警求助,當天自己和孩子發生了爭吵,隨後孩子便不見了,寶媽懷疑兒子離家出走了,於是選擇報警求助。
於是民警趕緊進行尋找,終於在孩子離家8個小時後在開發區的路邊將孩子找回。原來男孩受到了朋友的生日會邀約,但是媽媽卻不讓他參加。兩個人隨即發生爭吵,情緒激動的寶媽責罵孩子不爭氣,甚至還動手到了兒子一巴掌。於是這才有了孩子負氣離家的舉動。
1. 傷害了親子關係
父母對於孩子推崇暴力溝通教育那麼孩子就會因此而受傷,顯然父母的嚴厲讓孩子的內心很受傷。暴力溝通深深地傷害著親子間的情感關係,即便是孩子想要對父母傾訴,也因為暴力溝通的存在而不得不疏遠。
2. 影響孩子的自我評價
父母的辱罵讓孩子心生自卑,同時也妨礙著孩子對於自我的評價。孩子會更加傾向於認為是自己不夠好才會遭到父母的嫌棄。顯然孩子的自我評價在父母的打罵聲中慢慢地變得消極。
3. 妨礙孩子的社交發展
在父母的暴力溝通中成長起來的孩子會不懂得恰當地表達愛,在遇到問題時有些會怯懦者不敢面對,而有些則會過於推崇暴力解決問題。顯然在父母的暴力溝通中,孩子無法學會正確地處理社交難題。
對於父母們而言,有必要把更多的心思和精力放在和孩子好好溝通上,能夠走進孩子心裡的教育才是最恰如其分的教育。
三、家長應該怎麼跟孩子正確溝通呢?
1. 控制好自身的情緒化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時候要注意做好情緒上的控制,如果父母被情緒化所裹挾時,父母的教育將會是非常衝動而愚蠢的。任何高效的溝通都是建立在理智的基礎之上的。父母作為溝通的引導者就更加要做好情緒控制。
2. 放下身段傾聽孩子的想法
家長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要懂得放下自身的身段,蹲著架子的父母很難實現和孩子的平等溝通。所以願意傾聽孩子想法的父母才能夠讓溝通變成有來有往的雙向表達。
3. 不隨意對孩子的行為作出負面評價
父母們不要想當然地去定義孩子的行為,因為孩子的想法很多時候是與大人有所不同的。家長對於孩子的言行會因為自身的傲慢而產生一些不正確的偏見。所以父母們不要輕易地做出負面評價,因為這很可能會打消孩子想要表達的熱情。
父母對孩子實行的任何教育都應該是建立在良好的溝通之上的,當溝通出現問題後,父母的引導只會成為孩子想要逃避的壓力,暴力溝通不僅是父母的不講道理,更是拿刀子在戳孩子們柔軟的心。大家對於暴力溝通有哪些看法分享呢?
本文由小兔媽媽育兒原創,歡迎關注,帶你一起長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