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人印象中,俄羅斯在無人機發展領域,以前是相對有些落後的。如獵人B、獵戶座等具有先進水平的大型無人機,也只是這幾年才出現。然而,翻翻歷史,俄羅斯“祖上也是闊過的”,甚至是達到了世界領先的水平。
圖123無人偵察機,由圖波列夫設計局設計,於1964年開始服役,是蘇聯第一代大型無人偵察機——那可是相當的大。而圖123的基礎,就是圖121,一款起飛重量在35噸,飛行速度2.3馬赫,飛行高度近2萬米,最大航程近4000公里,裝有核戰鬥部的——你說巡航導彈也好,無人攻擊機也好,反正就是這麼一個東西。與之相比,曾在80年代誕生,直到2000年後還被我們當作“航母剋星”的,射程只有200來公里的“日炙”型反艦導彈,是不是顯得“弱爆”了?
圖121於1959年首飛,但因發展理念的改變,最終下馬。然後,蘇聯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圖123偵察機。與目前主流的大型無人機的最大飛行速度200-700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高度6000-14000米不同,有如此“良好”的基礎,圖123的效能自然相當的強悍——具體可以參考上面圖121的指標。圖123採用火箭助推發射,渦噴發動機推進,裝備有多部航空照相機和電子偵察裝置,解析度可達20米。直到80年代初退役,圖123共裝備了50架以上。
在60年代中期,蘇聯還研製出了圖143低空戰術無人偵察機。其大小資料就比較正常了:機長8米,翼展2.2米,起飛重量1.2噸。不過,與之前主流的中大型無人機相比,其飛行速度達到了950公里/小時,飛行高度卻只有2000米,航程更是隻有180公里。一直到1989年,圖143共生產了近千架。70年代初期,在圖143基礎上,蘇聯又發展出了更大型的圖141偵察機:起飛重量5.4噸,航程1000公里,飛行高度6000米。該機型共生產了150來架。到80、90年代,圖波列夫設計局又先後研製出了圖243、圖300無人偵察機,效能特點大同小異。
從效能對比看,目前主流的中大型無人機,比較強調6000-15000米的中高空巡航,3000-4000公里的大航程、10-40小時的續航時間,但代價是其巡航速度比較低,一般在200-400公里/小時。這樣的飛行速度,以及不怎麼高的飛行高度,主要用於對付防空能力很弱的對手,以及低烈度的衝突。在面對防空能力比較強的對手時,這類無人機的生存能力是比較差的。而蘇聯研製的這些無人機,要麼是2倍以上的音速、2萬米的高空,要麼就是高亞音速,走低空突防的路線,基本就是瞄準的大國對抗的戰場。
蘇聯解體後,這些無人機逐漸消失在歷史長河中,而應對低烈度衝突的低速、長航時察打一體無人機,俄羅斯又遲遲沒有出來,可謂幾十年沉寂,逐漸落後於世界。好在,因為敘利亞戰爭的需求,俄羅斯開始逐漸重視這方面的發展,於2017年亮相了獵戶座“察打一體”無人機,並逐漸服役,俄羅斯無人機發展終於趕上了世界潮流。2018年,俄羅斯又推出了起飛重量20噸,具備隱身能力的飛翼佈局的獵人B無人機。雖然目前並未透露具體效能,但據分析,其最大飛行速度近1000公里/小時,最大飛行高度在1.2-1.5萬米範圍,最大航程也會達到4000公里上下。俄羅斯在無人機方面的發展,也終於追趕上了世界最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