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話題:難以絕跡的網癮治療 家長有病孩子吃藥

  最近,《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的文章刷爆朋友圈。楊永信電擊治療網癮少年的殘忍過往,惡行無人負責等等,都讓人憤恨不已。不過,網癮治療機構仍大量存在的現實,被不少人忽略。它們為何難以絕跡,是誰在給它們創造需求?

  要點速讀1限制人身自由,運用體罰手段,是中國網癮治療的特色。2“家長有病,孩子吃藥”的網癮治療,沒有存在的必要。網路成癮不是病,在中國網癮治療卻大行其道

  網癮,這頭家長眼中的洪水猛獸,其實源自一個玩笑。由於對美國精神疾病診斷手冊的中一些疾病的認定不滿,美國精神科醫生伊萬·戈登伯格參照賭博成癮的定義,編造了7條診斷標準,聲稱自己發現了“網癮”這種精神疾病。結果很多網友對號入座,還引發了美國精神疾病學界的爭論。

  爭論的最終結果是,網路成癮不是精神病。目前國際精神醫學通用的兩大診斷體系,《國際疾病分類與診斷要點(ICD)》和《美國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DSM)》均沒有將“網癮”定為精神疾病。

  2009年,原衛生部發布的《未成年人健康上網指導(徵求意見稿)》,認為網路成癮定義不確切,不應以此界定不當使用網路對人身體健康和社會功能的損害,直接否定了“網路成癮”的說法。

  然而,網路成癮不是病的事實,似乎並沒有影響網癮治療這門生意。2005年前後,隨著“網癮”概念不斷強化,大量的網癮治療機構應運而生。使用電擊治療、毆打學生致死的醜聞,也沒有讓它們的數量有所減少。現在,在搜尋引擎搜“網癮治療”,前面幾頁,相關機構的廣告隨處可見。據不完全統計,中國大陸地區目前有300多家網癮治療機構,和其興盛時數量相當。

  微博認證為“臨沂市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的楊永信

  這種現象,其來有自。網癮治療是一門暴利行業,投入少收費高。以楊永信網戒中心為例,每個孩子每月收費6000元,療程4個半月,每個孩子的收費為2.7萬元,以其宣傳治癒的3000名孩子來算,僅治療費用就達8100萬元。

  一些專家和機構則依舊強調網路成癮是精神病,蓄意誇大網癮者的數量,製造恐慌,恐慌的家長對這些機構自然有需求。而這個行業沒有任何明確的行業標準,也沒有具體的資質稽核,任何人都可進行治療網癮,也讓這個行業永遠不缺後來者。

  與國外相比,中國的網癮治療機構敢上手段,不懼違法犯罪

  雖然網路成癮不是病,但網路依賴,尤其是網路遊戲依賴,仍可以歸為心理問題,嚴重的網路依賴可能給人們帶來潛在的心理危險。有心理學研究證實,網路依賴是造成抑鬱、焦慮等心理障礙的原因之一。

  因此,不少國家對網路依賴現象也非常重視。干預的模式基本上有兩類:一類是以美國為代表的社群模式,一類是以韓國為代表的國家模式。無論何種模式,干預機構都注重心理輔導,依法進行,不使用暴力。

  中國的網癮治療則是“300家機構有300種療法”,大批的少年被作為小白鼠,試驗著各種治療技術。不過,辦法雖多,但體罰是基本的。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釋出的《關於青少年網癮及其戒除的研究報告》稱,退伍軍人是網癮學校教員角色的主要成員,是最受網癮學校歡迎的教官。他們對學生實施軍事化管理,教學方式一般運用體罰、限制人身自由、超負荷體能訓練等,國外非常重視的心理輔導則幾乎被拋棄。


  徐向洋的魔鬼訓練營曾名噪一時

  由於絕大多數的網癮治療機構都是封閉式管理,學生與家長隔離,體罰極易變成虐待和故意傷害。從公開報道可以發現,2008年至今,已經有7名少年,因體罰等原因殞命於網癮治療機構。

  這樣的暴力教育放到哪裡,都是違法犯罪。然而,在網癮治療中心中卻無人問津,政府有失察之過,但更重要的是,這得到了家長的默許。

  一所網癮治療機構學生打出的求救訊號

  在媒體的報道中,絕大多數孩子都是被家長逼著、騙著來治網癮,有人不肯就範,甚至被家長下藥迷暈。本就視孩子為私產,平時也隨意打罵,送到治療機構,不過是把懲戒權讓給了治療機構,家長們並不在意。

  以楊永信的電擊治療為例,當年衛生部門叫停時,竟有家長哀嘆,“效果那麼好的治療,為什麼讓停?”有了家長的支援,楊永信網戒中心很快又出了新招——“低頻脈衝療法”,據被治療者說,“脈衝”比“電擊”更難受。

  中國網癮治療的吸引力:不僅戒網癮,還給你一個“精品”孩子

  這些機構為何對家長有吸引力?楊永信的話或許是答案——幫孩子戒除網癮只是手段,我們的最終目的是幫助家長打造‘精品’孩子!”(在網戒中心,改造成功的孩子被稱為“精品”)

  什麼樣的孩子是“精品”孩子,當然是聽話又愛學。在網癮治療中心,這些家長的確能得到這樣的孩子。2009年,《中青報》記者在採訪楊永昌的戒網中心時,有位家長對孩子來到楊永昌這裡僅僅兩天,就向自己下跪認錯,非常滿意;兩位母親熱情地拿出孩子的改正日記給記者看,一位母親剛說一句,“他以前……”就聲音哽咽,再也說不下去……一個孩子離開網戒中心時離高考還有半年,他拼命學習,原因是他時常做噩夢,夢見被抓回四院(楊永昌的治療機構),他只想考上大學後離開家,“反正是不能在家呆了,太危險了”。

  這便是這些家長可能得到的“精品”,不會頂撞自己的“孝子”,生活在恐懼中,聽話馴服的工具。

  跪父母,跪老師是楊永信治療機構中的常見情景

  可惜,這樣的產品“性狀”並不穩定。楊永信自稱自己療法的治癒率近百分之百,但在記者採訪中,一次就看到二三十個再次“走偏”,被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第四次送回來的孩子。參加其他網癮治療機構的孩子,結束治療時,還有“網癮”更嚴重的,還有家長因此與機構對簿公堂。畢竟,一個人可以透過遠離毒品戒毒,但在現代社會,一個人不可能永遠隔絕於網路。

  讓孩子接受網癮治療,是“家長有病,孩子吃藥”

  網路成癮並非疾病,隨著年齡和環境的變化,人們對網路的依賴程度自然不同。依賴網路也沒有那麼可怕,2005年卡內基·梅隆大學教授莎拉曾對重度網路依賴者進行過一項研究,她發現僅透過一些自我改正策略,如安裝內容過濾軟體、接受輔導等,一年後,大多數網路依賴者上網的時間大幅減少。這表明,不接收接受治療,網路依賴者靠自己也能解決問題。

  然而,對孩子是否“成癮”,很多中國父母更相信自己的判斷,於是也就有了這些讓人哭笑不得的故事:因為兒子喜歡看網路小說,有父母就將兒子送去“戒網癮”,因為女兒喜歡用網路通訊工具,有父母陪著女兒去戒網癮學校學習了三個月……

  家庭關係淡漠導致兒童焦慮、抑鬱,是兒童網路依賴的重要原因

  對青少年網路依賴的原因,並不乏相關研究。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孫雲曉表示,對青少年網路沉迷問題進行課題研究後發現,缺乏支援性的人際關係是未成年人沉迷網路的根本原因。

  “其中首要的是親子關係,其次為同伴關係和師生關係。在親子關係中尤其是與父親關係不良的問題突出,父母與這些孩子的交流、共同活動相對較少。”國外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結果,精神病學家金伯利·揚領導的網路依賴中心統計,約75%的人家庭關係和親密關係都存在很大問題。

  在這種情況下,上網是青少年獲得心理認同、滿足感和成就感的一種方式,上網時間長只是問題的表象,而非根源。有些家長未必不知道自己有問題,但改變自己,構建更親密關係,太難了;有些家長則鬥爭思維根深蒂固,“我感覺到他好像是拿我的這種寬容和愛當籌碼,變本加厲來去做他自己做的事情”。

  於是,他們選擇以他們舒服的方式“愛孩子”——我們捨得花錢,你們得捨得吃苦。幾十年積累下的教育問題,該承擔的監護責任,卻被他們輕鬆地推給了楊永信這樣的治療機構。從這個角度看,這些父母更愛自己。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說過,“一想到為人父母居然不用經過考試,就覺得真是太可怕了”。愛孩子是個技術活,需要不斷的學習,希望自己有病,卻讓孩子吃藥的家長越來越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770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話題:難以絕跡的網癮治療 家長有病孩子吃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