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赤鱗魚寫過,為保持完整性,本文簡略重複一遍。

泰山和嶗山,分據魯國和齊國,一東一西交相輝映。這兩座山在當地人民心中的地位自不必多說,就連山中物產也似乎蒙上了一層神秘的色彩。

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一 泰山赤鱗魚

泰山水系有著名的“泰山赤鱗魚”,傳聞乃是瑤池仙子為王母娘娘所養,因故遺落在泰山聖境。既是仙家之物,必有不同凡品之處,據說特點有三:第一,此魚“ 僅產於泰山的黑龍潭、桃花峪、後石塢等陰暗的深水之中,尤以黑龍潭為佳”;第二,此魚養不活,“ 赤鱗魚不下山”,挪窩即死;第三當然是肉味鮮美無比,自古為皇家貢品。

出於對家鄉物產的熱愛,民間傳聞多有誇張成分,“泰山赤鱗魚”的傳說與事實相去較遠。“赤鱗魚”即鯉科䰾亞科白甲魚屬的 多鱗白甲魚/ Onychostoma macrolepis,嘉陵江水系和漢水水系的中上游、淮河上游、渭河水系、伊河、洛河、海河上游的滹沱河以及浙江龍泉均有之,如加上白甲魚屬的同屬近緣種,分佈更加廣泛,絕非泰山特產。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二 泰山赤鱗魚

“泰山赤鱗魚”不下山也是老皇曆了,我國在淡水魚養殖領域造詣甚深,對付區區多鱗白甲魚不在話下,不僅泰安地區有養殖,其他省份也有。其價格幾經起落,泰安地區的“赤鱗魚”至今仍然居高不下。最後一點,“赤鱗魚”味道是否真的鮮美無比?這個就因人而異了,說好的自然是有,但也有很多人覺得也不過爾爾,至少對不起價錢。

嶗山仙胎魚

嶗山水系有“嶗山仙胎魚”,清代同治版《即墨縣誌》如是說:“ 仙胎魚出白沙河,從九水來,山回澗折,其流長而清湛不染泥塵,魚之遊泳於清泉白石中者也,大可五、六寸,鮮美異常。”民間的說法,無非就是“嶗山特產”、“曾為貢品”等等,總之是玩兒命誇,反正吹牛不上稅。據說此魚還有和尋常魚類不同的特點:不但全無腥味,而且清香怡人。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三 香魚 胡瓜魚目香魚科香魚屬

嶗山仙胎魚是否“盛名之下其實難副”呢?不盡然,至少香味屬實。其正名為 香魚/ Plecoglossus altivelis,體內的不飽和脂肪酸在生物酶的作用下催生壬烯醛類物質,散發出類似於“甜瓜”或“黃瓜”的清香味;脊背前部分有富含脂肪的脂肪腔,香氣尤盛。同為胡瓜魚目的 池沼公魚/ Hypomesus olidus也有此特點,故在東北又名“黃瓜香”。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四 日式鹽烤香魚,“蛹穿”

至於“嶗山獨有”就純屬扯了,洄游魚類都是海水淡水來回竄,你敢說是哪兒的特產?事實上,香魚分佈於東亞沿海,包括我國和日本。日本人對香魚尤為鍾愛,常見做法有稚魚天婦羅、甘露煮、雜炊、香魚飯或用“蛹串”的手法串起來鹽烤等。注意:雖“日月同天”,但畢竟“山川異域”,日文中香魚寫成“鯰”,切不可望文生義,誤以為是傻大黑粗的鯰魚。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五 中國香魚

過去,香魚劃分為指名亞種/subs. altivelis和琉球亞種/subs. ryukyuensis,琉球亞種僅分佈於琉球群島,我國的香魚被認為是指名亞種。2005年的一項研究認為,中國大陸沿海洄游型香魚應獨立為 中國香魚亞種/subs. chinensis,該亞種其體型較小,口裂只到眼睛下方,產於黃海、渤海、東海等地沿海溪流中,南北廣佈。

香魚在海中還算潑辣,但洄游入淡水後忽然就嬌貴了,近些年由於水質惡化和過度捕撈,“嶗山仙胎魚”已經芳蹤難覓,令人扼腕。不過,香魚的人工養殖業已成熟,中國大陸、臺灣省和日本地區均有之。多年前青島市就建立了“嶗山仙胎魚”良種繁育基地和示範養殖基地,實現年繁育良種魚苗30萬尾、養殖仙胎魚10萬尾規模,前景十分看好。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孰美?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六 幹炸赤鱗魚

赤鱗魚是鯉形目成員,肌間刺是少不了的,只宜酥炸已是落了下乘;香魚屬於胡瓜魚目,從頭到尾一根大刺,僅這一點就令很多人心生好感。仙胎魚之香,確為天賦異稟,赤鱗魚是斷然比不上的。赤鱗魚在泰安當地價格高昂,在別處並不受重視,受眾狹窄,仙胎魚則是享譽東亞的“淡水魚之王”,二者根本就不是一個層次。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圖七 日本香魚飯

毫無疑問,“仙胎魚”勝出。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620 字。

轉載請註明: 泰山赤鱗魚和嶗山仙胎魚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