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李玫瑾: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家長醒悟遲孩子不成器

由 仝海燕 釋出於 綜合

隨著二胎時代的到來,一個“好字”彷彿成為了不少家庭的標配。男孩如鋼,女孩柔水。

上天賜予人類的不同性別,在生理結構與心理狀態也造就了男女有別一詞,因此在育兒的道路中,男孩與女孩的養育亦是各有差異,若是不懂正確規避其中差異,很容易踏入誤區。

兒女雙全的原有幸福感,被“重男輕女”擊潰,害娃害己

小麗的閨蜜喜獲一對龍鳳胎,見到久未重逢的閨蜜暢聊一番過後,小麗卻發現閨蜜對待兒子與女兒的態度截然不同。

無論是玩玩具還是分零食的時候,都是讓給兒子先挑,兒子再怎麼挑選閨蜜都是讚美,至於對待女兒卻是寥寥幾句敷衍過去,隨便塞個玩具或者零食就完事了。

吃飯的時候,閨蜜不斷地往兒子的碗裡夾菜,當她女兒小心翼翼地說要雞腿。閨蜜卻對女兒說:“讓給弟弟吃,懂事點。”女兒聽後,紅了眼眶。

小麗見氣氛不對勁,馬上把菜盤中另一隻雞腿送到閨蜜女兒的碗中,想打個圓場。

可閨蜜卻再次發聲對女兒說:“都是你,不懂事,阿姨讓給你吃,其他人都吃不上了。”

閨蜜女兒便低下了頭,直到飯局結束,也不再吭聲,留下小麗與丈夫面面相覷。

閨蜜離去後,小麗與丈夫談起了剛才情形,他們都認為閨蜜對兒子與女兒的態度有區別對待,龍鳳胎本是同一天出生,女兒也應該受到寵愛,反而這種不公平對待對兒子的成長也必有影響。

李玫瑾:家中男孩和女孩的養育方式不同

李玫瑾教授是中國公安大學的犯罪心理學教授,在育兒領域因為自己獨特的見解,而火爆全網被人熟知,給廣大父母解答了很多育兒上的疑惑。

李玫瑾教授曾經表示,家庭教育上面對不同性別的孩子,要有不同的養育方式,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家長醒悟遲孩子不成器。

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家長醒悟遲孩子不成器

女兒雖然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但也不能過度寵愛,要遵循養女“三避”的養育方式。

1.養女避:根深蒂固的重男輕女思想

重男輕女的思想始於古代,可現在依然左右著眾多長輩與父母的觀點。像上述例子小麗的閨蜜,好的事情總是兒子先體驗,女兒的需求卻得不到回覆。

長期在這種家庭成長的女孩會形成自卑心理,影響孩子日後的性格成長,不利於女孩子的身心健康發育。

2.養女避:過度保護的溺愛行為

社會上逐漸盛行一股“寵女熱潮”,父母把女兒精心地捧於手心,擔驚受怕女兒遭受挫折,甚至把女兒未來的路都打鋪平整。

這樣下去,女兒成為一朵溫室的花,失去獨立人格的同時亦失去了與人打交道的本領。孩子逐漸長大,將來步入社會,必將難以融入群體生活。

3.養女避:單純的物質富養

不知何時,一句“窮養兒富養女”紅遍了大街小巷,然而很多人只能領悟到字面的意思在物質上富養女兒。可這句話的深層含義才是真理,富養本質指的是精神層面上。

讓女兒多閱讀多出遊拓寬視野,成為一名見多識廣的孩子,才能預防日後步入社會後,被一些小恩小惠陷阱所矇騙。

“養兒一百天,長憂九十九。”每個孩子都牽動著母親的心絃,在兒子的養育上同樣也有三點忌諱。

1.養兒忌:包辦照顧

現今大多社會都還是獨生家庭,加上某些長輩的重男輕女思想。自然對獨子寵愛有加,事事包辦。

不捨得讓兒子親力親為地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最終導致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發育延遲,變得懶惰與愛依賴人。

2.養兒忌:放養教育

不少家長都對家裡兒子採取粗糙的教育模式,男孩子從小要鍛鍊男子氣概這沒有錯,但是不能撒手不管,完全放養孩子。

孩子小的時候,心智和判斷力不成熟,需要大人的指導和監督,不然很容易走上歧途,作出不良的舉措。

3.養兒忌:對孩子哭窮

對“窮養兒”理解不足的父母,便對兒子展開了哭窮教育,然而這種過度窮養,只會讓孩子過程中形成自卑的心態與超越了自身年齡的壓力承擔範圍。

所謂的窮養,是在建立保障兒子基本生活物質條件上,讓兒子參與到家庭開支計劃中,體會父母賺錢的艱辛,學會理財,延遲滿足。

在育兒道路上,愛不可缺失。但方法也需相伴,自古男女有別,父母掌握好養女要“三避”,養兒有“三忌”便可少走彎路,事半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