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再奪全球桂冠!3月4日,記者從廣州市政府新聞釋出會上獲悉,日前國際機場協會(ACI)公佈了2020年全球機場服務質量滿意度評價結果,白雲機場從全球348家參評機場中脫穎而出獲得並列第一的佳績。白雲機場不僅在這場“質”的全球比拼中獲勝,2020年更是憑藉全年接送旅客4376.8萬人次的成績,客流量問鼎全球第一,在“量”的全球比拼中成為黑馬。
白雲機場“質”“量”全球雙第一,正是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不斷躍升的體現。與此同時,白雲機場更是以客流、貨流帶動資訊流、資金流、人才流等集聚輻射,經濟發展“引擎”的作用也不斷凸顯。目前,廣州空港經濟區已進駐超1.7萬家企業,形成飛機維修製造、跨境電商等六大臨空產業。預計到2025年,航空核心產業和緊密關聯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整個臨空經濟商業圈產值有望達到數千億元。
有品質
“春風服務”成特色品牌
3月1日,國際機場協會(ACI)正式公佈2020年全球機場服務質量滿意度評價結果,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摘得全球桂冠,與新加坡樟宜機場、韓國仁川機場、印度德里機場、北京大興機場、上海浦東機場並列第一。
“全球第一絕不是偶然,是白雲機場重視服務的結果。”廣州白雲國際機場股份有限公司總經濟師謝冰心表示,這是348家參評機場“硬碰硬”的結果。
此次出爐的全球機場旅客滿意度2020年度排名“含金量”極高。一直以來,國際機場協會(ACI)全球機場旅客服務滿意度測評(ASQ)是全球機場最重要的服務質量評比,受到業界及廣大旅客的廣泛關注。
這場“考試”對參評機場的考量也細緻入微,評價指標包括機場交通、登機手續、安檢、衛生間、餐飲、購物、環境等34項,涵蓋機場的基礎設施、旅客流程、便捷程度、人員服務、體驗舒適度等旅客出行的多個方面。
自2006年參加ACI服務測評以來,白雲機場成為穩步上升的“生力軍”:2018年全球排名第九,2019年排名第七,穩定在十佳以內。此次拔得頭籌,其背後是白雲機場多年磨一劍,傾力打造“春風服務”特色服務品牌。
謝冰心介紹說,白雲機場以“智”提“質”,讓更多旅客享受智慧化出行。白雲機場在全國首推全流程One ID服務,旅客無需出示身份證、登機牌或二維碼,透過刷臉即可辦理自助值機、自助行李託運、自助登機等業務,實現“一張臉”通行機場。此外,白雲機場還加大一證通關、電子引導屏、“易安檢”等系列高科技的運用。
白雲機場的暖心服務也照顧到特殊群體,如專門為老年人升級健康碼查驗措施,全新啟用“健康防疫核驗平臺”,成為全國首個啟用“身份證代替健康碼”這一新型技術的國際樞紐機場。這意味著,對於不使用、不會操作智慧手機的群體,刷身份證代替了手機上翻找健康碼,讓出入機場更便捷。
“人文機場也是白雲機場的一大創新。”謝冰心表示,白雲機場以“繁花如畫、活力空港”為主題,打造“天空舞臺”等人文機場建設新地標,在航站樓開設美術館、舉辦非遺文化展等,不斷提升旅客出行體驗。
有流量
未來可服務1.4億人次旅客
更難能可貴的是,在保證服務質量的同時,2020年面對疫情的衝擊,白雲機場更是逆勢上揚,2020年白雲機場全年接送旅客4376.8萬人次,客流量登頂全球第一位。
同時,2020年白雲機場全年航班放行正常率達91.79%,航班放行正常率連續三年居國內三大機場之首,出港準點率位列全國機場前列,奠定了全球領先地位。
客流量登頂全球第一是天時地利人和的結果。
疫情衝擊下,全球各大機場客流量顯著下滑,而白雲機場卻穩住了,走出了一條“前慢後快”的V形反轉。去年9月,白雲機場成為“黑馬”,累計客流量實現國內第一;11月,國內旅客量已超過疫情前水平,實現單月客流量501.4萬人次,成為疫情發生後國內唯一一個突破500萬人次吞吐量的機場。
白雲機場成為疾風下的勁草,也離不開近年來其迅猛成長,自身的發展勢頭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外部環境的負面影響。
資料顯示,2016年至2019年,白雲機場國際旅客量從1352萬人次提升至1871萬人次,年均增速11.5%,佔比超過25%;中轉旅客量從691萬人次提升至913萬人次,佔比超過12%;國際通航點從85個增加至95個,連通“一帶一路”34個國家的61個城市,通達性進一步增強,成為全球主要的國際航空樞紐。
白雲機場也背靠廣州這棵“大樹”。在廣東外語外貿大學原副校長、教授董小麟看來,疫情影響下,廣州復工復產的速度領跑全國,讓人流、物流率先選擇迴流廣州。
面向未來,白雲機場同樣後勁十足。面對灣區巨大的市場潛力和發展機遇,白雲機場正加快推進三號航站樓和第四、第五跑道建設,三期擴建工程已於去年下半年正式開工。建成後,白雲機場將擁有3座航站樓、5條跑道,遠期可達到服務1.4億人次旅客的規模。
以白雲機場為核心,空港綜合交通體系正初步形成。隨著廣清城際、新白廣城際(廣州北站至白雲機場段)建成運營,花莞高速和機場第二高速北段建成通車,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交通圈”初步形成。此外,集機場、高鐵、城際、地鐵為一體的空鐵聯運骨架網路正加快構建,同步推進“六橫七縱”高快速路建設,以機場為核心的立體綜合交通樞紐日趨完善。
有動能
臨空經濟商業圈產值有望達到數千億元
如今,白雲機場已經成為很多人對廣州的第一印象。
除了白雲機場帶來的大規模客貨流量外,其對廣州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有明顯的帶動作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業務發展對廣州市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9.7。每增加100萬人次旅客吞吐量,可拉動廣州市GDP30億元,可為廣州市新增2800個間接就業機會。
未來的趨勢是,以白雲機場為核心的交通樞紐正逐步向產業樞紐進化發展。
從交通樞紐晉升產業樞紐,關鍵在於如何把白雲機場帶來的人流、物流、資金流留下來。空港經濟正是這樣的一塊“海綿”,以客流、貨流帶動資訊流、資金流、人才流等集聚輻射,目前已經初見成效。
“十三五”期間,廣州空港經濟區企業總量增長近萬家、年均增長20%,目前已進駐超1.7萬家企業,形成飛機維修製造、跨境電商、航空物流、航空總部商務、通用航空、飛機租賃六大臨空產業為支撐,數字經濟、生物醫藥等創新融合的多元化發展格局。
其中,跨境電商更是在廣州千年商都的加持下,成長為廣州臨空產業隊伍中的“單打冠軍”。2020年,廣州跨境電商業務量累計驗放電子清單約1.3億票、貨值約367億元,同比分別增長17.2%和119.8%,已連續7年位居全國空港首位。
為充分發動空港經濟這一引擎,廣州再接再厲,正以白雲機場為核心,聯動廣州北站、大田貨站,謀劃建設廣州空鐵融合經濟示範區,將逐步形成空港、公路港、鐵路港“三港一體、客貨聯運、站城融合”為特徵的空鐵融合型商圈。
一個多月前,廣州空港中央商務區專案動工,未來其將成為廣州的空中門戶、產業門戶、城市客廳。廣州空港中央商務區將打造集會議、展覽、商務、酒店、文旅、總部等於一體的粵港澳大灣區臨空標誌性綜合體,其有望發展成為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的強力引擎。
據廣州空港委相關負責人透露,到2025年,國際先進、功能完善、綠色生態、產業高階的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將基本建成,航空核心產業和緊密關聯產業總產值突破1000億元,整個臨空經濟商業圈產值有望達到數千億元。
南方日報記者 傅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