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日報大武漢客戶端7月15日訊(記者楊絲涵 通訊員謝銘輝)14日,武漢最高氣溫高達38攝氏度,空氣悶熱,人稍稍在室外站上五分鐘,就會大汗淋漓。上午8時,武漢市水務集團武昌供水部維修工程處副主任夏大章比上班時間提前半小時趕到轄區華錦花園社群,檢查漏水點。原來,今早社群報修,高層居民反映這兩天用水高峰時段,家中水量較小,影響生活。
華錦花園社群共有3139戶居民,是南湖區域較大的住宅小區之一。此次用水故障主要出現在3期與4期,涉及住戶共1526戶。
夏大章(右二)和同事在察看小區內的自來水管網圖。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這段時間正值武漢高溫天氣,也是居民用水高峰時段,我們抓緊時間確定漏點,保障居民晚間用水高峰不受影響。”夏大章一邊說一邊將車裡的工具包、聽漏儀、聽漏棒等工具,一併挎在肩上,往社群控制閥門跑去。
華錦花園社群3期與4期涉及8臺控制性閥門,因不確定漏點的具體位置,需依次關閉各閥門,並同步觀察社群增壓泵水壓變化,逐步縮小漏點檢查範圍。
關閉閥門需要兩人協作,共同旋轉一米多長的閥門鑰匙。長江日報記者在現場看見,夏大章與同事仔細將鑰匙對準閥門孔,一起用力順時針轉動鑰匙,此時空中烈日當頭,夏大章的眉毛、鼻尖都滲出了不少汗珠,順著臉頰“吧嗒吧嗒”往下滴。
夏大章(右)和同事在關閉水閘門,以便找出漏點。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關好閥門後,夏大章跑向社群增壓泵處檢視該閥門關閉後是否影響水壓,發現無變化後他又與同事一同關閉第二個閥門。就這樣來來回回七八趟,終於將漏點範圍縮小到了華錦幼兒園附近。
僅是確定了大致範圍還不能解決問題,要找到具體漏點還得靠聽。剛剛關閉完閥門的他顧不上休息,挎上聽漏儀開始聽漏,只見他走幾步路,就把探頭放在地面上,定睛看一看小匣子,專注地聽上幾秒鐘,然後繼續往前走幾步,如此重複,走走停停。
夏大章在小區裡進行漏點檢查。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聽漏儀是我們聽漏工常用的‘四大法寶’之一,一般用這個儀器可以發現漏水的可疑點。”夏大章說,如果出現地下管道漏水,耳機裡就會發出“嘶嘶”的聲響。
僅僅近百米的範圍,邊走邊聽,走走停停花了近一小時。
夏大章(右前)在小區裡利用工具“聽漏點”。 長江日報記者史偉 攝
中午1時許,夏大章最終確定了漏點位置,每小時漏量為20立方米。此時,他已在小區不停查漏4個多小時,衣服後背上已結出了一層白白的鹽花。來不及休整,他又與維修同事對漏點開挖、修補。
下午4時30分,華錦花園社群漏點已修復完畢,確保了高層居民的晚間用水。夏大章說,對水務人來說,一年四季,不分盛夏寒冬,不管什麼時候需要搶修,都得以最快的速度處理好,保障居民用水無憂。
【編輯:趙可】
【來源:長江日報-長江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