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北京1月13日電(記者韓冰 李潔 張遠)2022年,歐洲前行之路未必坦途。法國、義大利等國將迎來重要選舉,波蘭等中東歐國家與歐盟矛盾加深,給歐洲一體化建設帶來挑戰;歐美裂痕難消,歐俄地緣政治關係緊張,中歐關係如何排除干擾取得新進展值得關注。
一體化程序面臨挑戰
2021年,歐盟一體化程序遭遇多重阻力。德國、法國希望繼續推動一體化程序,但波蘭與歐盟之間的“法律優先權”之爭考驗歐盟內部凝聚力,一些中東歐國家離心傾向加劇,極右翼勢力暗流湧動。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歐洲研究所所長張健認為,2022年,歐洲一體化將繼續負重前行,“挺歐”與“疑歐”兩股力量之間的較量,仍是歐盟建設在內部面臨的重要挑戰。
新的一年,波蘭與歐盟的“法律優先權”之爭或將繼續發酵。歐盟成員國國內法律與歐盟法律哪個更具權威?波蘭、匈牙利等國與荷蘭、比利時等國各站一隊。一些歐洲媒體甚至設想了波蘭“脫歐”的場景。
歐洲今年還將迎來法國總統選舉和義大利總統選舉,反對歐盟一體化的極右翼力量有可能借機抬頭。
法國總統選舉定於2022年4月舉行。馬克龍目前民調支援率佔優,但尚未正式宣佈參選,面臨來自極右翼政黨“國民聯盟”的候選人瑪麗娜·勒龐的挑戰。另一位候選人、極右翼新代表性人物埃裡克·澤穆爾也有可能攪動政局。
1月7日,法國總統馬克龍(右)在巴黎總統府愛麗捨宮迎接來訪的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新華社記者高靜攝)
義大利定於2022年1月舉行總統選舉。輿論認為,現任總理、曾擔任歐洲央行行長的德拉吉在意政界威望較高,如參選總統,將是各方最能接受的人選。不過,如果德拉吉出任總統,推舉新總理將成為新的難題。由於義大利議會政黨林立,其中的“脫歐”“疑歐”力量不容小覷,新總理的推舉過程或將攪動意政壇,給歐洲一體化程序帶來新的不確定性。
對美依賴阻礙“戰略自主”
2021年,美國倉促從阿富汗撤軍,未與歐盟協商就建立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歐盟數字市場長期被美國企業壟斷,種種因素導致歐盟對美國不滿增多。與此同時,烏克蘭問題持續發酵,美國為維護自身霸權,不斷借烏克蘭等問題挑動歐盟與俄羅斯對立,進一步加劇了歐俄之間的緊張關係。
在世界格局深刻演變的背景下,歐盟追求“戰略自主”的意願日益強烈。2021年12月上臺的德國新政府表示,要推進歐盟“戰略自主”。馬克龍日前也宣佈,法國在今年上半年擔任歐盟理事會輪值主席國期間,首要任務就是建設“更具主權的歐盟”。
然而,歐盟至今在安全問題上仍依賴美國提供的“保護傘”,這是其實現真正“戰略自主”的巨大障礙。
中國社會科學院歐洲研究所所長馮仲平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指出,歐美關係既有加強協調的一面,也有矛盾增多的一面。2022年,歐盟在處理對美關係時總體將保持政策延續性。歐盟追求的“戰略自主”是一個理想目標,短期內歐美關係不會大變,所謂“戰略自主”只是爭取逐漸減少對美國的依賴。鑑於歐俄關係改善非美國所樂見,預計2022年歐俄關係仍不容樂觀。
此外,歐盟內部在安全訴求上的分歧,也是對歐盟“戰略自主”的重要考驗。在圍繞烏克蘭問題的國際博弈中,歐盟幾乎被邊緣化的一個重要原因便是,以法德為代表的“老歐洲”與以波羅的海三國等為代表的“新歐洲”,在歐洲安全戰略定位上存在明顯差異,難以形成統一立場。 “老歐洲”國家希望保持一定的防務獨立性,並試圖管控與俄羅斯的矛盾;而“新歐洲”國家大部分對俄態度強硬,寄望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的安全保障。
2021年12月16日,德國總理朔爾茨抵達位於比利時布魯塞爾的歐盟總部,準備出席歐盟峰會。(歐盟供圖)
對華關係需排除干擾
2021年,中歐全面戰略伙伴關係在挑戰中取得新進展。中歐經濟利益融合不斷加深,全年貿易額有望突破8000億美元。中歐在維護多邊主義、加強全球治理等領域存在廣泛共識,在應對氣候變化、共同抗擊疫情等方面取得積極成果。
然而,中歐關係的發展也受到一些干擾。歐方一些人士在涉港、涉臺、涉疆等問題上屢屢粗暴干涉中國內政,立陶宛無視其他歐盟成員國的意願和利益,公然違背一箇中國原則,違背中立建交時作出的政治承諾。
2021年9月9日,在塞爾維亞貝爾格萊德,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中)為中國疫苗工廠奠基。(新華社發,普雷德拉格·米洛薩夫列維奇攝)
馮仲平認為,中歐務實合作的韌性較強,希望2022年將是中歐管控分歧、擴大合作的一年。張健認為,2022年中歐關係總體發展將保持平穩。歐洲經濟復甦離不開中國市場,中歐經貿合作不斷擴大,歐方在全球治理等議題上需要與中國合作,這是中歐合作的機遇。
分析人士認為,推進並深化中歐互利合作,推動中歐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在相互尊重基礎上取長補短、形成合力,將有利於中歐雙方,也有利於整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