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 | 餘暉
在落馬近7個月之後,江蘇省委原副書記張敬華被雙開。
5月31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官網釋出訊息,日前,經中共中央批准,中央紀委國家監委對第十九屆中央候補委員、江蘇省委原副書記張敬華嚴重違紀違法問題進行了立案審查調查。
張敬華被查是在2021年12月1日。
通報中披露了張敬華的多個問題:
- 張敬華喪失理想信念,背棄初心使命,對黨不忠誠、不老實,處心積慮對抗組織審查,搞迷信活動;
- 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違規收受禮品禮金;
- 隱瞞不報個人有關事項,在幹部選拔任用工作中為他人謀取利益;
- 政績觀偏差,為謀求個人進步搞經濟資料造假,違規干預插手市場經濟活動;
- 喪失紀法底線,大搞權錢交易,利用職務便利為他人在企業經營、工程承攬等方面謀利,並非法收受鉅額財物。
通報中還提到,張敬華嚴重違反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組織紀律、廉潔紀律、工作紀律和生活紀律,構成嚴重職務違法並涉嫌受賄犯罪,且在黨的十八大後不收斂、不收手,性質嚴重,影響惡劣,應予嚴肅處理。
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職人員政務處分法》等有關規定,經中央紀委常委會會議研究並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決定給予張敬華開除黨籍處分;由國家監委給予其開除公職處分;終止其江蘇省第十四次黨代會代表資格;收繳其違紀違法所得;將其涉嫌犯罪問題移送檢察機關依法審查起訴,所涉財物一併移送。給予其開除黨籍的處分,待召開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時予以追認。
政知君注意到,此前,也有一些官員被通報資料造假。
比如,2019年,岐山縣委原書記、蔡家坡經濟技術開發區黨工委原書記何宏年被雙開。通報中提到,他“違反工作紀律,違規出借財政資金,安排虛報經濟統計資料”。
但是,“政績觀偏差,為謀求個人進步搞經濟資料造假,違規干預插手市場經濟活動”的表述,是首次出現在省部級“老虎”的通報中。
統計資料是科學決策的重要依據,統計資料質量的高低直接決定著統計資訊的價值,影響著科學決策的出臺。
經濟資料一旦造假,危害巨大。
“經濟資料造假”上次引起外界大規模討論,是在2017年。
據央視《新聞1+1》披露,在王珉任遼寧省委書記(2009年11月至2015年4月)時,民間曾流傳的一副對聯。上聯是:上級壓下級,層層加碼,馬到成功;下聯是:下級騙上級,層層摻水,水到渠成。橫批:數字出官,官出數字。
一個細節是,在王珉任職不久,2010年出版的半月談雜誌,曾發表了一篇題為《揭秘地方統計造假亂象:數字出官官出數字》的文章。
文章提到:“遼寧某地一名縣委書記道出了其中的潛規則:上級下多少指標就能完成多少指標,並且下什麼指標都絕對能完成。”
2016年3月,王珉被查。
之後,時任遼寧省長陳求發做了一件讓外界震驚的事情——首次公開承認資料造假。
2017年1月17日,在遼寧人民會堂,陳求發作政府工作報告。
他承認,遼寧省所轄市、縣,在2011年至2014年存在財政資料造假的問題,指出在2011年至2014年“官出數字、數字出官”,導致經濟資料被注入水分。
當時存在經濟資料造假的,並不僅僅是遼寧省。
2017年,中紀委官網陸續釋出了中央第十二輪巡視對有關地區和單位的巡視反饋情況。反饋結果指出,吉林和內蒙古存在“有的地方經濟資料造假”問題。
2017年4月,《中國紀檢監察雜誌》發表了《從政治高度認識和整治經濟資料造假》一文。
文中寫道,經濟資料造假表面上是統計部門虛報不實資料的業務問題,但本質上卻是政治問題,是嚴重破壞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的行為。
上述文章還提到,專業人士指出,如果是高階領導幹部參與資料造假,則要按照破壞政治紀律行為來處理。
張敬華是首個被明確指出“搞經濟資料造假”的省部級“老虎”。
政知君注意到,就在張敬華被雙開的前一天,5月30日,國家統計局召開“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專項糾治工作動員部署視訊會議”。
“統計造假、弄虛作假是統計領域最大的腐敗,是對政府統計公信力最大的傷害。”國家統計局黨組書記、局長康義出席。
他提到,當前個別地方統計造假不收手、不收斂問題仍然存在,需要我們高度重視,充分認識同統計造假、弄虛作假行為作鬥爭的長期性、複雜性、艱鉅性,不斷增強“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真刀真槍與統計造假作假行為作鬥爭。
他還提到,強力推進從嚴從快查處一批重大統計違法案件、嚴肅追責問責一批統計違紀違法領導幹部、通報曝光一批統計造假典型案件等“三個一批”,建立健全防懲統計造假長效機制,持續鞏固深化專項糾治成果。
資料 | 新華社 人民網 央視等
校對 | 葛冬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