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光是汽車!斑馬線上和諧暢通,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要盡一份力

文明駕車 禮讓行人”專項整治行動開展至今,大量司機夯實了禮讓斑馬線的意識。但記者關注到:汽車齊刷刷停下讓出的空間,經常被摩托車、電瓶車和腳踏車等搶行,許多行人仍然在斑馬線上提心吊膽。

不光是汽車!斑馬線上和諧暢通,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要盡一份力

張群琛 攝 資料圖

“我不知道啊?”“不應該是汽車讓行嗎?”一些摩托車主在被交警攔下處罰後,辯解摩托車身小,可以靈活躲開行人,或者摩托車不是汽車,沒有意識到自己也該讓行等等。事實上,這樣有意無意的錯誤認知頗具代表性。從原理上說,之所以要禮讓行人,是因為他們在所有交通參與者中處於最弱勢的地位。汽車體積大、速度快,對行人威脅最大,因而成為專項整治行動的破題之處,相關部門將宣傳資源與處罰重點都放在了汽車司機上。但這不意味著其他車主就可以不參與不配合,廣大摩托車與非機動車主不能忘了,自己相較於行人也處於強勢地位,主動讓行也是法定義務、分內之責。

秩序的形成,不能剃頭挑子一頭熱。斑馬線上的和諧暢通,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要盡一份力。隨著“文明駕車禮讓行人”活動不斷深入,治理物件應當逐步從汽車擴充套件到所有被稱為“車”的交通工具上。這有賴於持續不斷的普法宣傳,更需要有法必依、執法必嚴。不同於汽車、摩托車有牌照和駕照,一個電子眼就可以對違法行為進行取證,非機動車任性搶行基本依靠警方現場處罰。而北京的路口與斑馬線何止成千上萬,靠著“人海戰術”全覆蓋根本不現實。這一治理困境怎麼解,著實考驗相關部門的智慧。

在筆者看來,不妨先抓主要矛盾,對亂搶亂闖斑馬線的非機動車主構成進行分析,對症下藥。有媒體跟蹤調查發現,一名外賣員在北京送餐的50分鐘內,3次闖紅燈,2次逆行,1次越雙黃實線,至於對斑馬線更是視而不見。以更多人的現實觀感來看,追求時效的快遞小哥、外賣騎手是斑馬線上狂飆的絕對主力。對此,相關部門或許應當在嚴查逆行、闖紅燈、走機動車道等違法行為的基礎上,將是否闖行斑馬線也納入執法範圍,透過對於相關公司和平臺的治理,讓快遞小哥、外賣騎手先守起章法來,以此形成斑馬線前非機動車禮讓的“頭車”,一步步形成示範效應。

斑馬線本質上是城市交通生態系統的一部分,要實現各種因素的和諧統一,文明引導與規則約束不可或缺,也離不開硬體設定的科學化人性化。毋庸諱言,由於一些路口設計不夠合理,非機動車在機動車道與斑馬線之間“無路可走”,不得不與行人搶道;還有很多路口訊號燈有限,騎行人左轉需等候兩次訊號燈“二次過街”才能完成,增加了經過斑馬線的非機動車流量。這些現實梗阻,需要拿出“繡花”功夫,透過增設非機動車紅色塑膠車道、腳踏車優先左轉訊號燈、全向十字路口等設施,以更多微創新為各個交通參與者遵守規則提供便利,平衡好斑馬線上人與車的路權。

提升斑馬線文明,無論幾個輪子,都有同樣的責任。每個主體都遵規守矩、文明有禮,方能形成合力,而一個和諧有序的交通環境中,人人都是受益者。

來源:北京日報 評論員:鮑南

流程編輯:u005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183 字。

轉載請註明: 不光是汽車!斑馬線上和諧暢通,所有交通參與者都要盡一份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