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聰明是天賦,善良是選擇,而糊塗是一種本領。
深以為然。 人生在世,學會適當糊塗,何嘗不是一種幸福?
不說透,不代表沒看透
以前,總愛把對一個人的看法和評價掛在嘴邊,把自己的喜怒哀樂寫在臉上。 走過漫長歲月,經歷了是是非非,看過了越來越多的人情冷暖之後,終於懂得,沉默也是一種智慧。 討厭一個人,不必寫在臉上;厭惡一個人,不必掛在嘴上。
前兩年,朋友獨自創業,開了家連鎖餐廳,不曾想去年碰上疫情,五家餐廳相繼關門歇業。 朋友不但把這幾年賺的錢全賠進去了,還欠供應商200多萬貨款。 許多平日裡看起來交集很深的人,那段時間都躲得遠遠的,對創業失敗的她避而不見,就怕朋友開口要找他們借錢。 朋友把深圳的房子賣了,償還了欠款,慢慢地走出了低谷,那些在她落魄時未曾伸過援手的人,又貼了過來。 我問她:“那些在你落魄時對你置之不理的人,為什麼乾脆不拉黑呢?” 朋友回答:“很多事情,心裡清楚就好了,我不會把他們當成患難之交,但也沒有必要弄成仇人,鬧得不可開交。” 小時候,我不理解,大人們為什麼要對每個人都和顏悅色客客氣氣的,即使是不太喜歡的人,他們也能禮貌地溝通,微笑。 後來才明白,這是內心真正成熟的一種表現,其實誰對你好,誰是虛情假意,每個人心裡都清楚。對你好的人,要加倍珍惜;不夠真心的人,只要當成泛泛之交就好。 成年的世界裡,不必事事說透,很多時候,你要學會看破不說破。 朱自清就說過,沉默是一種處世哲學,用得好時,又是一種藝術。 有些人,看透就行,不必說透;有些事,看穿就行,不必拆穿。
誰好誰壞,誰真誰假,心裡明白就好,不必嘴上熱鬧。 不計較,不代表真的笨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有位德高望重的禪師,經常為人指點迷津,深受眾人愛戴。 可有個人卻很討厭禪師,他上門去找禪師,對禪師進行了一番攻擊辱罵。旁邊的人都覺得很氣憤,但禪師只是靜靜地聽著,不生氣,也不回那個人一句話。 等那個人罵累了閉上嘴的時候,禪師淡淡地問他:“ 你非要送別人一件東西,但是別人不願意接受,那這個東西是誰的呢?” 他不假思索地回答:“當然還是我自己的。” 禪師接著說: “那你剛才罵我的話,我也沒有接受,那些話就是我的嗎?” 那個人被說得無地自容,倉皇而逃。
遇到不講理的人,不去較真才是明智的選擇。 不計較,不糾纏,才是最好的回擊。 聽過一句諺語,“狗咬你一口,你再咬狗一口,只會弄得自己滿嘴都是毛。” 去和沒必要的人計較,爭贏了,只是在浪費自己的時間,爭輸了,免不了要氣壞自己的身體。 我們這一生,難免會遇到不順心的人和事,與其為了那些不值得的人和事耗費精力,不如不去理會,為自己求得一份內心的自在和舒坦。 沒有人能做到讓所有人都喜歡,你做得再好,也會有人對你不滿意,少計較,少較真,才是最好的活法。 正如那句話所說:
一個人之所以幸福,不在於擁有得多,而在於計較得少。 會裝傻,不代表真的傻
在《紅樓夢》中,劉姥姥是個讓人很喜歡的角色,她雖是個窮困貧苦的小人物,卻活得十分通透。
有一回,王熙鳳和丫鬟鴛鴦為了討賈母歡心,在劉姥姥的頭上橫七豎八地插滿了豔麗的花。 看到這“滑稽”的一幕,賈母和眾人忍不住哈哈大笑。 對一個已過花甲之年的老人來說,帶著滿頭的花,這多少有些“不正經”。 劉姥姥卻說:“ 我這頭也不知修了什麼福,今兒這樣體面。我雖老了,年輕也愛風流,愛個花兒粉兒的,今兒老風流才好。” 事後鴛鴦找劉姥姥道歉,劉姥姥只是笑道:“ 咱們哄著老太太開個心兒,有什麼惱的!不過大家取個笑兒。” 劉姥姥是真的傻嗎? 不是的。 其實她偏偏是那個,心裡最明白也最通透的人。 她去賈府的目的,原本就是想拉近關係,獲得一些幫襯。最後劉姥姥也得償所願,得到了賈府的物資和銀兩,讓家人不用再為生計和柴米油鹽發愁。 劉姥姥用輕鬆幽默的言行,不僅化解了氣氛的尷尬,也寬慰了自己的心,同時實現了自己的目的,何樂而不為呢? 生活中,不如意的事情太多了,有時候,我們活得很累,並非是生活過於刻薄,而是我們太過在意一些聲音和看法。 受了委屈,只會越想越氣,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只會越說越難過。 我們活得太較真,太清醒,反而也失去了一些稀裡糊塗的快樂。
到了一定年紀你會知道,人,其實無需太聰明,有時候,糊塗也是一種幸福。 有時候選擇裝傻,不是因為懦弱,也不是因為真的笨,而是有些事情要學會拐個彎去,笑著看淡,讓自己不那麼心累。
其實,生活中很多的紛紛擾擾,真真假假,不必太掛在心上。
不是什麼事都要爭個是非對錯,不是什麼人都要跟他一較高下。 有時候,心要簡單一點,人要糊塗一點。 就像那句電影臺詞說的: 沒有人是傻瓜,只是有時候,我們選擇裝傻,來感受那叫做幸福的東西。
願我們都能擁有這份從內而外的豁達,從容面對生活,找到自己內心的寧靜和幸福。
作者 | 鯨落
來源 | 夜聽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012 字。
轉載請註明: 心,簡單一點;人,糊塗一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