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 頂 小 墨 先 生 ,紙 白 君 每 日 陪 你 聊 社 會
一、他說,他本就是億萬富翁
記得不錯的話,前兩年新京報用兩句話做了個頭版,這兩句話大概是這樣的:“賣房是為了創業,創業是為了買房。”
應該說這樣轉圈的觀點是深得大家之心的,否則也不會被這家報社用來做頭版,有些人總是關心未來說:“都圍著一個東西賺了,未來可怎麼了得?”
這種關心明顯是杞人憂天了,我們的哲學觀從小就教育我們:“存在即合理。”昨天紙白君一位好友在跟紙白君聊天時也是痛批房地產抓住人們的攀比心理。
這話明顯太片面了,如果僅僅是抓住人們的攀比心理,人們是不可能心甘情願買單的,更不可能這兩三年有的人借首付都要高位站崗。
以前我們總是不認為房地產是實業,這幾年下來房地產的實業屬性卻越來越凸顯了,有人說過:“那什麼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那什麼。”這個人今年退休了。
事實也就變成了,那什麼不改變,我們就被改變,於是房地產成為實業,已經是鐵板釘釘的事了,無論你多麼無奈,多麼憤懣,多麼揪心,無法改變。
就像白石洲的某村民反擊網上說的白石洲拆出1878個億萬富翁,他在某新媒上說:“網傳不實,自己本來就是億萬富翁。”
二、對本來就是億萬富翁的人,羨慕他們是對你自己最大的嘲諷
所以有什麼好驚羨的呢?拆與不拆,對人家來說都不是問題,拆了無非是財富在重新分配中再多幾杯羹,不拆人家的財富還是在租戶錢的袋子中無限積累。
有些評論人比較關心的是,出了幾百上千的億萬富翁,同時還有17萬租戶將流離失所,再也沒有便宜如白石洲,風景如白石洲,生活如白石洲的小池塘棲息。
其實這個關心根本沒必要的,就連一些普通人都會說:“咱們社會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肯定是大家要承受一些疼痛的,大家要理解社會,承受疼痛。”
這是什麼樣的覺悟?這基本上已經是全世界中最善良,最為優秀的人群了,有這樣的覺悟,就更不必去羨慕白石洲這類拆出來的億萬富翁了。
他們不像這類心疼社會的普通人高風亮節,所以不值得我們學習,他們只是佔了房地產實業化的光,除此之外也沒別的什麼了。
但重要的是,你的買房成本又高出不少,以前咱們都比較同情拆遷戶,但這麼多年下來,不僅人家會覺得同情的人傻逼,連同情者自己也開始覺悟了。
所以有什麼好值得驚羨的呢?他們的幸福,是大家的生活成本、生存成本、購房成本、未來成本等等一起來搭建的,羨慕其實就是對自己最大的嘲諷。
三、看清楚社會的趨勢,會讓你過得相對輕鬆一些
然後呢?然後就是大家還在叫嚷著讓房價下來,不要再反社會腳步而胡言亂語了,這個可能性是不存在的,我們只能一起跟著走著,掉隊了可就沒希望了。
我們整天習慣性的對有希望了這個詞進行使用,其實是把希望寄託在別人或別的團隊身上,而不是寄託在自己身上,所以沒人會為你的希望託底。
我一個準備二次創業的朋友說:“現在時代真的變了,以前的人還講一些理想,現在的人只講現實。”
紙白君看著他憤懣的表情,告訴他:“那是因為現在的人們再也輸不起了,像你這種打算把身價都壓進去,成就成敗就敗的想法,太遠離現實了。”
以前是人到中年輸不起,現在是人到三十就輸不起了,把握不住這個時代脈搏,被時代的列車甩掉是很輕易的,該託底的時候,別指望創業發財。
我們見過的,我們羨慕,我們感嘆的,那些前十年來年創業成功的佼佼者們,他們也都在壯年選擇了退休,因為他們也輸不起,那可不只是一敗塗地。
所以不要羨慕那些拆出來的億萬富翁們,你越想你越想賺錢,你越想賺錢,你越容易在這個魔障中,走火入魔。
四、腰纏萬貫的拆遷戶中,還有為其他公司燒飯的大媽
在目下的大環境中,辛苦努力點賺點銀子,有吃有喝,有閒讀點什麼,看點什麼,就已經是很不錯的狀態了,儘量不要賣房創業,這是拿實業換實業沒意義。
至於未來會是什麼樣子的,那就是未來的事情了,與我們沒有太大的關係,我們只是未來的看客,而不會是未來的參與者,這個身份要看明晰。
就像某評論人說的:“我之前所在的雜誌社,燒飯阿姨就是廣州楊箕村的拆遷戶(土豪數量不亞於白石洲)。”
這話看起來讓沒有太多財富的人不可思議,但對於這些拆遷戶們來說,不是不懂得想辦法賺更多的錢,而是他們懂得錢是永遠賺不完的。
所以還不如踏踏實實的給別人燒飯,或者掃大馬路,或者做網約車,因為他們已經擁有了最好最大的實業,再創業就是在折騰自己的實業……
這個邏輯鏈可能不符合事物發展的規律,但是他符合一個地區的發展規律,那麼你就沒有改變這個邏輯的能力,只能適應這個邏輯,不必羨慕什麼。
《茶館》裡陳寶國也說了:“幹了幾代百年的茶館,最後還是給人秦二爺交房租。”這說得很清楚,相對安逸的社會環境,幾代人的樣子幾代後大差不差。
無論是十來萬丟掉了白石洲的深漂,還是更多大家彼此,我們的命運都是一樣的,如果真的想改變,保住本再去想更多的改變,萬不可輕易羨慕他人。
2019—9—28落筆於墨辯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