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三孩新政|為什麼此時提“三孩”最佳化生育政策

聚焦三孩新政|為什麼此時提“三孩”最佳化生育政策

為什麼此時提“三孩”最佳化生育政策改善人口結構

人口問題是“國之大者”。國家近年來不斷調整完善生育政策效果如何?為何現在提“三孩”政策?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有關負責人作出解釋。

積極應對少子老齡化

我國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推行計劃生育,1982年將之寫入憲法確定為基本國策。在黨中央的堅強領導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下,計劃生育工作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偉大成就,人口過快增長得到有效控制,人口素質明顯提高,促進了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進步。

黨的十八大以來,根據我國人口發展變化趨勢,黨中央、國務院審時度勢先後作出單獨兩孩、全面兩孩等重大決策部署,取得了積極成效。實踐充分證明,黨中央、國務院在人口結構轉變的關鍵時期,科學把握髮展規律,積極回應社會期待,適時作出重大決策。

當前,我國正處於人口大國向人力資本強國轉變的重大戰略機遇期,立足國情,遵循規律,實施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援措施,能夠最大限度發揮人口對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動作用,牢牢把握戰略主動權,積極應對生育水平持續走低的風險,統籌解決人口問題,為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創造良好的人口環境。

生育意願有待釋放

近年來,出生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有:

一是生育婦女規模減少,婚育年齡推遲。一方面,生育旺盛期的育齡婦女規模不斷下降。“十三五”時期,20至34歲生育旺盛期婦女規模年均減少340萬人,2020年同比減少366萬人。另一方面,婚育年齡推遲造成當期生育的婦女減少。2006-2016年,我國女性平均初婚、初育年齡分別從23.6歲、24.3歲推遲到26.3歲和26.9歲,20-34歲女性在婚比例從75.0%下降到67.3%。此外,全國結婚登記人數連續7年下降,從2013年的1347萬對下降至2020年的813萬對,減少40%。

二是群眾生育意願降低。目前,我國“90後”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數僅為1.66個,比“80後”低10%。2019年全國人口與家庭動態監測調查顯示,有生育二孩及以上打算的婦女,僅不足半數實現了再生育。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後,相當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經濟負擔重、嬰幼兒無人照料和女性難以平衡家庭與工作的關係。調查顯示,因為“經濟負擔重”的佔75.1%,“沒人帶孩子”的佔51.3%,女職工生育後工資待遇下降的有34.3%,其中降幅超過一半的達42.9%。

三是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我國出生人口與2019年同期比較下降幅度較大,可能與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有一定關係。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尋微信小程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線上等你來報料!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088 字。

轉載請註明: 聚焦三孩新政|為什麼此時提“三孩”最佳化生育政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