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丹王國簡稱“不丹”,位於喜馬拉雅山脈東段南坡,一直以來略顯神秘,低調而封閉。
不丹國土面積僅3.8萬平方千米,人口數量約為74萬人,不丹是由沙爾喬普、噶隆、洛沙姆帕族構成的,當地語言叫宗卡語。
不丹的地勢從北至南逐漸下降,北部由於海拔高,很早就下起了白雪。
不丹的首都是廷布,是不丹的經濟文化、政治的樞紐,廷布市高大建築物少,城市依山傍水、環境優美,不像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反而有一些鄉土氣息。
春暖花開又一年,首都廷布在鮮花和綠樹的裝扮下,更加絢麗多彩。
不丹有兩個鄰國,西北部、北部與我國接壤,西部、南部和東部與印度接壤,下圖為不丹與印度相接壤的公路。
不丹的寺廟有的建在平地上,有的建在半山腰。
不丹的首都廷布建有機場,但是由於國家地理位置原因,降落難度係數很大。
玉米是不丹的糧食作物之一,他們喜歡烤著吃,這一點和美洲的印第安人有點相似。
建在河邊的寺廟,旁邊就是山川,依山傍水,即便是大白天也非常安靜,彷彿人類沒有踏入過這裡。
不丹河流眾多,河上面很少能看到鐵橋,大多是下面這種懸索橋,橋兩側掛上五顏六色的布。
不丹的樓房有個最大的特點,就是不管樓層多高,最上面的那層邊緣都會長出一部分。
太陽能發電解決了大山深處的用電問題,只可惜當地多霧,實際發電效果並不理想。
不丹人慶祝節日,穿的衣服特別漂亮,平時難得一見。
不丹人有從小出家的習俗,這些人出家除了唸經外,也學習文化知識和參加體育活動,下圖就是寺廟內的足球比賽。
下圖是工薪階層的不丹居民,他們不放牧,不用住帳篷,住的房子也是混凝土的。
不丹的小朋友不喜歡打遊戲,不喜歡坐過山車,他們把傳統保留的很好,從小就練習射箭。
下圖是不丹北部的一個村莊,被群山綠樹環繞著,村子不大,一共有8戶人家。
好久不下雨了,地上的土地變得乾硬,在這種環境下,來場排球比賽還是很不錯的。
村子裡的一位大叔在劈柴,用的工具是斧頭。
村子裡的人如果上學,需要步行20多里地到鎮上去,當地交通不便,基本靠走路。
不丹有句諺語:“看一個人威武不威武,看看對方能不能摔倒大犛牛就知道了。”
大米和麵粉是不丹人的主要糧食,大米可以蒸米飯,麵粉可以做成包子或者麵條,當地人基本不吃饅頭。
糧油店賣蔬菜、糧食、食用油,後面貨架上的那些看起來像飲料的東西是調味品,比如橄欖油、番茄醬等。
最有特色的交通指揮廳,據說只在不丹可以看到。
當地的市場,在這裡只能買到兩種物品,第一種是圍巾,第二種是茶壺,樣式很多,除此之外,其他物品這裡不賣。
下圖是皇家大學,該大學是不丹最大最好的大學,在全國設有4個校區。
週六週日是當地的露天集市,賣各種東西的商販從四面八方聚集到首都廷布。
不丹有的山上可以看到馬,別看這些馬平時在山上沒人管沒人問,只要有人打歪主意,立馬有人會出來制止。
不丹耕地面積少,各地主要種植玉米、水稻、麥子等尋常農作物,供給人們生存,但是也要依賴從國外進口的糧食。
不丹的飲食習慣非常重口味,當地人恨不得把辣椒當主食,有些尋求刺激的遊客來到不丹特意品嚐當地美食,比如用乳酪煮的辣椒。
彩虹在不丹是最常見的自然景觀,在別的地方,往往雨後才會出現,但在不丹,即便不下雨,早上大霧散去也會看到。
不丹的街道、山路、山頂飄揚著印有佛經的彩色旗子,主要是因為不丹是信奉佛教的,掛旗子祈求神靈保佑。
不丹通訊業務在世界上非常落後。
廷布十字路口沒有紅綠燈,只有警察在指揮交通。其實以前使用過紅綠燈,但是由於居民覺得“這種裝置缺乏人情味”,後來就把紅綠燈取消了。
經濟不發達,但是精神信仰方面比較富足。他們國家不是按GDP來統計經濟發展水平,而是以“國民幸福指數”來衡量。
當地孩子們的日常生活,似乎他們的生活都被宗教的氛圍所縈繞。
不丹的加油站沒有計價器,加多少全靠加油員的經驗判斷。
不丹人熱愛舞蹈,喜歡將舞蹈與祈禱儀式結合起來。每逢宗教節日,都會有人跳“面具舞”來重現大師的生活,也有很多人圍在旁邊觀看。
對於這樣的不丹,大家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