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黃河特大橋施工現場俯瞰圖
□大河報·豫影片記者劉瑞朝文白周峰攝影
黃河流域最長公路橋樑,主橋南塔首節鋼殼吊裝成功。這也意味著高度182米的橋塔,進入了塔身主體施工階段。7月12日上午,記者來到安羅高速跨黃河大橋專案工地上,瞭解大橋的具體工程進展情況。
跨黃河特大橋,是安陽至羅山高速原陽至鄭州段專案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又是鄭州第二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計劃,安羅高速將在2025年6月底前後完成對黃河的跨越。
南塔首節鋼殼從廠房到工地,運輸的速度比步行還慢
7月11日,中交二公局黃河高速YZSG-2標專案主橋南塔首節鋼殼順利吊裝到位。這也標誌著專案主橋南塔全面進入塔身施工階段。那麼,鋼殼吊裝到位,和主橋南塔進入塔身施工階段,兩者之間有什麼關係呢?中交二公局黃河高速2標專案部書記郭志偉現場介紹說,安羅高速黃河特大橋橋塔高度為182米,他們負責南側橋塔的施工,採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基礎採用分離式承臺+群樁基礎。
橋塔,實際上就是索塔,一共分為36節,每一節都採取鋼殼澆灌混凝土作業。目前東西兩側的樁基、基礎都已做完,下一步就是一層層吊裝鋼殼。鋼殼的高度不一,最高的有4米多。
根據介紹,安羅高速黃河特大橋是黃河流域最長的公路橋,總長15.233公里,分為主橋(跨主河槽)4710米、堤內引橋(跨灘地)9250米、跨堤橋(跨南北大堤)550米、堤外引橋713.5米。主橋斜拉橋採用半飄浮體系,雙橋雙索麵組合梁結構,橋塔外觀以商代青銅“樽”入型。
“首節鋼殼從廠區運送到施工區域,速度比步行還慢。”郭志偉說,由於體量較大,質量較大,專案施工方採用了兩輛大型運梁車同時運送,6公里的路程,運梁車走了差不多4個小時。
基礎設計儘量不採用承臺結構,減少對黃河河床的破壞
黃河特大橋施工,有其特殊性和一定的困難度。大河報·豫影片記者瞭解到,特大橋建設條件複雜。黃河大橋穿越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生態環境特殊、地質條件差、工程難度大,不僅對施工技術要求高,對環保和景觀也有非常高的標準。
橋址區黃河地質以黏土、砂土為主,地基承載力差,且地震烈度高。另外,黃河不通航,鋼樑及鋼殼塔節段吊裝,需透過化整為零,全部透過陸路運輸,散件現場拼裝,給施工進度、質量、安全及環保帶來新難題。
專案施工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黃河豐水期和枯水期流量相差極大,河道又經常滾蕩,存在較大的不確定性。在度汛期間,風險是存在的,必須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施工。由於特大橋穿越溼地核心區,對生態、環保方面要求高。所以,他們都是在廠房拼接完成之後,再將物件運輸到施工區域,減少在黃河河道上方進行可能產生汙染的施工工藝。而為了減少對河床的開挖,減少橋樑建設對阻水率和河床演變的影響,基礎設計儘量不採用承臺結構,降低了施工難度,也保護了黃河生態。
安羅高速將在2025年完成對黃河的跨越
記者瞭解到,安羅高速雖然已經通車,但只是部分通車。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專案,也是在去年6月28日開工的,同時開工的還有河南省高速公路“13445工程”的13個專案。
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是國家規劃的京雄武高速公路的一部分,也是鄭州都市圈“三環六縱六橫六聯”中鄭州第二繞城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打造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核心示範區的重要通道。
安陽至羅山高速原陽至鄭州段專案起點位於原陽縣(蘭原高速封丘至原陽段交叉處),路線向南經原陽縣,跨越黃河,並穿越黃河溼地省級自然保護區至中牟縣,終點接連霍高速交叉並順接已建機西高速。
路線全長21.655公里,原陽境內長9.681公里,中牟縣境內長11.974公里。全線採用雙向八車道高速公路技術標準,路基寬度42米,設計速度120公里每小時。
根據規劃,安羅高速將在2025年6月底前後完成對黃河的跨越。“十四五”時期,鄭州將打造由“商登-安羅-沿黃-焦平”高速圍合的鄭州第二繞城高速,2025年實現第二繞城高速閉環通車執行。
鄭州第二繞城高速拉大城市框架
業內人士分析,安羅高速全線貫通後,將在京港澳高速和大廣高速之間形成新的縱向通道,緩解京港澳高速的交通壓力。
而安羅高速原陽至鄭州段又位於鄭開同城化與鄭新融城的雙軸線上,建成後將成為京武高速和鄭州二環高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構建黃河生態經濟軸帶、助力鄭州大都市圈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國內知名經濟學家、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研究院副院長宋向清說,鄭州市第一繞城高速即繞城高速合圍通車後,對鄭州的影響已經非常大了。第二繞城高速如果閉環通車的話,將使得鄭州的城市框架進一步拉大,提升交通的順暢度、便利度,促進大都市區不同城市之間的人員往來,也讓鄭州的城市輻射力、影響力大大提升。
他說,同步提升的還有城市的品牌、形象和資源整合能力。一旦兩個繞城高速閉環通車,不僅對鄭州、河南的經濟社會發展有重要的意義,一定程度上還能示範引導國內兄弟城市的交通規劃和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