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俄羅斯電視臺網站1月23日發表題為《澳大利亞為加入澳英美聯盟付出高昂代價》的文章,作者是英國記者、金融業顧問達米安·威爾遜。全文摘編如下:
澳大利亞與英國和美國重振友誼的焦點暴露了新夥伴關係的真正目的:全球軍事擴張和對冷戰2.0版的認同。這與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毫無關係。
英國外交大臣伊麗莎白·特拉斯和國防大臣本·華萊士21日在澳大利亞討論了加強英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海軍存在的事宜,或許還討論了在澳大利亞永久駐軍的事宜。
▲資料圖片:2021年9月16日,澳大利亞首都堪培拉,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在議會大廈與美國總統拜登、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舉行視訊會議。(視覺中國)
英澳部長級會議結束後發表的一項聯合宣告說:“澳大利亞承諾支援英國在‘印度洋-太平洋地區’部署‘斯佩’號和‘泰馬’號巡邏艦。英國指出,這些巡邏艦將有助於其重建持久的‘印太地區’存在。”
至於英國潛艇或其他軍事資產未來駐紮在澳大利亞的可能性,華萊士說,“沒有什麼是不在考慮之列的”。
最近的會談是在澳英美聯盟協議去年簽署之後舉行的,該協議將澳大利亞與英美兩國捆綁在一起,形成了一項三方協議。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在疫情期間簽署的一項軍事協議,當時一些偏執的政客發現,打著把澳大利亞/英國/美國放在首位的旗號的民族主義傾向對國內觀眾很有用。
該協議還揭示了美國是如何看待這個島國大陸的,認為它在某種程度上是附屬於自己的領地,儘管居住著操著不同口音的人。
美澳達成的軍事協議包括美國將有爭議的潛艇甩給澳大利亞,最近澳大利亞還同意購買120輛美國製造的、價值35億澳元的坦克,以取代2007年購買但從未在戰鬥中使用過的59輛老舊坦克。雖然這對美國軍工企業來說無疑是個好訊息,但很難看出澳大利亞可能會在哪裡部署這種新型坦克。
除了閃亮的新型殺戮機器,澳大利亞納稅人如何從這種揮霍中受益?這就是澳英美聯盟的全部意義所在。
毫無疑問,英國人也希望能夠把一些新的硬體塞給他們的澳大利亞表親。幾十年來,澳大利亞的軍事技術發展大大受益於與英聯邦盟國的關係。畢竟,1953年至1957年間,英國獲准在澳大利亞領土上進行了12次大型核武器試驗,以及直到20世紀60年代末的一系列小型核試驗。回顧過去,這似乎是荒謬的。
大多數澳大利亞人發現,很難理解他們的國家政府怎麼會允許一個外國力量在未被開墾的土地上引爆大規模核彈。
但這是現代條約允許甚至鼓勵達成的協議。一個敵人被確定了——需要花費數十億美元購買軍火是當務之急,政客們向公眾堅稱這是國家的當務之急。
然而,這樣做的目的是使條約的所有締約國都有義務執行共同的議程,而且就像大多數不平衡的條約一樣,這將由夥伴關係中最強大的簽署國決定。
因此,雖然英國和澳大利亞之間的部長級會談可能會在堪培拉舉行,並且考慮將英聯邦關係武器化,但由於美國置身事外,所以錯過了以有意義的方式真正使地區緊張局勢降級的機會。
就像過去一樣,與會者本可以選擇進行有意義的討論,以使世界對每個人都變得更美好。相反,他們選擇了背道而馳。
來源:參考訊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