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隨時時間一天天的過去,拉達克的氣溫也在不斷下降,而在前幾天拉達克下了第一場雪,雨夾雪的天氣也開始頻繁出現,一度導致當地的氣溫下降到零下14度。而在這種情況下,對方號稱儲備了十幾萬噸“物資”,還有各種防寒帳篷和暖爐的情況下,依然有大批軍事人員被凍傷,外界猜測取暖爐等取暖裝置有重大缺陷。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根據社交媒體訊息,目前其山地打擊部隊出現了的大量凍傷病情。而根據上次肢體衝突的情況,我們也可以看出,由於陸航缺少運輸直升機(只有輕型一次只能運1人),而空軍的中型直升機很難協調,因此這些凍傷的人員無法被及時轉運,因此只能就近安置。而到10月中旬後班公錯湖面將全部封凍,氣溫會下降到零下30度,估計到時僅僅是凍傷就會讓其山地部隊的戰鬥力嚴重削弱。而這很顯然和之前所謂是十多萬噸防寒物資運抵的情況不符。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而根據公開報道的訊息,這次我們的邊防巡邏戰士已經列裝了防寒頭盔、保暖作訓服、綁腿、輕便防寒保暖作訓大衣、吸溼快乾內衣褲、保暖絨衣褲、羽絨保暖棉衣褲以及多防眩光眼鏡和多功能保溫水壺等15種新型防寒服/被裝。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這次新被裝使用了大量新技術,包括高強聚醯胺纖維、雙包雙嵌紡紗技術,質量輕但是強度高,保暖能力強,可以說這次是全方面的將西北地區的防寒裝備進行了更新,可以滿足高原高寒、高溫和寒熱大溫差時的保暖需求。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尤其是其中還包含防眩光眼鏡和多功能保溫水壺這樣的配件,足以說明考慮周到,是根據實際情況科學配置的。而之前也有部分防眩光眼鏡是單獨採購的,這次統一配發,可以說說整個西北的單兵被裝保障等到了質的飛躍。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而反觀對面的防寒裝置,在技術上非常落後和陳舊,社交媒體上一張圖片顯示了對方一個帶有取暖爐的帳篷。但是卻被指出這個暖爐有重大缺陷,因為這個暖爐有一個煙道連通帳篷外,本來的用途是排煙避免二氧化碳中毒。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但是高寒環境下,室外溫差可能會達到50度以上,此時排出熱煙,則根據熱交換原則需要等量的冷空氣進入,但冷空氣會抵消暖爐的熱量。因此這種暖爐可能燒得越久,帳篷內溫度最低,而合理的做法是進氣和排氣都需要專門管道連線外面,某些寒冷地區的民用取暖都是這種方式。而作為有大量山地作戰經驗的對方來說,竟然犯下如此低階的錯誤,可見經驗不能取代科學技術,落後的裝備也挽救所謂山地精英。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因此對方大批的凍傷就不足為奇了,因為有個極地帳篷就覺得值得炫耀。而我們房間幾乎保證通電,有製氧機每天可以吸氧1小時緩解高原不良反應,而且巡邏也基本依靠車輛,同時車輛也可以攜帶大量後勤支援裝置。可以說對方的後勤支援能力完全不在及格線之內。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可以說即便對方採用一切辦法加強後勤補給,但是在氣溫稍微下降後依然無計可施,而且現在還有沒有到最極端嚴寒的零下40度左右。這隻能說明對方的後勤補給能力,和科技水平尚且還處於二戰時代,如果只是單純的堆疊物資就能夠解決,那麼可能高海拔早就不是後勤噩夢了。而現在來看,對方所謂儲備物資冬季繼續堅守可能只是一廂情願,畢竟在自然的威力前,對方又有幾個人甘願在高海拔凍成冰棒呢?畢竟沒有科技做後盾,又沒有信念做支撐,終究是紙老虎!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91 字。

轉載請註明: 拉達克零下14℃,戰士15種防寒裝備,對方暖爐缺陷眼看被凍傷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