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無人機為高樓拍“CT”,數字技術守護城市安全

由 老巧雲 釋出於 綜合

來源:人民網

編者按:全面推進城市數字化轉型,是上海“十四五”規劃確定的重大戰略,也是面向未來塑造城市核心競爭力。未來五年,上海將整體性轉變,推動“經濟、生活、治理”全面數字化轉型。

治理數字化轉型,事關新環境、新能力,重點是以“一網通辦”“一網統管”組成的“兩張網”建設為牽引,著力構建科學化、精細化、智慧化的超大城市“數治”新正規化。即日起,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工作黨委、上海市經濟資訊化委與人民網上海頻道合作,聚焦上海在推進治理數字化轉型中湧現出的一系列具備標杆示範效應的新理念、新技術、新模式典型範例,打造城市數字化轉型的上海實踐,開闢提升上海城市軟實力的新賽道,跑出上海產業和資訊化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

近年來,高層建築外立面或瓷磚脫落事件層出不窮,造成人員傷亡的情況也偶有發生。尤其是今年3月,上海市中心一小區高樓外立面脫落,一居民被砸身亡,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上海市住建委和房管局聯合釋出通知,要求進一步加強房屋高墜隱患排查整改工作,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高樓外牆脫落隱患大,居民行人心慌慌

據瞭解,目前,我國高層建築設計使用年限一般不低於50年,但因缺乏對建成投入使用高層建築物進行定期檢查、維護、保養和初期病害問題的修繕治理,致使大量的高層建築物在投入使用5-8年後,就會出現比較嚴重滲漏水、外牆保溫材料或飾面材料起殼、脫離及其他病害問題。排查房屋高墜隱患,難點就在於,傳統的人工檢查方式既耗時,準確率也不高。

在虹口區北外灘街道轄區,臨近保定路和長陽路處有一棟房齡長達20多年的獨棟高層小區——蘭僑大廈。去年,大廈出現了掉落牆皮的現象,有極大安全隱患,引得過往行人心慌慌。

當時,蘭僑大廈周邊一處工地正在施工,居民認為是工地施工加速了大樓外立面開裂破損。不少居民為此找到了春江居民區第三黨支部第一黨小組組長、第五責任區網格長錢明華,希望居民區能儘快與施工方溝通協調,及時消除安全隱患。

收到居民的訴求後,錢明華馬上向居民區黨總支書記、居民區網格長黃冬妹作了彙報。春江居民區黨總支組織召開了蘭僑大廈住戶代表與工地的溝通會,共同研究制訂解決方案。

“5G 紅外成像”全方位體檢,無人機來幫忙

街道房管辦得知情況後,迅速派人趕到現場察看,並開展房屋檢測。在虹口區城運中心的大力支援下,運用“5G 無人機 紅外成像”技術和無人機智慧巡檢平臺等技術,對大樓外牆進行了一次全方位的“體檢”。

無人機在大樓周圍飛行,對應的熱力圖和三維數字模型就顯示在了智慧巡檢平臺上,透過對比照熱圖上的光斑以及現場照片,就可以精準確認滲漏水點、面磚飾面保溼層起殼等問題。同時,街道房管辦組織業委會聘請專業鑑定機構出具詳細的檢測評估報告,擬定整治方案。

虹口區城運中心專案負責人夏良介紹道:“無人機查出問題之後,我們把製作的一份評估報告遞交給房管部門,房管部門根據報告擬定下一步的整治和修繕方案。”

經檢測,大樓外牆脫落系房屋年久失修導致,與周邊工地施工無關。問題的根源找到了,在廣泛聽取大樓住戶的建議後,房管部門對大樓外牆進行了一次徹底的翻新改造。

被動處置轉為主動發現,全力守護城市安全

時隔3個月,蘭僑大廈以嶄新面貌出現在居民面前。大樓的外牆塗上灰色材質的塗料,搭配著白色的線條,顯得簡潔明亮。施工隊重新安裝了晾衣架、雨棚、花架,空調外機被擺放得整齊有序。

“改頭換面”的大樓讓居民連連稱讚,也成為了北外灘地區一道新的靚麗風景線。“我們以前東面的雨水噴得很厲害,他們把外牆面修了以後,我們有好多年可以享受不漏水了。”居民李阿姨開心地說。

整治後的蘭僑大廈。(圖片均由虹口區城運中心提供)

20分鐘即可掃描一面牆,3到5天就能形成一套完整的體檢報告,再根據體檢報告精準施策。虹口區在全市率先探索採用“5G 無人機 紅外成像技術”,經濟又高效地為“老齡化”高樓做“體檢”,提前發現建築物安全隱患,將懸在空中的安全問題,由被動處置轉變為主動發現。

虹口區城運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傳統方式下利用人工排查,效率比較低,很難精準發現問題所在並及時加以處置。現在引入“5G 無人機 紅外成像”技術,對高樓外牆進行巡查、檢測,可以大幅提升效率和降低人力、時間成本,推動了城市精細化管理和現代化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