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醫生也救不了那個患抑鬱症的孩子:打擊式教育,是喂孩子最毒的藥

由 無英 釋出於 綜合

鼓勵和欣賞能讓孩子長成參天大樹;貶低和打擊卻會讓孩子逐漸枯萎。——鹿媽

前兩天,微博上有位網友分享了這樣一件事:

一個孩子患上了抑鬱症,去複診的時候正好在看書。醫生看見了,便表揚她:“這孩子真用功。”

誰知孩子媽媽一聽,卻潑涼水說:“用功,假用功。”

醫生辛辛苦苦修補孩子內心的傷痕,父母隨口的一句否定,卻又把孩子推向了深淵。

真是讓人又著急又無奈!

源自微博使用者@愁容騎士典當記

這位網友一針見血地指出:

“家長是真的不知道為什麼小孩會得抑鬱症,就是因為這愚蠢的‘教育’把孩子的自信一點一點消耗掉,磨滅掉,每天每天被否定著。”

微博發出後,許多人都聯想到了自己小時候被父母貶低的經歷:

看完這些評論,不禁讓人深思:

父母明明是為了孩子好,明明比誰都愛孩子,可為什麼總是用打擊和否定的方式,給孩子造成一次次的傷害?

打擊式教育,是一劑毒藥

有個小女孩跟爸爸說:

“爸爸,你有一點點缺點,知道是什麼嗎?”

“就是有時候你老是讓別人不開心,這是一個缺點。”

說到這裡的時候,不知道是不是小女孩想起了什麼,眼睛開始有點泛紅了,她試探性地請求爸爸:

“你能改掉嗎?”

可沒想到,坐在前排的爸爸斬釘截鐵地回答“不能”,並給女兒講起了大道理:

“其實我是為了你好,要知道,溫室裡的花朵經不起風雨。

對待小孩子,你不能總是讓她感覺很開心,因為外面的世界裡,其他人不會這樣子的,那你離開爸爸媽媽就會完蛋。

所以我現在就要讓你經常不開心,以後你才不容易崩潰。”

聽了爸爸的一席話,小女孩更加委屈了,不斷地用小手抹著眼淚。

尤其是那句“我就要讓你不開心”。

別說是孩子,哪怕是成年人聽了都會不舒服。

生活裡,總有這樣一類父母:明明在同事、朋友眼裡都是謙虛、溫和的樣子,深諳說話的藝術。

可一旦面對孩子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張刀子嘴。

看過一期少年說,有一位女孩上臺吐槽了自己的“毒舌”媽媽。

“我覺得我媽媽生活得一定很苦,畢竟她的嘴那麼毒。”

數學考試沒考好,媽媽便冷嘲熱諷:

“哦吼,你真是一個人才,你怎麼考成這個鬼東西的呢?”

“下次再考這樣,你就不用去學校了,哪涼快哪待去!”

女孩喜歡一件連衣裙,便託爸爸買了回來,媽媽看到之後整個人臉色都變了:

“你眼睛長哪裡去了?”

“你要是以後再買這種衣服,我就把你和衣服一起丟出去!”

更過分的是,媽媽總是會當著弟弟的面貶低她:

“不要以後像你姐一樣,幹啥啥不行,學習真的一塌糊塗!”

媽媽在臺下聽完女兒的吐槽,解釋說自己並不是“毒舌”,出發點都是為了孩子好,只不過用了比較犀利直白的方式。

隨後女兒一句話,讓全場唏噓:你的所謂犀利直白已經對我造成了傷害!

生活中又有多少父母,滿嘴是愛,卻滿目猙獰,傷孩子最深。

“你這麼粗心,怪不得成績總是不如XXX。”

“別總吃肉,看看你都胖成什麼樣子了?”

“一天天就知道玩遊戲,就這樣還想著能考好?做夢吧你!”

看見孩子不開心或是不服氣,還要再補上一句:“我哪裡說錯了?還不都是為了你好!”

打著“為你好”的旗號,貶低、否定孩子,讓他覺得自己不好,不值得被信任,不應該被善待,這才不是打擊式教育。

實際上,打擊就是打擊。

打擊帶給孩子的從來都不是教育,而是傷害。

從小被父母否定的孩子,到底有多苦

剛完結的電視劇《以家人之名》裡,齊明月就是一個被從小父母不斷否定的孩子。

買衣服事件,就是齊明月媽媽“打擊式教育”的一個小小縮影:

一開始,齊明月先拿起了一件白色的衣服,媽媽卻批評她:“不愛乾淨還愛穿白色的,以後你自己洗想買什麼顏色都行!”

齊明月訕訕地縮回了手,又挑了一件黑色的,結果媽媽卻說黑色不適合她。

最後,齊明月按照媽媽的喜好選了粉色,可媽媽還是不滿意,罵她:“你跟你爸真是一模一樣,一點主見也沒有!”

伴隨著媽媽的否定和打擊,齊明月長成了一個典型的“低自尊者”:

認為自己很差勁,什麼事情都做不好;

總是把自己放在卑微的境地,一旦出現一點矛盾,都會認為是自己的錯;

面對一切美好的事物時,經常產生“我不配”的想法。

騰訊一檔節目《不好說特想聽》裡面,27歲的時尚公關天天和他媽媽的一段對話,讓我至今印象深刻。

天天說:“我每天在幫別人解決問題,我特別希望有一天的時候,我爸媽能幫我解決問題。”

媽媽理所當然地回答:“好啊,你可以跟我說啊。”

可天天卻無奈地搖了搖頭:

“當我說完了以後,錯還是在我,是因為我的能力有限,這是你告訴我的。”

“我在外面已經很難了,我要的是媽,你懂嗎?”

這一刻,哪怕隔著螢幕都能感覺到天天的委屈和壓抑。

或許在旁人看來,天天很優秀,也很成功,擁有一份高學歷和光鮮亮麗的工作,還早早實現了財富自由。

但在媽媽看來,天天沒什麼了不起,他依舊是那個渾身毛病、不知輕重的孩子罷了。

心理學家費爾貝恩說過:

“兒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對待時,為了維持父母是好的這種意向,會傾向於認為自己是不好的。”

父母打擊孩子,只會讓孩子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不配被愛,也不配快樂。

最終得到的,就是一個自卑、怯懦、鬱鬱寡歡的孩子。

被支援和信任的孩子

活成了一束光

心理學上有個詞語,叫“皮格馬利翁效應”。

指的是當一個人被寄予期待後,他便獲得了一種積極向上的動力,從而更容易達到對方的期待。

很多時候,父母換一種說話的方式,很可能會改變孩子的一生。

臺灣拍過這樣一則公益廣告。

面對孩子的不足,父母可以指責孩子:“什麼都不能跟人家比,誰像你一樣沒有用啊。”

但也可以選擇發掘孩子的優點:

“沒有誰能像你一樣啊,不用什麼都跟人家比。”

當孩子考試失誤了,父母可以埋怨孩子:“這題你不是練好幾遍,笨得喔。”

但也可以再多一點耐心:

“你不笨,是這題得練好幾遍喔。”

同樣的字,只要簡單變換一下順序,就能從誅心變得溫暖。

有一天,媽媽給孩子梳頭的時候,孩子望著鏡子裡的自己,突然哽咽地說:“媽媽,我好難看。”

媽媽聽了很驚訝,因為在她眼裡,女兒“超漂亮的”。

於是,這位媽媽向女兒列舉了很多證據:“超可愛的小酒窩”、“漂亮的巧克力膚色”,還有“一口漂亮的小白牙”。

最後,媽媽看著女兒的眼睛,鄭重地告訴她:

“你很美,你長大以後可以成為任何你喜歡的樣子。”

作為父母,我們總是擔心等自己不在了,孩子該怎麼辦,總是害怕他們沒有勇氣和能力去面對生活的挫折和刁難。

可面對困境的秘訣,從來都不是自卑和逃避,而是樂觀、勤奮、善良。

但這些美好的品質永遠不會憑空出現,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孩子從我們身上一點點複製。

所以,我們真正應該留給孩子的不是打擊,不是否定。

而是無條件的支援與信任。

我們要學會相信,相信每一個孩子都是一顆種子。

有的種子,很快就能開花結果;

有的種子,卻需要漫長的等待和細心的澆灌,才能長出幼苗;

還有的種子,或許一輩子都不會開花,但它會長成一顆參天大樹。

我們能做的,就是看到孩子內心的光,並指引他們一步步走向未來的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