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三星非洲論壇”的開幕式上,龐然大物三星高調擺出全面“狩獵非洲”的姿勢。
其非洲地區執行總裁樸光基躊躇滿志地表示,三星是業內首個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設立區域總部的公司,公司計劃到2015年,將非洲業務收入提高至100億美元。
“而這只是三星在非業務的開始,我們擁有更為遠大的目標。”
相比之下,此時的傳音,別說國際,在國內都是名不見經傳的存在。
比如,後來的報道提到,2011年非洲電信聯盟大會上,主辦方介紹環節,華為的員工才知道,同樣在非洲開拓的傳音,原來也來自中國。
然而故事的結局是,“螞蟻”傳音撂倒了“大象”三星,逆襲成了非洲手機之王。
一位曾走訪東非商品大市場卡里亞庫的外國記者描述道:“我看到了鋪天蓋地、從近到遠、密密麻麻、讓我永遠不會忘記的Tecno(傳音控股旗下中高階智慧手機品牌)。彷彿全世界都是Tecno。”
成長故事演繹精彩,市場也青睞有加。可以看到,2019年上市後,傳音股價一路向上,最高漲了近四倍。
但2021年之後,股價趨勢卻突然急轉直下。
為什麼市場預期不看好了呢?難道是市場地位被顛覆了?
顯然這不是事實,據IDC資料,傳音非洲份額在2021Q4時近48%,幾乎坐擁半壁江山。
那麼,真相到底是什麼呢?本文將從總量和存量兩個角度來探究。
傳音所受的無論偏愛還是冷遇,都源自非洲市場的特殊性。
從IDC資料可知,2018Q1-2019Q3,全球智慧機出貨量持續負增長;與之相反,同期非洲地區的智慧手機出貨量,在2018Q4後實現持續正增長。
也即是說,全球4G換機週期進入尾聲時,非洲的3G、4G換機週期,才剛剛開始。
這樣一個增量藍海,對任何一家手機企業來說,都是撬動資本的好故事載體。而當時佔據非洲市場最大份額的傳音,顯然“近水樓臺先得月”。
可以看到,2020Q1開始,傳音的銷售費率以及研發,都同比持續上升。同期,原材料和在產品的增速也明顯提高。
說明傳音囤積了大量的材料等,來承接放量週期。
除了硬體的投入,其在軟體上也同樣做了準備:
截至2020年報告期末,傳音合作開發了“非洲網易雲”Boomplay,“非洲抖音”Vskit,“非洲微博”Scooper,“非洲UC”Phoenix,“非洲支付寶”Palmpay等7款應用程式,進行手機預裝。
供給匹配需求下,2020年,智慧機銷售額拉動傳音的收入猛增;而2019Q4-2020Q2,傳音的利潤增速也大幅提升。
此時(2020年年底),傳音在非洲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48%。似乎只要再稍稍走一步,傳音的市場主導結構,就實質反轉了。
但這一關鍵節點,卻被現實硬生生按停了。
2020年下半年,疫情全球範圍內爆發,波及非洲,這讓本就落後的非洲經濟遭受沉重打擊,而手機行業受創更為嚴重。
比如,據IDC 2021Q4報告提到:除南非同比略有增長外,非洲主要智慧手機市場均出現低迷。
而短期的表現不振,也影響了市場的預期——比如,傳音的第二大股東源科基金頻頻減持,持股比例由解禁時的12.96%,減至2021年年末的8.58%。
那麼,市場預期為何會如此悲觀呢?答案在傳音2021年4月的一份會議紀要,有部分體現。
其高管當時談到非洲4G的滲透情況表示:非洲不像國內,國內運營商都是國有的,非洲是分散國家,運營商都是獨立的,看回報才投,在非洲進度會慢一些。
這背後的邏輯,理解起來就是:由於需要自負盈虧,非洲運營商在覆蓋投入上很謹慎。
之前,得益於非洲經濟結構最佳化——從石油、天然氣等資源類行業為主,轉變為零售、交通、製造、電信等現代化產業為主,居民消費水平持續提高。
如下圖,非洲GDPtop3國家奈及利亞、南非、埃及,也是手機覆蓋率較高的地區,其GDP增速從2011年開始,一直良性增長。
而地區經濟實力提升,帶動智慧終端需求提升。這樣一來,看得到預期回報,再加上搭上“一帶一路”順風車,非洲各國積極投產完善基建工程,比如:
截至2019年,奈及利亞通訊行業的私人投資統計顯示,2G覆蓋在向3G、4G轉移,後兩者的覆蓋率分別達到74%、37%;
而埃及的固定寬頻平均速度,從2018年11月的7Mbps提高到2019年11月的15Mbps,翻了一番;
在南非競爭委員會的干預下,南非2019年固定寬頻的價格平均降低了33%。
同期,非洲的海底電纜系統逐步完善——幾乎每個非洲國家,都受益於海底光纜的覆蓋。
備註:圖中標Active的電纜,是正在使用中的。
綜合來說就是,基建條件的完善疊加使用者需求的穩健增長,才是傳音的3G、4G智慧機增量大爆發的基礎。
而現在,這兩個條件都被“顛覆”了。
可以看到,受疫情影響,2020Q2開始非洲整體GDP持續下滑,居民消費水平受限。
備註:之後資料由於上年增速過低,資料失真,不存在參考價值。
感受到消費端降溫,運營商們的積極性迅速打折。資料顯示,2021年非洲4G行動網路的滲透率在放緩。
以奈及利亞來說,2020 年寬頻普及率快速突破40%大關,但進入2021年,增長速度下降明顯。
如此一來,傳音給予銷量增長厚望的4G換機週期,成長性空間壓制,換機規模提前觸頂。如下圖,2020-2021年,傳音在非洲的收入增速,從18%下降到了8%。
而基於現在的基建和消費端情況,另一個增量空間5G換機週期,更是遙遙無期。
換句話說,傳音在非洲市場,中長期總量增長的可能性,不太具有確定性。這也就解釋了上述提到的,為何資本在出逃。
當然,傳音也對此做了針對性的調整。
據其2021Q2會議紀要:新興市場處於功能機向智慧機切換的趨勢中,而智慧機的ASP是功能機的數倍, 因此手機的ASP整體呈上升的趨勢。
也就是,提升智慧機及高價機的銷售份額,擴大中高階零售,寄希望於透過拉昇ASP,提振疲軟的收入。
同時,成本端也有控費舉措——2021Q2-Q4,銷售費用、管理費用增速都在大幅下滑。
如此,確實對淨利率有所提振,但只是短期效應。可以看到,2021Q4-2022Q1,改善效果不再,淨利率持續負增長。
綜上,即便傳音依然是非洲手機市場的獅子(2021年市場份額仍近48%),但其面臨吃不飽的窘境——總量高成長性,中長期都沒有足夠的想象空間。
且危機並不止此,它的周圍已經圍過來一群豺狼。
“此次透過推出Galaxy Note II,三星將主導非洲智慧手機市場。”這是2010年三星開拓非洲時的策略,雖確有底氣,但也盡顯傲慢。
然而十年後,話鋒360度大轉變。
2021年,三星非洲負責人表示:完全有理由相信非洲有能力以多種創新方式引領技術革命,非洲確實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大陸。
截然不同的態度,暗含著非洲手機市場競爭格局的變化。
十年前,大多數手機品牌進軍非洲市場時,都態度輕慢,導致這片消費水平極低的土地上,到處充斥著高價手機。
比如,Galaxy Note II的售價高達8499南非蘭特幣,是當地月人均GDP的15倍不止;而國內價效比玩家小米,出海非洲也走了“高檔”路線,2015年推出的紅米2價格為1022元人民幣。
抓住了這種需求和供給錯位的漏洞,傳音從兩個方向逆轉了非洲手機市場的格局:
一方面,價格“貼地飛行”。
比如,截至2018年,其功能機均價也僅為65元,對諾基亞等品牌形成強勢擠壓;智慧手機均價為454元,衝擊其他智慧機品牌。
另一方面,功能“貼地飛行”。
比如,針對撒哈拉以南地區膚色更深群體的拍照困擾,研發推出眼部和牙齒對焦成像的美肌模式,一鍵收穫巧克力膚色。
此外,還有針對非洲使用者體質多汗,配置的UV噴塗防腐蝕技術;針對非洲基礎電力設施薄弱、運營商眾多,推出的6000毫安大電池以及四卡四待手機等。
高度本地化,再加上鋪天蓋地的宣傳,傳音的市場份額飛速飆升。
如下圖,2016年傳音旗下智慧機的市場佔有率就達到了34%,並將三星手機的市場份額打壓至16%,一躍成為非洲手機品牌的龍頭。
不過,細究所謂的本土化,護城河可能並不夠高,對三星、小米、華為等巨頭來說,很容易模仿。
比如,三星在印度市場和小米競爭時,與印度本土的作業系統開發商合作,為 Galaxy 全系列智慧手機配備內建12種印度語言的應用商店,推進本地化。
那麼,為什麼這些品牌卻容忍傳音在非洲持續做大呢?來算一筆賬就知道了。
2018年,傳音在非洲的市佔率近半,年收入為34.2億美元。而同年,三星收入達2190億美元,是傳音的64倍。
也就是說,即便被傳音搶走20%左右的非洲市場,損失也只佔三星年收入的1/160,根本沒必要費神競爭。
然而換機週期的到來,讓蛋糕驟然膨大,打破了這一平衡,局勢開始逆轉。
最先盯上這塊肥肉的,還是三星。
資料顯示,2021年6月1日,三星已在南非約翰內斯堡設立全新的“門到門”服務,保障售後維修。
同樣聞腥而動的還有小米,2021年6月21日,小米首先在肯亞提供24+1個月保修。
對此微妙變化,傳音當然也有感受,比如其2021年2月交流會提到:主要的廠商,在非洲有相關的競爭。
巨頭重視之後的夾擊下,傳音之前建立的優勢,開始出現裂縫。
比如,《AfricanBusiness》“年度最受非洲消費者喜愛的品牌”百強榜顯示,2021年傳音旗下定位低端的品牌itel,排名從17滑落至21名。
這在資料上也有所反映:2021年非洲智慧手機市場,傳音的增速不及三星和小米,差距超過10%;核心南非市場,更有OPPO和vivo迅速起量,增速分別達466%、328%。
非洲市場已然“群狼環伺”,傳音試圖在其他市場尋找新增長動力,以期破局。
據其2020年財報:非洲以外新興市場,如南亞、東南亞、中東和南美等地區,業務擴充套件勢態良好。
那麼,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據IDC資料,2021年,傳音在巴基斯坦、孟加拉、沙特、哥倫比亞、烏克蘭市場上,均實現增速第一。只不過,這些要麼總體量有限,要麼正處在危機中(如烏克蘭)。
但即便如此,在這些經濟水平偏低的市場,傳音透過複製非洲打法,仍然能吃到點甜頭。
而在經濟相對活躍的東南亞、印度等市場,雖然總量可觀,但這些市場競爭已白熱化,“非洲經驗”效果有限,傳音很難撬動行業格局。
對上述情況,傳音自己也是有一定擔憂的,2021年電話會議提到:非洲以外的增長確定性沒那麼高……對於基本盤的競爭優勢和壁壘,不會像非洲這麼穩健。
綜上來看,非洲基礎盤競爭局勢改變,而其他增量市場,增長確定性不足。這或將進一步壓制傳音的成長性空間。如此不難理解,市場估值的信心不足。
傳音這個外鄉人,依靠“貼地飛行”和承接換機週期,苦兮兮奮鬥十多年,好不容易繞過巨頭,在非洲扎穩腳跟。
但囿於市場整體經濟增速放緩,預期的換機週期持續高增長態勢,未被證實。與此同時,多年經營打下的競爭優勢,也被聞腥而來的巨頭撬動。
如此一來,其不得不投向更遙遠的市場。而“在路上”,總是沒有“已紮根”來得安全感十足,對傳音的投資者來說也是這樣。
本文來自:表外表裡 ,作者:周霄(高階研究員)張怡 ,編輯: 付曉玲 曹賓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