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今年上半年GDP有個十分重要的現象: 

四個“一線城市”,只有深圳勉強實現正增長,北上廣都跑輸全國。 

但有不少體量並不算大,甚至也沒多少顯赫名聲的城市,比如,長春、廈門、南昌、石家莊,保持了增長。 

我把這樣的城市叫作“腰部城市”。 

未來的二三十年,它們與我們整個國家的命運,將變得更為緊密。 

腰部城市的興衰,將不再是一城一池的事,而是會深刻地影響一個大國的走向。 

01 21座腰部城市

還是GDP總量劃分,中國城市可分為六個等級: 

頭部城市:10000億+ 

頸部城市:8000—10000億 

腰部城市:5000—8000億 

臀部城市:3000—5000億元 

腿部城市:1000—3000億元 

腳部城市:1000億元以下。 

以2019年GDP為依據,中國共有17個頭部城市,基本被各直轄市、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包攬。 

頸部城市有7個,主要是一些傳統經濟強市和部分省會城市。 

腰部城市有21個,既有煙臺、常州這些普通地級市,也有昆明、瀋陽這些省會城市,還有兩個計劃單列市:大連、廈門。 

據第一財經·新一線城市研究所釋出的《2020城市商業魅力排行榜》,17個頭部城市,基本上與一線城市、新一線城市重合。 

頸部城市,多為二線城市。 

至於腰部城市,主要由二線城市和強三線城市構成。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這21個腰部城市,數量不小,但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是廣東、江蘇、浙江這些經濟強省的中堅力量,實力不弱,但在高手雲集的省內,進不了前三,甚至排到七八名之後。 

比如泰州市,2019年GDP為5133.36億元,屬於腰部城市。但其在江蘇省內,排到了第9。 

更明顯的是,這些城市地位並不突出。經濟雖然不錯,但多數只是地級市。 

二是中西部、東北地區的省會城市和省內二把手。儘管經濟算不上火熱,但地位高,資源傾斜力度大。 

比如說大連、瀋陽,都只能算腰部城市的中上游水平。 

但他倆,一個是計劃單列市,上級批覆的中國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 

一個是省會、特大城市、瀋陽都市圈核心城市,上級批覆的中國東北地區重要的中心城市。 

但總體而言,以GDP為指標,將這21個城市歸為腰部城市,是簡單可行的演算法。 

畢竟,GDP才是真刀真槍。 

GDP越高,經濟越強,對地區的影響力也才越大,在區域發展中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 

02 要成為腰部城市,也很難

在我國333個地級行政區劃單位中,腰部城市排名基本分佈在前8%—14%,算是很高了。 

所以,要想成為一座腰部城市,並不容易。腰部城市的發家史,也各有不同。 

主要還是有兩類:政策催化、先天條件。 

政策與地位往往相伴而行,即前面所說的省會城市、計劃單列市,這裡就不再多言。 

而先天條件,主要指資源儲備、地理位置、能源狀況等。 

比如說唐山,2019年GDP接近7000億,算是一個很典型的腰部城市。 

而其興起,靠的也正是豐富的資源、能源。 

據統計,唐山鐵礦資源保有量為62億噸,是國家三大鐵礦集中區之一。而其煤炭保有量也達到了62.5億噸,是國內焦煤的重要產區。 

鐵礦+煤炭,自然而然造就了唐山鋼鐵的霸主地位。 

“世界鋼鐵看中國,中國鋼鐵看河北,河北鋼鐵看唐山”,唐山“一鋼獨大”名震華夏已久。 

據中信建投研究發展部資料,2011年鋼鐵行業對唐山國稅收入貢獻率為27.8%。 

相似的還有徐州,作為歷史上的兵家必爭之地,事關南北盛衰的國運之城,徐州2019年GDP突破7000億,是21個腰部城市中的扛把子。 

而徐州在近代的興盛,也離不開其優越的地理位置。 

以江蘇省為視角,徐州地處江蘇西北角。 

但如果把視線放到整個華東、華北,徐州則是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要道。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高鐵時代下,這一位置更是大放異彩。 

徐州站是中國第二大鐵路編組樞紐站,徐州東站則是京滬高鐵七大主要站區之一、隴海客運專線主要樞紐。 

京滬線和隴海線兩大鐵路幹線、京滬高速鐵路和徐蘭客運專線,皆在徐州交叉。 

因此,在中國交通史上,有“徐州通,全國通”一說。 

03 10個“最無前途”的城市,腰部城市卻佔8個

腰部城市,之所以只是腰部,比上不足比下有餘,還在於沒能完整地把握一個風口。 

在政策和天然稟賦未能與時代風口完美結合時,腰部城市總歸只能止步腰部。 

而且,如今這些城市也在面臨更大的挑戰和困局。 

首當其衝的就是大城市的虹吸作用。 

不管是中西部、東北的省會城市,還是經濟強省的中游城市,在中心城市化的大背景下,這些腰部城市都不得不面對頭部、頸部城市的虹吸。 

近三年各線城市人口流入情況,單位:萬人 

據京東數字科技集團釋出的《2019年基於京東大資料的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發展研究報告》,杭州、成都、長沙等新一線城市人口流入強勁,而哈爾濱、大連、瀋陽等城市人口流出非常嚴重。 

能讓京東一家知名企業用上“非常嚴重”這樣的詞,可見哈爾濱、大連、瀋陽的形勢確實不容樂觀。 

這三個城市,正好是腰部城市。 

東北衰弱,這是不爭的事實,以此來判斷腰部城市人口流出,不免有些武斷。 

但實際上,處於經濟強省的腰部城市,人口流出的力度也不見得小。 

比如,浙江溫州。 

這座因民營企業家聞名於世的城市,也在面臨人口持續流出的壓力。 

據統計,2018年溫州為省內其他城市貢獻了72.1萬的人口,是全省人口流失最多的城市。而同時,溫州吸引來的省內人口只有20.3萬人,不到流出量的1/3,全省排名第7。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畸形的房價加快了溫州人口流出 

除了人口流出,經濟結構轉型艱難,也是腰部城市面臨的一個很大問題。 

唐山就是一個很典型的例子。二三十年前,唐山因鋼鐵而榮。如今,鋼鐵卻讓唐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而這個包袱短時間內難以卸掉。 

此外,據唐山發改委測算,僅在2013—2015年,化解過剩鋼鐵產能,就分別拖累唐山GDP增速2.8、1.9、1.0個百分點。 

當然,產業單一、創新能力不足等等,也在制約著腰部城市的進一步發展。 

前幾年,有人發表了一片文章《我眼中最無前途的十個中國城市》。以人口流失、人均財富佔有量、教育水平、產業結構等為衡量指標,列出了中國“最無前途的”十個城市:長春、哈爾濱、瀋陽、洛陽、南昌、溫州、唐山、大連、大同、蘭州。 

10個城市中,前面8個居然都是腰部城市。 

可見,腰部城市未來面對的局面,容不得半點懈怠。 

不進則退。 

04 出路在哪兒?

要想獲得長遠的發展,腰部城市最直接、也是最重要的一個問題就是:調節溢位效應與虹吸效應。 

在頭部城市和腰部城市之間,溢位效應最直接的一點就是:前者對後者的產業轉移。 

而虹吸效應,則是前者對後者的剝奪。 

虹吸作用強,溢位效應弱,則在頭部城市的輻射下,腰部城市很難獲得有利的外部環境,甚至資源、人口會持續流出,不可避免地走向衰退。 

虹吸作用弱,溢位效應強,則腰部城市能更好地承接各大頭部城市的產業轉移和資源投入,在都市產業圈中扮演重要一環。 

腰部城市的出路,無疑就是後者。 

如何在以特大城市為核心的都市圈中,避免被邊緣化,打造自己“美而壯”的角色,成了各大腰部城市的方向。 

這方面做得好的,有兩個例子,分別是東莞和長沙。 

以2003年GDP排名來看,東莞和長沙分別位居第35名、第37名,皆是中游腰部城市的水平。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2003年中國各城市GDP 

17年過去了,長沙GDP早已突破萬億,排名第16,成為了頭部城市。而東莞的GDP也接近萬億,排名第19,距離頭部城市也就臨門一腳。 

這兩座曾經的腰部城市,如今一個已成頭部,一個欲成頭部,一大秘訣就在於找好了自己的定位。 

先說東莞。 

從地圖上來,東莞的位置並不好,夾在兩座一線城市廣州、深圳兩個巨無霸之間,也沒有機場和知名大學。 

政策支援和特殊待遇,也沒有多少可以談的。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東莞正好處於廣州、深圳之間 

正常情況下,東莞的命運不是被廣州虹吸就是被深圳虹吸,或者被兩者一起按在地上虹吸。 

但東莞卻成了例外:不是成了廣深的附屬,而是成了盟友。 

在珠三角產業圈中有一席之地,不可缺失,而不是被動地面對資源、人口的流出。 

外貿+製造業,就是東莞在珠三角產業圈中的角色。 

據中國海關總署主辦的《中國海關》雜誌,近13年來,東莞一直在“中國外貿百強城市”中排名前五。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2019年“中國外貿百強城市”前二十名 

外貿的野蠻生長,帶來了製造業的繁榮。據統計,東莞第二產業佔比為48.6%,國內的兩大手機品牌:vivo和OPPO,就出生於東莞。 

故有“東莞塞車,全球缺貨”一言。 

外貿和製造業的興盛,使得東莞有了和廣深合作的底氣。 

因為中國經濟有一個特點:一個經濟圈內部,往往會形成中心城市服務業對外輻射,周邊城市立足發展製造業的格局。 

廣深和東莞,正好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前者服務業蓬勃發展,製造業外遷,後者憑藉著良好的基礎,能夠順利承接和發展製造業。 

因此二者才能協調發展、互為表裡。 

至於長沙的逆襲,同樣是在產業圈中找到了一席之地。 

雖然貴為一省之首,但長沙的地理位置並不見得比東莞好。南臨廣深,北有武漢,西接成渝,東面則與上海、杭州相對。 

用一句不好聽的話來說,有些“四面楚歌”的味道。 

但長沙抵擋住瞭如黑洞般的虹吸,華麗轉身,由一個腰部城市一躍成為頭部城市。 

機械產業,就是長沙在中國各大城市包圍下,承接下來的產業鏈一環。2018年,長沙的工程機械產業產值達到1660億元,佔全國的23%。 

三一重工、中聯重科這兩個機械產業的王牌企業,就是長沙的門面。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避開了廣深、上海等頭部城市競爭激烈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長沙選擇了踏實的機械製造業,最終在各大頭部城市的產業圈中佔有一席之地。 

05 結語

如今,腰部城市的重要性越發突出。 

因為對於頭部城市來說,體量已經足夠大,增速放緩,且輻射範圍始終會受到物理條件的限制,在中短期內,無法給更多的城市帶來溢位效應。 

對於腿部、腳部城市來說,體量小,實力不足,無法帶動區域經濟發展,更別說對全國經濟有很高的貢獻度了。 

所以,這個千帆競發的舞臺,更多的空間和希望是留給腰部城市的。 

腰部城市的壯大和晉升,不僅對其自身是一個質的脫變,對整個國家經濟,也是一個福音。 

對於千萬生活在這些城市的人來說,無論是漂泊在外的遊子還是世代紮根的土著,個人的命運都與城市的走向密切相關。 

腰部城市壯大,則能給更多人提供廣闊的發展空間。 

本文源自正解局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4124 字。

轉載請註明: 腰部城市大戰 影響中國下一個20年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