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日記】火車開進我家鄉

央廣網臨滄2月17日訊息(記者杜希萌)據中央廣播電視總檯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大家好,我是白族姑娘趙晟,祝大家春節快樂,牛年大吉。我生在雲南大理洱海畔,長在臨滄著名的世界佤鄉。現在在天津工業大學人文學院上大二。  

春節對我們來說,是節日,更是嶄新的開始,是新一年的起點。今天,我們洱海邊的白族持續三天的“唱大戲”活動會有一個“封臺”的儀式。佤族要“掃寨子”,家家戶戶要蒸糯米飯,舂餈粑,祭祖、祭神靈,祈求一年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風調雨順、五穀豐登;拉祜族把春節叫“擴塔節”,和著蘆笙和三絃歡快的旋律唱歌跳舞,大家還會盪鞦韆,打陀螺,只要陀螺打的多,打得準,來年的瓜果就會結得多;地處中緬邊境的鎮康縣,德昂族、傣族等各民族喜歡彈三絃,唱起阿數瑟,慶祝歡樂時光……今年,我們臨滄還在線上開展了“文化進萬家”等文化惠民演出。這個年,味兒很濃。  

我的媽媽生在臨滄雲縣茶房鄉的一個小村子裡,那裡曾經極度貧困,被稱作“窮山惡水”。自我記事起,一聽到過年回老家,滿腦子就是“山路十八彎”帶來的頭暈目眩。各種“S”型公路就像我們臨滄“雲S”的車牌一樣蜿蜒曲折、道阻且長,在這兒開車,都可以被尊為“車神”。翻過一座座高山,我終於到了大山深處的家,那也無法放鬆,因為挑水困難,做飯洗漱都要省著用;到了晚上我不敢喝水,不然就必須摸黑在山路上找廁所。  

大山阻隔帶來的出行難,這些年來嚴重影響了家鄉的對外交流與發展。上中學後我很少再回老家,前兩年高考完,爸媽讓我回老家散散心,我還擔心又要過小時候爬山涉水,晚上摸黑的日子。但到那才發現,寬敞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門口,破舊的矮房全部變成了山間“別墅”,自來水進村入戶,家家都有太陽能,通訊網路全覆蓋。我一邊在寬敞的農家大院來個“日光浴”,一邊吃著特色美食上網衝浪,閒適愜意,這會兒,我才理解為啥爸爸媽媽讓我回來散散心。  

2020年12月30日,大臨鐵路通車執行,填補了滇西南地區鐵路網的空白,成為中緬國際大通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大理到臨滄的時間從原來的6個小時的公路路程壓縮到一個多小時,從臨滄到昆明也只要3個半小時。火車第一次開到我們這裡,喚醒著這片綠水青山,鄉親們個個笑開了花。  

就在上個月,墨臨高速公路也通車運行了。這些新建成的高速公路和鐵路把臨滄融入了“一帶一路”的互聯互通中,我們的邊疆小城變身對外開放的前沿視窗。  

2020年5月,我的家鄉成為全省率先實現整市脫貧的州市之一。大山深處的秘境佤鄉,如今已不被高山阻隔,成為亞洲微電影藝術節的永久舉辦地;冰島茶、昔歸茶、小粒咖啡、臨滄堅果都在網際網路平臺上遠銷全國。傣族的香茅草烤魚、佤族舂乾巴,這些今年也不用帶去學校了,我回到天津下個單,感受一下天涯也咫尺的新速度……  

替我家鄉圈個粉  

在您心裡,3200年代表什麼?在臨滄,這是一棵“茶王”的樹齡。來我們茶區,品茶湯清甜;在您心裡,懸崖代表什麼?在臨滄,這是佤族先人繪畫的畫布。看滄源崖畫,一窺原始部落的人和事。我的家鄉是太陽轉身的地方,冬無嚴寒,夏無酷暑,花開四季、香飄八方。希望大家都能坐上開往春天的列車,來打卡邊地迷人的風光。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286 字。

轉載請註明: 【回鄉日記】火車開進我家鄉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