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祥
近日讀史方知,400多年前,英國“五月花”號帆船滿載一群受宗教迫害的白人抵達美洲避難。心地善良的土著印第安人接納了他們,給這些白人移民送來了生活必需品,還傳授了狩獵、捕魚和種植等生存技能。在印第安人的幫助下,白人移民們終於獲得了豐收。為了慶祝豐收,白人移民規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邀請印第安人一同參加以示謝意,這就是“感恩節”的由來。
葉落歸根,是綠意對大地的回報;鳥反哺、羊跪乳,是動物的“孝心”;“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這是人類永懷的一顆感恩之心。對於經過中華傳統文化薰陶的我們來說,感恩無“節”,因為它貫穿在生活的每一天,感恩就是一種品德、一種人生態度、一種社會責任。
“感恩的心,感謝有你,伴我一生,讓我有勇氣做我自己……”一首《感恩的心》,是對母愛、父愛的最好詮釋,感恩從父母開始。父母的愛是無私的、無價的,從“呱呱墜地”、蹣跚學步,到求知長識、成家立業,我們無時不感受到這種溫暖而細膩的愛。其實,對於子女,一般父母並沒有很高的期望,平安幸福就是他們最大的滿足。為此,不管你現在是功成名就,還是普通平實,只要好好珍惜自己,不要讓父母擔憂,那麼這也算是一種感恩吧。可是,我們在父母心中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於是牽掛也就成了永遠。世上雖然有“母親節”“父親節”“重陽節”等感恩父母的節日,但母親無“節”,父親也無“節”,他們在為兒女沒日沒夜地操勞著;對我們來說,感恩也無“節”,每天陪他們散散步,聽他們嘮叨一下,或是一句深情的問候、一個幸福的眼神,這些足以讓父母陶醉,難道這不是一種好的感恩方式嗎?
人,是生活在社會中的,如果要說感恩,除了父母,還可以開出一串長長的名單:國家、老師、朋友、同事、素不相識的人……感恩祖國,無論國際國內風雲如何變幻,您總是用溫暖的胸懷將炎黃子孫攬入懷中;感恩老師,您播散知識的種子,讓我們收穫成功的果實;感恩朋友,你說蘊含信任、真誠、理解、友誼的“朋友”就是拿來“麻煩”的;感恩那些素不相識的人,無論高貴與卑微,你們用自己的方式奉獻著自己的愛……“知恩不報非君子”,感恩應該是一種習慣,我們要揣著一顆感恩的心,時時刻刻、年年歲歲到永遠。
在我國的傳統結婚禮儀中,新人有三拜,其首便是“拜天地”。“拜天地”,就是敬畏自然、感恩自然。感恩自然,不是僅僅在“世界環境日”等日子才讓我們想起不要做既“傷天”又“害人”的事,而是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感恩自然,沒有時間表,只有持之以恆,這是為了自己、為了子孫、為了人類的生存。
沒有感恩,何以報春暉?感恩向善,報恩用心。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