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媒認為世界陷入兩極分化的衝突漩渦
參考訊息網6月28日報道 西班牙《國家報》網站6月26日發表題為《世界陷入衝突漩渦 力量對比是這樣的》的文章,作者是安德烈亞·裡西。文章指出,首腦會晤扎堆——北約、G7、歐盟和金磚國家——勾勒出一個陷入衝突漩渦的世界輪廓。全文摘編如下: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了二戰以來歐洲最大規模的戰爭衝突。這場衝突的對陣雙方是體量相差巨大的對手。
這場衝突造成了全球性後果。聯合國的投票顯示出了不同國家政府的政治立場,其中大部分反對“入侵”。在投票反對俄羅斯的141個國家中,有29個國家更進一步,向基輔提供軍事援助。一個由39個國家組成的更大的集團對莫斯科實施了經濟制裁,其中包括美國、歐盟、日本等重要貿易參與者。總體而言,仍然有很多市場不對俄羅斯施加制裁。但制裁它的市場幾乎囊括了所有具有最大技術潛力的經濟體。
將在未來幾天舉行峰會的全部30個北約國家,都向烏克蘭提供了政治支援,其中大多數還提供了軍事支援。基輔擁有七國集團(G7)的全力支援。G7也將在本週舉行峰會。首腦會晤扎堆——北約、G7、歐盟和金磚國家——勾勒出一個陷入衝突漩渦的世界的輪廓。
世界正在進入一個近幾十年來未有的動盪階段。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軍事行動是加速兩極分化的一個因素,而這種兩極分化已經隨著西方與中國的緊張關係而逐漸產生。一方面,正如這幾天的G7、北約和歐盟峰會所顯示的那樣,西方國家與其亞洲盟友抱團。另一方面,俄羅斯和中國正試圖趨向一致,並同時吸引其他國家,23日的金磚國家領導人會晤就證明了這一點。
罕見的首腦會晤扎堆觸碰了這種兩極分化趨勢的脈搏,這種趨勢會造成令人心痛的嚴重後果,且在不久的將來帶來嚴重的衝突風險。西方在幾乎所有領域都保持領先地位,但中國在各條戰線上都取得了長足的進步,而俄羅斯擁有具有重大戰略意義的能源和軍事資產。
從一開始,北約盟國——佔世界軍費開支的一半以上——之間,以及西方大國與其在亞太地區的夥伴之間的凝聚力就很突出。多個西方國家還計劃在未來幾年持續增加軍事投資。
在技術領域,美國和西方國家也保持著相當大的優勢,這尤其得益於美國眾多尖端企業的實力,這會轉化為國家的戰略優勢。
但隨著大型尖端企業的堅實生態系統的蓬勃發展,中國在其投資巨大的軍事領域和技術領域正在迅速取得進展。而歐洲正相反,在這方面處於落後地位,並尋求透過加強戰略自主權的計劃來彌補其耽誤的時間。
在這方面,有必要指出臺灣地區的重要性,它擁有在微晶片這一基礎領域的強大工業,而且它有成為全球兩大國之間衝突點的巨大可能性。
儘管西方集團整體上的優勢顯而易見,但高估其優勢並低估其對手的潛力是錯誤的。西方面臨著在因衝突環境而遭受最嚴重影響的時刻保持團結的困難。戰爭和對俄製裁導致的動盪,如價格上漲、供應短缺、可能的移民潮產生的不安,可能激起公眾異議並破壞凝聚力。
在另一邊,中國和印度大幅增加了對俄羅斯原油的採購。它們的採購價格是有折扣的。它們大大抵消了西方制裁對俄羅斯石油工業的打擊,這具有巨大的戰略意義。
能源領域是正在進行的全球化重構程序中最顯而易見的領域,這不只是與俄羅斯化石燃料切斷連線。對中國日益增長的不信任促使西方進行反思和行動,以重組生產鏈,減少對中國製造業的依賴。即便如此,認為這將引發去全球化是不太可能的,或者至少為時過早。經濟和貿易聯絡的體量是巨大的,它們在某種程度上構成了對兩極分化力量的制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