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約唐人街待復興:需要社群人士群策群力

中新網9月27日電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美國紐約華埠共同發展機構行政總裁陳作舟說,紐約唐人街如果要復興,需要社群人士群策群力。他說,社群的經濟發展模式不像其他,地方經濟要靠社群民眾自己主動去做,而不是等政府決定如何發展,當地才能作決策。

他說,紐約城市未來中心(簡稱CUF)剛剛作出的一個研究報告,為疫情後的紐約發展收集紐約人的想法。研究人員收集到175人的想法,並對這些想法進行重新分類,列出近250個想法。“我認為,許多想法對啟用唐人街有借鑑意義。”他說,從這些想法看,唐人街需要做的事情很多。

華人社群 需要安居樂業

許多華人起先來到紐約,住在唐人街。後來,有些人留下來,但是也有人搬遷了。陳作舟說,當年,一些人搬到新澤西的紐瓦克。他說,能夠形成唐人街要有幾個條件,有住房安居,有工作長樂,地方要安全。“如果沒有這幾個條件,華人會去別的地方尋找更好的地方。”

紐約唐人街能夠持續到現在,畢竟有其優點。唐人街老居民還面臨生活和工作的挑戰。例如,許多老華僑不會說英語,因此要住在唐人街裡。許多唐人街居民學歷不高,學習電腦和上網出現困難。“在疫情期間,客人需要在網上訂餐,但是他們不會上網,不能在網上做生意。”

他說,許多紐約人退休後搬離紐約,去了其他溫暖的地方養老,像佛羅里達州。但是,這種養老方式並不是最理想的,最好的養老是原地養老。老人們留在曾經工作的社群,與家人保持聯絡,對退休者有利。這也稱為社群健康。但是,唐人街的堅尼路是最危險的路段,經常出車禍,因此對老人家不利。

現在,紐約唐人街的居住條件變差了。例如,住房是必須的,但是唐人街的住房老舊,“老樓不行,而且沒有新房子”。過去50年,唐人街的中心地帶沒有蓋過新住宅樓,人們多不願意住在這裡。唐人街的工作現在也減少很多。例如,餐飲業和旅遊業的工作都減少了。

他說,曼哈頓唐人街的這個地方已經換過至少五批族裔的居民了。首先是猶太人住在這裡,後來搬到布魯克林等地。然後是德國移民,後來搬到曼哈頓上東城。其後是愛爾蘭人的居住地,後來也移走了。再後是義大利人,大部分走了,只留下一個小義大利。現在,華人住在這裡超過百年。“一些義大利的朋友說,現在唐人街的症狀和過去的小義大利一樣。”

居民主動 華埠才有希望

陳作舟說,唐人街要復興,要靠社群自己,不能單靠別人。

他認為,紐約唐人街的轉機要靠第二大道地鐵線延伸到唐人街。“該地鐵線計劃在唐人街中心林則徐廣場處開一個地鐵站。”若能在這裡通上地鐵,那麼唐人街與華爾街、曼哈頓中上城可連線起來。“若是交通問題解決,唐人街大有希望。”

作為紐約華埠共同發展機構的總裁,他要做的是基礎平臺。例如,將唐人街列入商業改進區(BID)。幾年前,他還申請將唐人街列為災情嚴重的“災區”。他說,美國政府一直這樣做事。“社群決定要做什麼最重要。”

他說,從“911”後,唐人街遭受多次打擊,需要政府關注。同時,他還向外宣傳唐人街。“唐人街不僅有中餐美食及中式工藝品,還是一個珠寶中心。”如果有人結婚,他們可以在唐人街選擇珠寶,並且可在這裡擺酒席。

紐約的下一任市長將於2022年1月上任。因此,紐約城市未來中心研究人員在2021年3月至5月間透過面談、電子郵件通訊及圓桌會議中分享,共採訪了多名紐約人,希望從民眾中獲得好的建議,為未來的市長及市政府提供發展建議。

這份報告彙集了來自175名傑出的紐約人的想法,包括社群倡導者和小企業主;媒體、醫療保健、技術和非營利組織的首席執行官;藝術家和文化領袖;社會服務機構負責人;金融、法律和公共衛生領域的專家;勞工領袖;屢獲殊榮的設計師和建築師;教育和勞動力發展的領導者;創意經濟創新者;以及引導這座城市度過從1970年代到恐襲後及經濟危機的前政府官員。研究人員將近250條想法分為10項原則,其中包括具體的政策建議。

他說,這份報告是紐約市的最新藍圖。紐約復甦的十項核心原則的內容相當全面。其中有的內容與華人及唐人街有關。例如,第二項是“加強紐約市的小型企業”,第三項是“幫助有色人種紐約人增加收入並創造財富”,第九項是“優先考慮遭受重創的工人和社群”。

研究報告預計,數以萬計的小企業可能倒閉,還有數千家小企業還舉步維艱。紐約市現在和2022年都可以實施大膽想法,加強小企業,振興受災嚴重的走廊和社群,恢復城市的活力和吸引力。“華人創辦的小企業很多,唐人街就是遭受重創的社群,可以從市政府推出適當的政策中獲得幫助。”

利用優勢 再現昔日榮光

紐約中華公所主席於金山指出,紐約市唐人街的最大優勢是它位於美國的曼哈頓。這裡是世界旅遊業的重點。“如果來美國旅遊,遊客一般要來曼哈頓看看。”而曼哈頓的唐人街也是其中一個重要景點。他說,唐人街開始復甦,中華公所開門了。“上一週,華人博物館重新開放了。”他說,唐人街有許多華人開辦的醫師診所、律師樓和會計公司也已經開業了。唐人街東的“永泰海鮮酒樓”和“金泰海鮮酒家”過去決定永久歇業;但一年後金泰酒樓重新開業,“我剛剛參加它的剪綵活動。”他說,只有旅遊公司還處在“潛伏狀態”。

他說,唐人街的另外一個優勢是華人社團眾多。這裡有眾多的姓氏公所、同鄉會、廟宇、中文學校等。過去,人們多到唐人街參加各種活動。因為新冠肺炎疫情,這些社團、廟宇、學校等關門。不過,隨著疫情逐步控制,這些機構也開始復甦。

目前,唐人街仍然存在停車難的問題。自襲擊事件以來,公園街路段禁止民用,僅對公共巴士以及政府和緊急車輛開放。“這個路段的封鎖對唐人街及其附近居民來說極為不利。”他建議,紐約市警察總局可以將柏路改為民用停車場。“柏路是一個六線大道,可以停150輛汽車。”

媒體曾報道唐人街發生針對亞裔的犯罪活動。他說,發生在唐人街的犯罪活動很少,這些犯罪活動都是發生在前往唐人街的地鐵上,如吐口水、推擠、打人等。他說,紐約市警察總局第五分局就在唐人街裡。同時,警察總局的制止亞裔犯罪小組也派有警官常駐第五分局。“我們與警察局互通情報,發現苗頭及時報告。因此,唐人街發生的案件很少。“唐人街的治安非常好。”

他認為,搞活唐人街還有一個方式,就是申請建設“觀光特區”。唐人街的建築比較古老,有許多是古蹟。“唐人街把這些地方保護起來,組成一個觀光特區,可以吸引遊客。”遊客來到唐人街,不光是吃飯和購物,還可以觀光。

非營利組織 可出手援助

洛杉磯加州大學社會學與亞美研究學傑出教授周敏說,很多移民企業遭遇困難,但是新移民業主往往不知道向誰求助。“由於語言文化障礙,這些移民企業與政府的聯絡脫節。”因此,她建議社群的非營利組織應該出面,幫助社群裡的貧困弱者,給這些中小企業牽線搭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

她認為,唐人街目前的經濟模式仍然具有生命力。但有個條件,就是新移民的不斷遷入。“只要有新移民,族裔經濟就會有活力。”移民具有創業的精神、心態和行動力。新移民也需要唐人街,因為唐人街有雙語和雙文化的環境和服務。

唐人街的發展也離不開族裔組織的支援。她說,唐人街裡的商會、同鄉會等族裔組織有凝聚族人的力量,是社群結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對社群的發展大有益處。反過來,社群族裔經濟的發展也為族裔組織的發展提供基礎和條件。“社群族裔組織和族裔經濟發展可以相輔相成,互相促進。”

她說,在老唐人街,很多華人社團擁有自己的建築,有些甚至還有房租收入。這些社團可以組織新移民和當地居民發展經濟。同時,這些社團也是社群的活動中心。“很多新的華人社團要聚會還是就去唐人街或者去華人聚居郊區,而不是去別的地方。”因此,族裔社團對唐人街的經濟和社會發展都起到促進作用。

唐人街的企業是否還能生存?她認為還是可以的。中小企業比較有活力,但需要改革創新,其中的改革就是網上商業,店面銷售和網路銷售相結合。她說,疫情期間,他們夫妻倆也有選擇網上購物。“我自己整整16個多月都是在家工作。有八個月沒有上過一次超市和商店。”

最近,一些主流英文媒體大幅報道了疫情對唐人街的影響。她認為,主流媒體刻意報道唐人街的慘狀既有積極的作用,也有消極的影響。她說,積極作用是,讓讀者瞭解唐人街及疫情對唐人街的影響,可以喚起讀者對華人遭遇疫情打擊的同情。消極影響也許是,報道可能加深一些讀者的反華偏見和仇亞情緒。(韓傑)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3355 字。

轉載請註明: 紐約唐人街待復興:需要社群人士群策群力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