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或可用“一帶一路”結束俄烏衝突
【文/阿伽.侯賽因 譯/觀察者網 由冠群】
戰後的烏克蘭局勢要同時符合西方和俄羅斯的利益才能確保停火維持下去。而中國可以參與進來,將“一帶一路”倡議作為實現這一圖景的關鍵路線圖。
中國對單邊主義的厭惡催生出了中俄外交夥伴關係,中俄兩個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在此關係框架內一起反對美國用軍事手段干預敘利亞局勢、制裁伊朗和實施其他類似政策。
然而,俄羅斯2月24日的特別軍事行動本身就是單邊主義的,其對中國全球利益的影響表明了北京為什麼要反對單邊主義。
就在發兵烏克蘭之前,莫斯科退出了《明斯克協議》,該協議是2015年在歐洲安全與合作組織的主持下,由法國和德國斡旋達成的多邊協議。中國曾認為這種多邊協議將使烏克蘭局勢保持相對穩定,並於去年7月與基輔簽署協議,幫助烏克蘭發展交通基礎設施。
俄羅斯的單邊行動破壞了這些計劃,並招致歐盟對俄羅斯實施了前所未有的大規模製裁。大部分中歐貿易都要經過“一帶一路”倡議裡的“新歐亞大陸橋”——俄羅斯-白俄羅斯國土,因此俄烏之戰也影響到了中歐貿易。所以,中國一直非常希望俄羅斯和西方能在烏克蘭問題上各讓一步達成和解。
通常,中國既不想捲入衝突,也避免捲入伴隨衝突而來的外交糾葛。然而,外界普遍相信北京能在烏克蘭問題上一碗水端平,而烏克蘭加入“一帶一路”倡議後產生的地緣政治後果也有可能被俄羅斯和西方接受,它們可以在中國的敦促下緩和局勢,在表面看來雙方都沒有輸掉戰爭的情況下,讓“一帶一路”倡議幫助烏克蘭恢復元氣。
中歐鐵路網 圖源:《南華早報》
將烏克蘭納入“一帶一路”倡議意味著要開闢一條替代俄羅斯-白俄羅斯路線的新中歐貿易路線。這條多模態路線被一些人稱為“跨裡海國際運輸路線”。該路線從中國延伸至哈薩克,然後穿過裡海,到達亞塞拜然及其鄰國喬治亞,再轉往黑海,到達烏克蘭的港口。烏克蘭自此成為中國商品出口歐洲的中轉站。
對歐盟來說,這有助於其經濟與俄羅斯脫鉤。這條路線還減小了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強制性經濟影響力,莫斯科出於對北京的尊重(以及日益增長的對華經濟依賴),它不太可能像目前控制烏克蘭的黑海港口和航運那樣,試圖控制“一帶一路”走廊。
這條路線顯然也完善了美國針對俄羅斯設計的地緣經濟戰略,根據該戰略,華盛頓正敦促天然氣資源豐富的卡達幫助歐洲減輕對俄能源依賴。此外,儘管美國對“一帶一路”倡議心存疑慮,但考慮到目前俄美大國競爭遠比中美競爭激烈,美國沒理由不支援這條走廊。
從俄羅斯的角度來看,如果中國主導完成了烏克蘭停火併開發了“跨裡海國際運輸路線”,它的經濟硬實力有可能受損,但讓中國利益更深地捲入烏克蘭衝突會使其在其它方面獲益。
停火後,中國“一帶一路外交”合乎邏輯的下一步將是重啟烏克蘭問題多邊對話,促成俄羅斯-西方——或者至少俄羅斯-歐盟——達成一致,永久結束這場衝突。這一對話無疑反映出中國反對西方制裁俄羅斯的基本態度;因此,作為談判先決條件,制裁應首先解除。
這將使莫斯科不必透過向西方讓步來換取制裁減免,比如撤出俄佔烏克蘭領土,這麼做將損害俄羅斯作為前蘇聯地區(俄羅斯所稱的“近鄰”)霸主的威信。
仔細觀察中國在烏利益就會發現,中國的利益與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的利益在許多方面都相輔相成。涉足烏克蘭危機的所有關鍵相關方都可以從中國主導的停火協議中獲得一些戰略利益,而停火協議的由頭正是讓烏克蘭參與“一帶一路”倡議。
對中國來說,停火本身將是一項特殊的成就。迄今為止,烏克蘭戰爭已破壞了全球重要市場(包括食品和能源市場)的穩定,但這仍不足以說服俄羅斯和西方偃旗息鼓。而中國促成停火將提升“一帶一路”倡議這一大型計劃的國際聲譽,使北京所稱的“合作共贏”名副其實。
可以肯定的是,各方都需要烏克蘭停火,中國有動機也有辦法牽頭完成此一壯舉。
(觀察者網由冠群譯自香港《南華早報》)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