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大後自卑的孩子,大多來自這幾種家庭
一進屋,就看見侄女坐在陽臺上畫畫,特別認真。走近一看,只見她畫的幾朵荷花栩栩如生,很是漂亮。於是我就誇她:“豆豆畫得真好,以後都可以當畫家了!”侄女見到我來了,停下了畫筆朝我笑了笑,並沒有說什麼。這時候,豆豆媽媽從廚房出來,說:“你別誇她,她現在也就畫畫好一點,成績一塌糊塗。”我趕緊接上話:“好啦,孩子還小,要求不要太嚴格了。”她聽完我的話,瞥了一眼侄女說:“杵在這裡做什麼,還不趕緊去倒茶?”侄女被她一吼,眼裡突生恐懼,乖乖地去了廚房。忽然間,有點心疼這個女孩。想起心理學上有一個詞語叫“優秀的自卑患者”。這一型別的人,看起來特別優秀,實際上內心深處是自卑的,因為父母眼中看到的都是她不好的一面。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孩子的性格、行為都是父母早期教育的結果。如果孩子總是缺乏自信,常常孤寂,顯得異常小心,多半是因為孩子的自卑心理。而讓孩子產生自卑心理的,通常是父母的這些行為。“從記事起,爸媽就時常吵架,嚴重時,感覺家裡的盤子在飛。直到長大,我從來都不戀家,想到回家,心裡就莫名的恐懼和緊張。工作以後,自己也比較孤僻、自閉,處理不好單位的人際關係,不敢過多與人交往。”從心理學上來說,父母常常爭吵,或是對孩子家庭暴力,更容易養出自卑的孩子。孩子童年時期的經歷,會成為孩子一生都抹不去的傷痛。它會形成孩子性格上的缺陷,也有可能讓孩子一直活在自卑和不自信當中。美國精神分析醫生埃裡克森認為:“在嬰兒時期,個體的主要任務是滿足生理上的需求——發展信任感,克服不信任感。”而這一切都是在孩子與父母之間的親密互動中實現的。當孩子對父母有了信任,才能更有勇氣探索外面的世界。而父母之間總是爭吵,會造成孩子心裡的創傷,使他們逐漸失去對父母的信任感,在缺愛的環境中變得自卑。一切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形成性格。每個人的生命成長中,沒有比家人更重要的老師,最好的家教就是父母恩愛。父母是孩子最大的命運,如果父母相愛,孩子就會充滿幸福感。
總是給孩子“差評”
根據美國愛荷華大學一項研究顯示,父母每天對孩子說的話語中,只有不到20%的表述是積極和充滿鼓勵的。大多數的父母總是以打擊、批評和否定的方式教育孩子,卻沒有想過,這樣的行為給孩子帶來了致命的傷害。“小時候,我爸爸對我非常非常嚴厲。不要我照鏡子,不要媽媽給我買新衣服,不能有任何的文體活動,高一到高三的暑假必須去打工。”這不是她第一次談起自己的往事。每一次談到童年,就會淚流滿面地說:“小時候最害怕的就是吃飯,因為吃飯時,爸爸總會說你這個不對,那個不對。”她經常是邊吃邊哭。她一直在父親嚴厲的教育方式中成長,即使到現在成為了“央視一姐”,也無法扔掉身上自卑的包袱。她說:“我要比別人做得都好,才能感覺到踏實。”父母經常給予孩子否定,不僅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更會讓孩子一直生活在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中。父母的差評,是給孩子最深的傷害。在無形中讓孩子認為:“我,真的不行。”人,最本質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孩子能夠在父母的肯定和鼓勵中充滿力量,擁有面對這個世界的勇氣。所以,一定不要做孩子的差評師。總拿“別人家的孩子”作比較
曾在《青少年藍皮書》中看到過一項調查,問題是:“孩子最不喜歡家長說的幾句話。”在27.5萬的參與者中,有一半的選擇是:“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別人家的孩子”似乎有一種魔力,會出現在教育孩子的各種場合。我們習慣性地對孩子進行敲打,拿他與別人作比較,以此來激勵孩子。但是,長期被拿來作比較,只能讓孩子喪失自信,產生自卑感。“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他們希望得到成人的肯定。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常常容易自卑,並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嚴重時還會患上心理疾病,導致很多極端行為。”父母總是把孩子拿來與“別人家的孩子”做對比,潛意識裡告訴孩子:“你不夠好,你不優秀,你很差。”長此以往,孩子不能正確認識自己,容易迷失方向。父母不妨換一個角度,放大孩子的優點,縮小缺點,讓孩子在被接納和肯定中,慢慢成長。心理學家阿德勒說:“人人生而自卑。”有的孩子,在成長中,走出了自卑,擁有了自信;而有的孩子,卻在成長過程中陷入了自卑的痛苦。讓孩子變得自信還是自卑,都來源於父母的教育。若父母懂得真誠地欣賞和鼓勵孩子,就會讓孩子在被肯定的自信中,看到自己的閃光處。若父母懂得接納和尊重,就會讓孩子在自主嘗試中獲得成就感。若父母相親相愛,就會讓孩子在擁有愛的氛圍中,幸福而又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