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下“繡花功夫”推進無障礙事業發展

中國青年網北京12月3日電 (記者 張瑞玲 實習記者 牟昊琨)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中國青年網專訪了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暢談無障礙事業的現在與未來。

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接受採訪。中國青年網記者張瑞玲 攝

中國青年網:在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站體驗調研行中,您對哪些無障礙產品印象深刻?您在參與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無障礙設計時有何感觸?

呂世明: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入選了全國首次(2020)無障礙設施設計十大精品案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線裡面有中國特色的原創產品,如無障礙衛生間的“U字形抓杆”。殘疾人朋友在衛生間起身不便的時候,“U字形抓杆”可以拉、可以撐、可以拽,儘可能滿足大部分殘疾人的需求。所謂“原創無障礙”“原創抓杆”,我們就是在原有的國標基礎上,結合物品人體工學和現場場景,統一改進尺寸。不是像以前一樣,按照原來的長寬高機械地製作,有時它不符合人體工學,有時物品的部件在變化,你還按照“老八股”那不行,久而久之,順其自然地就設計出來了我們的中國原創產品。

除了具體的產品,中國特色還體現在哪?從無障礙的設計、諮詢、評審、跟蹤、監督、驗收,整個流程都是我們自創的,以確保每一個環節都能達到預期效果,而不只是某一個環節好、另一個環節不好,造成連線不起來的尷尬情況。

十幾年之前,那時候條件有限,機場的無障礙設施、無障礙服務也不盡完美,所以為殘疾人出行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甚至苦惱。

幸之又幸,近年來,民航局高度重視,中國殘聯積極配合,殘疾人也主動參與。我們發揮專家的智慧,幫助他們克服一些技術上的難關。另外也結合使用者本身的需求給他提升最佳化,當然在施工當中,也是按照高標準在推進。甚至採納用微信平臺對接,減少溝通成本,提升效率。真的是以工匠精神,下繡花功夫,集中合力,凝心聚力,經過兩年半的時間,做出了專屬於中國的精品案例,至此,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無障礙八大設計系統建設成形。

所以,這些年來,機場的設施、標準不斷地完善,真的是跨越了無數臺階,才逐漸與國際接軌。同時,我們既借鑑國際的理念,又結合中國的實際,做出了我們無障礙的中國特色。

中國青年網:近日,“7條線路幫老年人追上智慧時代”暖新聞登上微博熱搜,閱讀量迅速增至5620多萬。您認為這代表著全社會對無障礙設施關注度怎樣的變化?

呂世明:無障礙設施是全方位、全民化、全流程的系統,所以說全社會與無障礙的聯絡越來越密切是正常的,我們在推動無障礙惠及殘疾人的同時,也是在惠及全社會的所有人群。

無障礙設施真的會產生一種妙不可言的力量,我自己總結了“三解”:解放、解除、解決。就是說它能解放他人,讓殘疾人可以獨立自主地生活,解除煩惱,同時可以解決家庭、個人和親人的困難。

無障礙設施真的不是難以做到的事,但也不是一蹴而就、唾手可得的事,需要設身處地為殘疾人著想、感同身受地去領悟。只有感受到無障礙設施對人的幫助、對人的支撐,相信大家都會越來越關注無障礙設施的建設。

中國青年網:您對無障礙環境建設的重要性是如何看待的?

呂世明:無障礙的環境建設十分重要,它涉及到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幸福感、獲得感,無障礙設施是基本的公共服務。我把無障礙設施經常比作一個消火栓,消火栓平時備置,最好不用,但一旦需要使用的時候,就馬上可用,馬上能用,馬上好用,而且非有不可。在某種程度上講,無障礙環境建設已經是一個國家和社會文明的標準之一,也是我們的黨、我們的國家、我們的社會為人民群眾造福的案例之一。

中國青年網:中國正逐漸步入老齡化社會,無障礙設施將惠及到更多人。您認為無障礙設施將帶來哪些益處?

呂世明:無障礙環境建設好了,那麼從家庭到社群,從社群到公共場所,從天上飛的到地下跑的,可謂無所不含、無所不包、無所不盡其能。以家庭為例,如果家庭有了很好的無障礙環境,在家裡行動很方便。出家門之後,發現小區的無障礙環境也已形成,緊接著到馬路、街邊、公共場所、公共設施、公共環境,由點到面,一條龍就下來了。

有了無障礙,那就是逢山開路,遇水搭橋。從跨越到超越,甚至人生會創造出卓越的成就。也就是說,無障礙設施會給盲人安上“千里眼”,給聾人裝上“順風耳”,給腿障者安上“飛毛腿”。這樣,一個海陸空全方位、大美的無障礙社會和環境就形成了。

其實我認為,無障礙設施不僅給殘障人士帶來了巨大的便利,對經濟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無障礙設施可以滿足殘疾人、老年人、行動不便者、臨時受傷者、孕婦等人群的出行需求。殘疾人可以到工廠去上班,也可以外出旅遊,而旅遊就可以拉動一部分的經濟。一般大家旅遊都是結伴而行,無障礙環境建設好了,殘障人士的家人、老年人的家人都可以一起結伴成行,一張機票可能就會變成三張機票,一個房間變成三個房間,這其實也是在拉動經濟需求,刺激消費,所以我認為無障礙環境的建立是有經濟價值的。

中國青年網:《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提出: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和設施,完善幫扶殘疾人、孤兒等社會福利制度。2035年,您對無障礙設施的建設有何展望?

呂世明:全中國有8500萬的殘疾人群體,2.5億的老年人,有4400多萬失能半失能老人,他們都需要無障礙設施。

下一步,中國殘聯希望透過發揮殘疾人自強典型的引領作用,積極團結、引導殘疾人,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形成人人關心無障礙、人人參與無障礙、人人推動無障礙、人人呼籲無障礙、人人共享無障礙的人文環境。將殘障人士置於社會主義溫暖大家庭中,讓他們成為社會治理的參與者和推進者。

總之,無障礙是一個龐大的社會宏大話題,需要透過一輩一輩人的努力,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利國利民。

<script>window.FWBATH=1;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2327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殘聯副主席呂世明:下“繡花功夫”推進無障礙事業發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