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掌握大量機密的美國總統特朗普來說,吹牛時還能把嘴管牢著實太難。
近期出版的美國記者鮑勃·伍德沃德的新書《憤怒》,就記錄了特朗普這樣一段尷尬的話:“我已建造了一個核……一個武……我建了一套武器系統,是我國從未有過的武器系統。”
儘管這段話並不完整,但防務專家已猜得八九不離十:有人認為這是改進後的W76-2低當量核彈頭,甚至有人認為這是全新研發的W93核彈頭。
無論答案是哪個,這種新武器大機率與蘊含攪動世界能量的“核”沒跑了……
1
W76-2是在現役W76-1核彈頭的基礎上研發而來的低當量熱核彈頭。
相比於傳統核彈動輒10萬噸TNT當量的毀滅力量,W76-2最大的特點是當量有限,威力相對可控,投入實戰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圖說:W76-2核彈頭
據美國科學家聯盟推測,W76-2當量只有5000噸TNT,相當於美國投到廣島的“小男孩”原子彈的三分之一,其衝擊波、早期核輻射以及光輻射也只能影響周圍2公里區域。
在美國2018年2月釋出的《核態勢評估報告》中,特朗普政府明確提出發展低當量戰術核武器的需求,並宣佈生產W76-2的計劃。但是,五角大樓卻拒絕適當公開W76-2的部署情況,“既不確認也不否認在任何一般或特定地點存在或不存在核武器。”
由於美國能源部去年11月證實一批W76-2核彈頭已生產完畢,並移交給美國海軍。因此外界相信這批核彈頭已裝備在美國海軍戰略核潛艇上。
W93核彈頭最早出現在今年初公佈的美國2021年財政預算提案中,是美國近30年來首次全新研發的核彈頭。業界普遍認為,這種核彈頭目前尚處於美軍的評估階段,但未來將取代現役W76系列。
2
其實,不管是W76-2,還是W93,都反映了美國核政策的變化:奧巴馬時期“無核世界”的夢想早已遠去,取而代之的是對美國核武庫的鞏固和填充。
首先,此舉反映了美國在核技術領域的深厚積累。W76-2是熱核彈頭,也就是俗稱的氫彈。通常情況下,氫彈的爆炸當量做大容易,做小很難,尤其是在《全面禁止核試驗條約》生效後。所以,W76-2的出現,要麼說明美國在核技術上的深厚實力,要麼表明其在模擬核試驗領域有了重大進步。
其 次,此舉將進一步強化美國的核打擊力量。目前美國海軍有14艘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攜帶“三叉戟”II D5潛射洲際導彈,每艘最多攜帶20枚。加上每枚“三叉戟”II D5導彈理論上可攜帶8到12枚分導式核彈頭,一艘俄亥俄級核潛艇最多可攜帶200枚左右W76-2核彈頭,打擊能力實在驚人。
更致命的是,戰略核潛艇和低當量核彈頭的組合,可以使機動性和突然性的優勢發揮得淋漓盡致。俄亥俄級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可達300多米,還有出色的靜音能力,對手難以發現和定位。再加上“三叉戟”II D5導彈12000公里的最大射程,以及誤差僅90多米的命中精度,使得攔截難度非常大。
3
因此,儘管這種新型核彈的威力看似更“溫柔”,但它帶來的危險卻遠超其前輩。
圖說:美國海軍俄亥俄級戰略核潛艇
美軍想透過核潛艇和低當量核彈頭的組合營造出“隨時可能使用核彈”的氛圍,以提高己方行動的不確定性,從而增加對手的決策難度。但這種行為,只能讓全世界更可能陷入致命的核危機當中。
第一,它將極易引發戰略誤判,導致核衝突風險加劇。
目前已有W76-2裝備在美軍的戰略核潛艇上,但同時還有大量的W76-1服役。對於建立有完整導彈預警系統的各核大國來說,一旦監測到潛射彈道導彈來襲,那麼必須在極短的時間內做一個賭博——導彈裡面是W76-1,還是W76-2。
如果是前者,那麼沒話說,只剩下核反擊一條路,這也是美蘇冷戰期間演練無數次的套路。可如果是後者呢?從理性的角度看,為了區區一枚戰術級核彈搭上全人類非常不值。
然而問題是,誰能未卜先知呢?
第二,它將迫使別國研發類似的低當量核武器,導致全球掀起新一輪的核擴軍。
在目前狀況下,一旦別國遭遇戰術級核打擊,只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一方面,傳統核彈頭當量極大,一旦投入核反擊,那必將引發核衝突的全面升級,從而導致全人類的毀滅。另一方面,如果不反擊,又等於賦予敵方自由使用低當量核武器的權力——這幾乎等同於拱手認輸。
因此,各國為了不至於在未來的衝突中吃虧,只有研發新型核武器。這勢必終結冷戰後期以來的核裁軍程序,甚至重現美蘇當年的核軍備競賽。
借用專業人士的一句話,美軍的新核彈,“既沒必要,也很危險”。
(文中圖片GJ)
深海區工作室 楊震 艾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