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週經濟評論丨海岸帶開發與保護:知進退方能利長遠
□陳曉婉
海岸帶是海洋經濟的重要載體。2020年山東海洋生產總值13187億元,居全國第二位,海岸帶發揮了重要作用。面對這一經濟發展的前沿陣地,最近山東作出了“後退”一步的決定——省自然資源廳、發展改革委等11部門聯合釋出《關於建立實施山東省海岸建築退縮線制度的通知》,在山東管轄的海岸帶區域劃出建築退縮線,圈出核心退縮區,該區域內除一些特定的准入專案外,不得新建、擴建建築物;已有建築物也將採取“一事一議”的方式嚴格評估。
海岸帶擁有的不只是經濟資源價值,還有更為寶貴的生態功能。在開發與保護之間劃出一段“社交距離”,將岸線還給自然,此舉不是要給海洋經濟發展畫下休止符,而是要將海洋經濟發展過程中曾經存在的失衡、失度問題加以調整,回到綠色可持續發展的軌道上來。科學合理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好這片藍色空間是第一步。
21世紀,人類進入了大規模開發利用海洋的時期,海岸線和近岸海域開發強度不斷加大。從沿海省份看,海岸帶地區不同程度隆起為經濟增長極。作為擁有全國1/6海岸線的山東,海岸帶也給不少沿海地區帶來了繁榮。
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海岸帶開發建設中,存在一定的灰色地帶,海陸監管相分離的監管方式也給了粗放式發展一定的空間。比如,海水養殖業是不少沿海地區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對拉動當地經濟、促進就業貢獻很大,現如今卻在一定程度上成為破壞海岸帶生態環境的重要因素。
黨的十九大強調“堅持陸海統籌,加快建設海洋強國”,海洋開發與利用進入新階段,合理有度開發利用海洋資源、保護海洋生態環境已成為共識。曾經的監管短板逐漸補齊,薄弱環節逐步改善——
從山東沿海城市看,2018年《威海市海岸帶保護條例》浮出水面,很快日照、青島、東營、煙臺、濰坊、濱州的海岸帶保護條例陸續出臺,山東沿海七市實現了海岸帶保護立法全覆蓋。如今劃海岸建築退縮線,亦不是隻保護不開發,為的是確保海岸帶區域得到科學、合理應用。在核心退縮區內,開發和利用的身影將逐漸淡出;一般控制區內,新建、改擴建建築物的要求又有不同:控制建築高度、密度、體量和容積率,加強空間規劃的管控,保護好海岸帶地區的天際線、山際線、海際線和景觀視廊。和諧相處是建設之道。
海岸帶不但是經濟資源富礦,也是人民群眾親海的重要生態空間,承載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十多年前,煙臺的養馬島在規劃開發時劃定一條生態紅線,保持原生態環境不變、海岸線不變、樹木基本不動。招商開發過程中,由於與養馬島整體規劃不符,當地回絕了一批有實力的開發商。如今,養馬島成了遠近聞名的休閒旅遊勝地。關鍵還是看理念。
從長遠看,海岸生態功能弱化影響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山東是經濟大省、海洋大省,海岸帶的功能佈局影響著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佈局。從海洋大省到海洋強省,不僅要加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更要保護好海洋資源環境。守住底線,提供更豐富的、更優質生態產品,找到一條海岸帶區域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的新路徑,這是海岸帶經濟健康發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