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述:中歐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新華社布魯塞爾8月2日電 綜述:中歐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新華社記者

近期,歐洲多地遭受暴雨洪水襲擊,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彼得裡·塔拉斯表示,氣候變化將導致越來越多的極端天氣和自然災害。

氣候變化是一項全球性挑戰,需要各國採取措施共同應對。中歐作為世界重要經濟體,就應對氣候變化合作發出積極訊號,有助於人類應對全球氣候環境挑戰,共同建設一個清潔美麗的世界。

保持對話

推動中歐應對氣候變化合作,中歐高層交往機制發揮了引領作用。

在7月初舉行的中法德領導人影片峰會上,中方表示,願同歐方一道,確保昆明《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二十六次締約方會議均取得積極成果。法方和德方均表示願就應對氣候變化和保護生物多樣性等問題繼續同中方保持溝通。

此前在4月舉行的中法德領導人影片峰會上,三國領導人一致認為,要加強氣候政策對話和綠色發展領域合作,將應對氣候變化打造成中歐合作的重要支柱。

2020年9月,中國、德國和歐盟領導人影片會晤決定建立中歐環境與氣候高層對話,打造中歐綠色合作伙伴關係。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和歐盟是全面戰略伙伴,也是當今世界兩大獨立力量。雙方就應對氣候變化等全球性重大問題協調立場和行動具有重要意義。

展現決心

在應對氣候變化、減少溫室氣體排放方面,中歐有很多共同願景,展現了共同的決心。中歐認真對待氣候變化問題,特別是為實現碳中和而付出努力,將有力促進全球應對氣候變化行動。

中國於2020年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歐盟委員會今年提出應對氣候變化的一攬子計劃提案,旨在實現到2030年歐盟溫室氣體淨排放量與1990年的水平相比至少減少55%,到2050年實現碳中和。

中歐在節能環保領域也有很大的互補性。歐洲擁有技術優勢,而中國擁有廣闊的市場。更重要的是,中國和歐盟都認識到,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國際合作。

歐盟外交與安全政策高階代表博雷利日前表示,歐中合作是根本性、戰略性的,不是可選項、而是必選項。歐中應發展強有力、真誠的關係,這符合雙方利益。歐方願同中方加強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保護等合作。

務實合作

中歐合作為雙方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展望未來,中歐在新能源、綠色金融等領域的合作方興未艾,深化綠色夥伴關係面臨新機遇。

上海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推動中歐綠色低碳能源合作為目標,在馬耳他和黑山重點建設綠色能源專案。該公司目前正在把馬耳他的戈佐島改造成歐盟第一個試點“零碳島”,該專案將整合風能、太陽能和氫能等。

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萬治軍介紹說,小康集團旗下的新能源汽車已進入德國、法國、義大利等歐盟國家,現在出口的國家已經達到12個,為碳達峰、碳中和貢獻力量。

神龍汽車有限公司是1992年成立的中法合資公司,近年來在新能源汽車研發領域頗具代表性。在神龍公司成都分公司綜合管理室經理徐長禹看來,神龍汽車成都工廠與法方的合作實現了互利共贏。

徐長禹說,透過引進法國技術,汽車生產環節有效減少了揮發性有機物排放,更加環保節能,同時成都工廠高度智慧化、綠色高效的流程管理經驗也吸引法國同行多次前來考察學習。“成都工廠和法國同行是互相學習、互相促進的,共同推動汽車行業更加綠色低碳。下一步,我們還將合作推出更多新能源汽車,進一步加強環保方面的合作。”(執筆記者:陳靜;參與記者:沈忠浩、康逸、董小紅、高搏揚、潘革平、林晶、劉芳、陳文仙、趙宇飛、安蓓、張琴)

來源:新華社

版權宣告:本文源自 網路, 於,由 楠木軒 整理釋出,共 1478 字。

轉載請註明: 綜述:中歐合作為應對氣候變化注入更多正能量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