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是6月以來,與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爭議地區屢屢爆發武裝衝突;還是尼泊爾政府於上月中旬將卡拉帕尼等爭議土地納入新版國家地圖後,印度對其進行的報復性軍事行動……種種跡象表明,印度希望走對外擴張之路,來達成自己的“南亞霸主夢”。
從希望成為不結盟運動的領導國,到三番五次要求聯合國安理會進行改組,取消聯合國五常的“一票否決權”……在莫迪印度教民族主義的裹挾下,印度近年來的野心可謂是越來越大。
除了印度人本身爆棚的民族自豪感之外,印度當下的盲目自大很大程度上與其曾被英國殖民有關。1950年印度獨立後,新德里繼承了擴張政策,也就是所謂的“前進政策”。
印度開國總理尼赫魯曾說;“印度要麼成為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這足以證明,印度從來都不甘願成為所謂“二流國家”。
然而印度是空有日不落帝國的心,卻沒有日不落帝國的命。正所謂“好事不成雙,壞事一籮筐”,印度這回又在緬甸邊境起了衝突。
據《印度時報》7月11日報道,印軍一支巡邏隊在靠近緬甸的邊境地區巡邏時,突然遭到當地最大叛軍武裝NSCN的猛烈襲擊。印軍巡邏隊隨後依託有利地形進行反擊,並呼叫援軍支援。在經過近1個小時的激戰後,叛軍武裝在印軍援軍到達前撤離了戰場。
事後根據印度軍方所公佈的訊息,這場遭遇戰讓印軍付出了2死5傷的代價,同時叛亂分子也有5人被印軍當場擊斃。
在巴基斯坦、尼泊爾等鄰國邊境連續受挫後,印軍這一次又在緬甸邊境地區遭遇襲擊,這對印軍士氣的打擊自然是不言而喻的。更重要的是,當下印度面臨多線軍事對峙,以印度的國力根本沒有能力長期維持這種對峙。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是恆古不變的真理,特別是在現代化戰爭中,後勤補給能力是決定勝敗的關鍵因素。當下的印度不僅陷入多線對峙,其補給線更是連遭破壞,即便印度有能力為前線士兵配發寄養,但送不到前線將士的手裡也全是白搭。
根據《印度時報》的訊息,僅在高原地區駐紮的印軍,一天就要花掉2000萬美元。並且由於洪水等自然災害,許多裝備遭損毀,如果長期消耗下去,印度將會入不敷出。
一些印度軍方人士也警告稱,在後勤補給線接連被切斷的背景下,身處前線計程車兵將會面臨被凍死的風險,造成大量的非戰鬥減員。
目前,印度政府已經喊話前線部隊,要求其保持最大程度上的剋制,避免局勢的進一步惡化。事實上,自6月不斷與鄰國發生衝突以來,印度政府已經多次要求前線部隊剋制,但印軍還是小動作不斷。
這不但體現出印度內部矛盾的激化,還透露出一個非常危險的訊號——印度政府對於軍隊的控制力正在下降。對於任何一個國家政府來說,一旦對軍隊失去號召力,這也就離覆滅不遠了。
不論莫迪是出於什麼原因打出這張“對外擴張牌”,當他打出這張牌的時候,他就應該預料到印度當下所面臨的一系列窘境。
一步錯步步錯,莫迪這次又會拿什麼將印度拉回正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