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之死”在多國引發反種族主義示威潮,卻在英國偏離了軌道。在剛過去的這個週末,極右翼分子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抗議人群中,與“黑人的命也是命”(BLM)運動的支持者形成對峙,並最終演變為一場涉及襲警情節的“三方大亂鬥”。僅在首都倫敦,13日就有逾百人被捕、數十人受傷,令英國輿論高呼“醜陋”。極右翼分子自稱為“英國曆史的捍衛者”,與近日在各地要求拆除歷史雕像和紀念碑的反種族主義者針鋒相對。“文化戰爭”疊加反種族歧視運動,令本已矛盾重重的英國社會陷入更嚴重的分裂。
“抗議者”和“反抗議者”對峙
在倫敦市中心的議會廣場,英國前首相丘吉爾的雕像被罩了起來,看起來好像一件超現實主義的當代藝術品。旁邊,數千名抗議者(幾乎全是白人和男性)高唱足球歌曲,衝警察大喊大叫並投擲啤酒瓶,捍衛這名戰時領袖的雕像。另一邊,“黑人的命也是命”的示威者聚集在特拉法加廣場上,高呼要求拆除奴隸販子和帝國建立者的紀念碑。14日描述了這番情景的英國《星期日泰晤士報》說,這似乎就是英國分裂的象徵。這個國家被壓抑的怒火如此之大,人們不顧疫情走上街頭。
據英國《每日鏡報》14日報道,當地時間13日,倫敦議會廣場、戰爭紀念碑和滑鐵盧車站等地人頭攢動,全副武裝的防暴警察嚴陣以待,試圖隔離開相互“較勁”的兩撥抗議人群,但仍未能阻止現場上演“全武行”。美國《紐約時報》稱,歐洲數個城市13日都爆發了反警察暴力和種族主義的示威,但極右翼組織第一次大規模出現在抗議者中。這些白人“反抗議者”令倫敦的緊張局勢升級。
當天,倫敦白人抗議群體一度佔領議會廣場,多次與警方發生衝突。他們一邊罵著髒話,一邊向警方投擲酒瓶、鞭炮、煙霧筒,甚至當街對警員拳打腳踢。儘管倫敦當局要求示威活動下午5時必須結束,但暴力活動仍持續至當天晚上。
英國路透社報道說,這些極右翼抗議者稱他們要捍衛英國文化,特別是歷史遺產。此前,丘吉爾的雕像被噴上“他是種族主義者”的字樣。一些反種族主義者要求全面審查丘吉爾,強調他表達過種族主義和反猶太主義觀點。英國《每日郵報》稱,當日參與“保衛雕像”活動的白人群體來者不善,主要組織方之一是英國極右翼團體“英國優先”。除了少數“愛國老兵”外,還有相當一部分“足球流氓”,甚至新納粹分子。很多參與者專程從外地趕來,不少人活動尚未開始就已經喝得酩酊大醉。
一張極右翼示威男子對著英國警察帕爾默紀念碑小便的照片,14日在社交媒體引發風暴。帕爾默在2017年發生的恐襲中遭人用刀刺死。英國內政大臣帕特爾在推特上怒斥該男子的猥瑣行為“極度可恥”。英國財政大臣蘇納克表示震驚說:“英國一直以來是個開放且寬容的國家,但13日的種種與之相悖。”14日,英國警方以涉嫌“做出有違公德的行徑”為理由,逮捕了這名28歲的男子。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極右翼叫陣BLM”的鬧劇13日在英國多地上演。首相約翰遜當天發推將這些極右翼鬧事者稱作“種族主義暴徒”,誓言“英國沒有暴力示威和種族主義的位置”。《紐約時報》說,約翰遜前一天剛批評了反種族主義暴力示威者。
英國社會“失去指南針”
自上週以來,關於數百個雕像和紀念碑未來命運的辯論一直在英國激烈進行,支援和反對拆除的請願人數同步增加。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4日報道稱,和丘吉爾的雕像一樣,倫敦議會廣場上印度“聖雄”甘地和南非“國父”曼德拉的雕像也被罩了起來。曼德拉帶領南非結束種族隔離制度,併成為該國曆史上首位黑人總統。但CNN說,也有人威脅要推倒他的雕像。
《星期日泰晤士報》稱,過去三週,非裔美國人弗洛伊德之死引發的反種族主義抗議在世界多國蔓延,但在英國,它催生出一項要求拆除歷史紀念碑和雕像的運動,支援和反對的激進勢力都趁機煽動暴力。英國曆史學家大衛·奧魯索加14日在《衛報》撰文說,隨著布里斯托碼頭的“珍珠港時刻”(指17世紀奴隸販子愛德華·科爾斯頓的銅像被布里斯托的抗議者扔入河中——編者注),“雕像戰爭2.0”已經開始。全球反種族主義運動最終在英國偏離了軌道。
丘吉爾的外孫尼古拉斯·索姆斯對英國《每日電訊報》說,全世界敬仰英國的人將驚訝地發現,丘吉爾的雕像和紀念國家戰爭的紀念碑以這種令人厭惡的方式被破壞。“這極其不正常,就像一個失去了指南針的社會。”丘吉爾的外孫女艾瑪·索姆斯在接受BBC Radio 4採訪時承認丘吉爾的某些觀點在今天可能不被接受,但強調數百萬英國人仍將他視作英雄,“他是一個強大但複雜的人”。
“一向以包容著稱的英國現在究竟變成什麼樣了?”英國《星期日郵報》14日在頭版質問。該報用多個版面的篇幅,分析英國最近發生的一系列暴力示威。英國文化大臣道登在推特上說:“我希望我們利用文化遺產教育民眾關於英國的複雜過去,好的和壞的各個方面,而不是粉飾歷史。”《衛報》稱,英國政府的訊號是,不會拆除任何雕像或紀念碑。
《星期日泰晤士報》14日發表社論稱,英國已經瘋夠了,到了該記起英國核心價值觀的時候。文章說,“弗洛伊德之死”讓英國人重新梳理歷史教訓沒有錯,但不應該掀起“文化戰爭”。
“約翰遜雕像”正在被拉倒?
《衛報》14日稱,對於丘吉爾雕像遭破壞,約翰遜12日極其罕見地一連發出8條推文。多名大臣證實,約翰遜政府目前正在討論一項新法案,懲罰那些破壞陣亡將士紀念碑及其他戰爭紀念碑的人。一旦定罪,肇事者最高可面臨10年的有期徒刑。不過在工黨影子司法大臣拉米看來,約翰遜此舉是在“避重就輕”,是對英國社會不公問題的“不作為”。他呼籲政府合理應對BLM的訴求,為改善“歷史性的不平等”做些真正的實事。
《星期日泰晤士報》14日用一幅漫畫挖苦約翰遜。在漫畫中,這位首相已經成為一座站在一堆問題基座上的雕像,面臨被拉倒的呼聲。該報批評混亂持續到今天,約翰遜政府難辭其咎。無論是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經濟衰退,還是反種族歧視以及極右翼運動,約翰遜總是動作緩慢。
據英國天空新聞網統計,自弗洛伊德遭“跪殺”慘劇發生以來,英國近期已經出現近200場示威活動,多達15萬抗議者無視衛生防疫舉措上街遊行,導致國家陷入巨大混亂。BBC評論說,肆虐全國的新冠肺炎疫情很大程度上加劇了英國社會矛盾,而弗洛伊德事件僅僅是一根導火索。
英國《獨立報》稱,英國政府緊急事件科學諮詢小組行為學家、英國基爾大學社會心理學學者克利福德提醒,英國很有可能陷入一輪持續性很強的“夏季暴亂”。他認為,英國近期出現的大範圍失業、民眾對種族和經濟不平等的憂慮情緒,在未來數月會促使更多的社會對立。在最糟糕的情況下,英國“2011年那種規模的混亂”可能會在今夏重現。
【環球時報記者 紀雙城 劉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