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對於絕大多數美國人來說只是一個平常的週六。但是,從這天凌晨至次日的不到24小時之內,美國全境發生多起嚴重大規模槍擊事件,其中包括髮生在南卡羅來納州哥倫比亞市槍擊事件——在一家商場內購物的民眾突然遭到槍擊,14人受傷;以及震驚全美的賓夕法尼亞州匹茲堡市槍擊案——約200名青少年,其中大量是未成年人,在該市一所建築內舉行派對,有槍手向人群掃射,造成2人死亡,多人受傷。
4月17日,警察在美國匹茲堡市槍擊事件現場調查。新華社發 匹茲堡市政部門供圖
而之前一個週末的情況更加糟糕,包括艾奧瓦、伊利諾伊、印第安納在內的多個州分別通報了一起至少造成3人死亡的槍擊事件。根據美國“槍支暴力檔案”網站公佈的資料,僅2022年截至4月17日上午,涉槍暴力事件已經造成美國12502人死亡,10024人受傷。而造成4人以上在同一時間地點遭到槍擊的“大規模槍擊案”,已經發生138起。
槍支暴力氾濫,一直是美國社會備受詬病的汙點之一,同時也是美國政壇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近年來,由於美國治安狀況持續惡化,“買槍防身”似乎成了美國民眾的無奈之舉,在一些州,政府甚至鼓勵持有更多槍支。根據2018年聯合國公佈的資料,美國民間擁有的槍支數量就已經超過3.9億,如此數量龐大的槍支保有量,客觀上增加了美國發生槍擊事件的機率,造成惡性迴圈。
歷屆美國政府幾乎都曾經出臺過加強槍支管理的法案。最近,4月11日,拜登政府就出臺了要監管沒有編號的、被稱為“幽靈槍”的組裝槍支的新規定,但這些措施無法觸及美國槍支問題的實質,收效甚微。
4月11日,美國總統拜登在華盛頓白宮發表講話。呼籲國會透過法案加強購槍背景調查、禁止銷售攻擊性武器及大容量彈匣。新華社記者 劉傑/攝
在美國,無論是政客還是普通民眾,呼籲的往往只是加強對購買和持有槍支的稽核和管理,禁止槍支卻從來都不是主流聲音。這其中當然有利益集團的遊說,但被忽視的,可能是一個信仰問題,或者說是美國長期以來的民間持槍傳統。
1791年透過的美國憲法第二修正案明確規定:“管理良好的民兵是保障自由州的安全所必需,因此,人民持有和攜帶武器的權利不得侵犯。”持槍自由,和宗教自由、言論自由等等一樣,被認為是美國公民的重要權利。
民眾持槍,在美國曆史上曾起到重要作用。直到今天,獨立戰爭中立下顯赫戰功的“分鐘人”(指反抗英軍的北美民兵,在一分鐘內就能集合起來投入戰鬥)依然被津津樂道。在美國曆次對外戰爭中,尤其是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能夠熟練使用槍支的美國人,經過短暫訓練就能投入戰場,成為高素質的戰士,這也是美國可以在和平時期只維持最低水平的武裝力量,卻可以在戰爭爆發時成為決定性力量的重要原因之一。
但是問題是,如今已經是2022年,距離美國獨立戰爭已經過去了差不多250年,距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也已經70多年了。無論是世界格局,還是戰爭形式,都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槍支,已經不再是美國的保護神,而是死神。在當前美國政治日益兩極化、種族矛盾不斷加劇的社會背景下,民眾大量持有槍支,造成的危害遠遠大於所謂的好處。而所謂弱者持有槍支可以自我防衛的論點,本身就是一個悖論:如果槍支得到嚴格的管控,普通人還需要依靠持有槍支,來保護自己免受槍擊嗎?
4月12日,紐約市布魯克林區地鐵站在早高峰時發生一起槍擊事件,造成23人受傷。新華社發 郭克/攝
槍支問題,歸根到底,可能是美國人的思想問題。不僅僅是對於槍支的盲目崇拜,美國在意識形態領域的固執和守舊錶現在方方面面,比如說,對“修昔底德陷阱”的迷信,對“冷戰思維”的狂熱,以及對除所謂“民主制度”之外其它社會制度的偏見。世界是變化的,美國的確有著值得自己驕傲的歷史和成績,可是如果沉迷於曾經的輝煌和經驗,用200多年前的思維去處理當今時代的問題,明顯是行不通的。
有人說,今天的美國,盲目自大、固步自封,頗有些像中國最後一個封建清王朝,這一觀點或許值得商榷。但在槍支問題上,如果美國人動輒拿出“祖宗之法不可變”的態度,別說,還真的有點熟悉的味道了。
大/家/都/在/看
國家航天局,官宣!
多地調為中風險!
微信又有新功能!網友說還想要這些……
(來源:美洲觀察;作者:關山度)
主編:劉倩
本期責編:陳冰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