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但凡被殖民國的國家和地區,無不深受壓迫和剝削,他們對殖民者的痛恨是發自肺腑、童叟無欺的。
但今天的世界上,卻總有“被殖民者對殖民者感恩戴德”的咄咄怪事,最典型如印度,面對殖民了自己300多年的印度,印度不以為恥,反以為榮,不僅沒有對英國深惡痛絕,反而將其奉為上賓,全然一副“謝謝你讓我做了回女人”的既視感。
而最要命的是,印度的情況還不是個例。
那麼為何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靜夜史認為有以下原因:
1、英國無怨無悔
對於有著100多年屈辱歷史的我國而言,“半殖民地半封建”無論何時都是一個特別扎眼的詞彙,畢竟作為一個有著5000年輝煌文明的古國,一下子被列強按在地上摩擦,心理上註定是難以接受的。再加上今天的我國東山再起,對於那段不堪歷史就更加膈應了。
所以我們要牢記歷史,繼往開來。
但對於沒有“歷史”的國家和地區而言,你讓他們去哪裡痛心疾首呢?
雖說印度也是名副其實的文明古國,但這片熱土上的文明不知換了多少撥,到英國人到來前,這裡還是一個地理名詞而不是國家名稱,而其他地區更是連文明都不曾有,完全的未開化狀態。
在這樣的情況下,英國的“殖民”就起到了極其重大的“塑造”作用,透過英國的殖民,這些地區逐漸甦醒並有了民族意識,並最終開花結果,脫離英國並走向獨立。
所以,此時的英國根本不是邪惡的侵略者,而是和藹可親的領路人。英國人帶來了人口,帶來了技術,更帶來了文明,他們有什麼理由痛恨英國?就不能讓他們跪下來好好唱一首《感恩的心》嗎?
實事求是地講,如果沒有英國對香港的“經營”,今天的香港不會有如此成就。但所有暴徒一定想不到,沒有大陸的支援,香港會分分鐘成為“臭港”、“死港”。
2、英國死而不僵
今天的墨西哥,對美國最痛恨的地方在於當時的美國沒有徹底吞併自己,這一點對英國同樣適用。
在傳統認知裡,“侵略”和“殖民”從來都是反動和非正義的,但是就像女神穿什麼也好看一樣,如果這個侵略的主體是超級大國或者曾經的超級大國,那侵略就不叫侵略了,反而更像是“扶貧”。
幻想一下,如果腦殘粉被偶像XX了,他們會選擇享受還是享受?
今天的很多殖民地,比如法屬蓋亞那、美屬薩摩亞等落後地區,之所以不願意脫離宗主國,最根本原因在於他們能從宗主國得到大量經濟援助,這筆賬是個傻子都能算明白,殖民不殖民的,一個叫法而已,不足掛齒。
今天的英國雖然失去了絕大多數殖民地,本土還深陷“脫歐”和“脫英”浪潮中難以自拔。但作為曾經的超級大國,英國是真正的“百足之蟲,死而不僵”,不僅英語流行世界,英聯邦更是昔日英國殖民地的俱樂部。
作為落後國家和地區,能夠進入英聯邦也就意味著能夠得到英國的援助,包括經濟援助以及直通英國國籍的機會,這相當於天上掉餡餅。
被殖民了很多年,到頭來還獲得了和侵略者手拉手肩並肩的機會,這不是顏面掃地,這是與有榮焉啊。
不得不說,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殖民帝國,英國對殖民地的統治手段堪稱高明,不僅懂得與時俱進,更懂得“有種愛叫做放手”,於是地球有了英聯邦。這比同為殖民帝國的法國不知強了多少倍。二戰後的法國,不僅在越南灰頭土臉,在非洲更是聲名狼藉,今日國際影響力和英國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所以,殖民地的“從無到有”,以及英國的“死而不僵”,是今日很多英國殖民地依舊對英國感恩戴德甚至依依不捨的根本原因。
多有疏漏,煩請斧正。
我是靜夜史,期待您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