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
有個家長在媽媽群裡問道:如果別人家的孩子跟孩子說“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應該怎麼處理?
媽媽們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
有的說:我會告訴孩子,不跟你玩兒就算了,我們去找別的小朋友玩兒,先在氣勢上贏回去,然後回家再跟孩子詳細分析。可是發現只要碰到這種情況,孩子就很失落,有點討好型人格的感覺,他會認為是自己的錯,別人才不跟他玩兒的。
有的家長會去制止別人的孩子:小朋友這麼做是不對的哦,在一起就要開開心心得玩兒,然後回頭再安慰下自己的孩子。
還有的媽媽認為,孩子之間的小打小鬧就跟過家家一樣,沒必要去摻合,讓他們自己解決就好。
孩子的世界很簡單又純粹
針對這種情況,包麻麻看到過不少育兒專家的建議,大多觀點都是站在大人的角度,客觀理性地幫助孩子分析解決問題。比如先觀察,然後快速作出反應,表達同理心,給孩子講道理,協助解決問題,等一系列辦法。
包麻麻想說,其實大人的思維有時候過於複雜,孩子的世界簡單而又純粹。我們教育孩子可能學習了無數的理論,運用起來時卻發現“一切理論都是灰色的,只有生活之樹常青”。
父母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養育孩子,但是卻無法干涉別人的孩子,家長最需要做的事情就是讓孩子的內心變得強大,只有懂得保護自己,才不會輕易受到別人的傷害
。
孩子可以給我們答案
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而教會我的不是別人,恰恰是我5歲的女兒。
一次在遊樂場裡,Ada跟另一個女孩兒在一起玩兒,也不知道為什麼起了爭執,我看到那個小女孩很生氣地站起來,對Ada說道: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
只見Ada也騰得起身,氣呼呼地大喊:
你不要想控制我
!哼!
說實話,當時我就震驚了,這句話簡潔、深刻、有力度啊。大人可能絞盡腦汁、苦口婆心的一頓大道理,都不如這簡短的一句話來得乾淨利落。
從孩子的視角解讀“控制別人”
後來我就問Ada這是從哪兒學來的,她說上心理沙盤課時老師教的。我說你也教教我唄,Ada就繪聲繪色得給我上了一堂課。
“媽媽你知道什麼是控制別人嗎?”,我搖搖頭,她就給我舉例子:
兩個小朋友叫做明明和花花,花花想玩兒明明的玩具,必須有明明的允許,如果明明不同意,花花就不能玩兒。
花花應該接受明明的決定,去找別人玩就可以了,因為有很多東西都可以玩兒;如果花花很生氣,跟明明說“不給我玩兒拉倒,我再也不跟你玩兒了”,這就是在控制別人。
聽完女兒的課,我非常感動,驚訝於孩子的吸收能力,她小小的身軀裡竟然蘊藏著如此清晰的邏輯。那一刻,我很欣慰,她已經不再是父母的附屬品,正在一點點成長為一個有思想、有獨立人格的個體。
後來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我提出了Ada不喜歡的要求時,她經常會把這句話當做武器,時時警醒我不要過多的干預孩子,在邊界內養娃。
【包麻麻總結】
孩子的問題其實沒那麼複雜,父母有時候真需要多站在他們的角度思考問題,正所謂大道至簡,當孩子遇到問題時,很多時候並不需要大人一籮筐的道理,可能很簡單的一句話、一個擁抱或是鼓勵足矣。
我是包麻麻,關注我,不迷路……